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农村污水治理工艺很多,结合国内外技术,进行有针对性地应用研究。通过功能性精准湿地技术用于北方农村污水处理,分析运行数据表明:湿地基质中溶解氧DO随基质深度先高后低;人工湿地中有效基质深度为60 cm;湿地进水水力负荷不可超过0.5 m3/(m2·d);冬季时湿地用20 cm厚轻质保温层表面覆盖,采用适当的设计和间歇布水的运行方式时,人工湿地可以稳定运行,出水化学需氧量CODCr能达到设计标准,没有明显的波动;因此,功能性精准湿地技术用于北方农村污水处理具有可行性,可为新建或改造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医院污水处理站二级处理出水,以达到深度降解并去除TN的目的。设计总面积782 m2人工湿地系统,其中自由表面流型(FWS)人工湿地450 m2和潜流型(SSF)人工湿地186 m2,最后连接生态景观池面积146 m2,每日平均抽取30 m3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水力负荷为0.05 m/d。早期运行结果显示,TN去除率为44%,NO3-—N去除率FWS湿地为15%,SSF湿地为34%。试验进行到稳定运行期,调高流量至70~100 m3/d,水力负荷为0.11~0.16 m/d,结果显示,NO3-—N去除率达68%;比较FWS与SSF湿地的NO3-—N的去除速率,FWS湿地为2.48 g/(m2.d),SSF湿地为3.61 g/(m2.d)。SSF湿地对NO3-—N的去除效能比FWS湿地好。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截污导流尾水综合处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国家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出省水质要求,徐州市和宿迁市的处理尾水通过尾水导流工程经新沂河入黄海,导流入新沂河尾水量41万t/d,COD污染负荷达14 965 t/a,使现状劣Ⅴ类水体的新沂河更加不堪重负,导致新沂河沿线至入海口附近近海水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 550 m2人工湿地中试工程实验结果表明,湿地床技术能有效的净化污染河水,对COD的去除率可达60%~70%,氨氮的去除率达75%~85%;水葱(Scirpus locustris)、春兰(Gymbidium goeringii)等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淹特性.根据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最小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工程目标的原则,利用新沂河束水型行洪河道具有大量滩地资源特征,优化布置人工湿地床进行新沂河污染河水处置工程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白泥坑人工湿地水力学计算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建设费用小,运行费用低,管理、维修方便,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然而,人工湿地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阻碍它的推广和应用,一是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所需面积平均约2.2m2/人;二是会滋生蚊虫。为了使有效的面积达到最大的处理效果,取得最高的去除率,扬其利,除其弊,这就需要对人工湿地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无疑,水力学问题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一个水力条件适宜的设计,将会节约占地,减少投资,缩短施工时间,使工程效益最佳。可见,人工湿地水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力负荷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处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力负荷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强化净化五里湖湖水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试验时间从2004年8月3日~2006年1月15日。研究表明,随水力负荷的增加,垂直流、潜流和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尤以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变化最为明显。对于五里湖水体,适宜的进水负荷为0.8m3/(m2·d)左右,此时垂直流、潜流人工湿地的TN和TP的去除效率均在50%以上。各人工湿地随季节的变化去除效率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TP的去除率随季节变化相对比较平稳,TN次之,NH3-N、CODMn变化较大,冬季去除率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和使用范围,采用提高水位和增加填料层厚度的方式来实现湿地的高水力负荷,从而在减小湿地面积的同时增加湿地的去污能力。实验中采用的是五级串联复合湿地,结果表明,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秋季,在水力负荷为0.8 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湿地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在42.45%左右;对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在95%左右;对TP的平均去除率在94%左右;pH值由8.34降到了8.03左右。其中在第二级潜流湿地的去污效果最显著,之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提高水位和增加填料层厚底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同时解决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国内人工湿地处理电镀废水的进展,认为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电镀废水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对其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电镀废水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4,(7):87-9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应用,但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大规模应用并不多见。针对包头二道沙河的低污染水,采用人工湿地生态修复串联工艺进行处理,即"河滨旁通式强化处理工艺+接触氧化工艺+潜流湿地复合系统+表面流湿地复合系统"。重点介绍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总结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的主要设计特点,提出了包头黄河湿地冬季运行的措施和要求。同时,结合当地用水需要,以中水回用的方式实现湿地出水资源化利用,设计出水水质能够达到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IOC-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IOC)-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工程规模为100 m3/d,投资98.8万元,运行费用约为1.11元/m3.通过向厌氧消化液添加30%原水,SBBR脱氮除磷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深度脱氮除磷.经过一年的调试运行,工艺对CODCr 、BOD5、SS、NH3 -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5%、93.2%、96.2%、89%、86%,出水各项指标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人工湿地两项相关规范的比较,结合工程实例,对人工湿地的部分重要设计参数进行讨论,有机污染物负荷对于垂直流人工湿地面积的计算差别比较大,有机污染物负荷的取值值得商榷;人工湿地基质的孔隙率与水力停留时间是个变量,水力停留时间随着孔隙率ε变小而变小,应该用运行后期的孔隙率ε与水力停留时间校核设计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分析河北省平原湖泊和河流两类湿地现状及演变特点,探讨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湿地保护的目标及修复措施。由于工农业用水量增大、流域下垫面发生重大变化、上游建设大量水利工程等原因,河北省平原湿地面积锐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减少了97.6%;仅有的3处湖泊湿地也面临水源枯竭、生态环境退化的困境。为保证湿地的水源供给,急需制定河北省平原湿地的保护规划并进行流域间生态应急补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沈阳湿地环境进行调查,概括了沈阳市湿地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石佛寺水库湿地和沈阳浑南湿地两处沈阳新建成的湿地形成的原因及卧龙湖湿地退化的原因,人为因素影响是沈阳湿地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沈阳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13.
湿地被人们冠以“地球肾脏”“生命摇篮”“鸟类乐园”“物种基因库”“文化摇篮”等美誉。保定市与京、津毗邻,地理位置特殊,其湿地的存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保定市湿地现状,研究了保定市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导致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大自然水循环的重要调节器和最大的滤水池,科学利用山西湿地资源对于新世纪山西水利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山西湿地资源及其面临的严重的水生态危机状况分析,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把握和运用湿地水循环的规律,构建山西湿地资源水生态安全技术支持系统,有效维护山西湿地资源的水生态安全,实现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湖泊湿地保护、治理及管理等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我国湖泊湿地面临的问题:泥沙淤积;湖泊面积萎缩;水位下降;湖泊水质恶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湖泊湿地管理对策,如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及可持续管理对策研究等,为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北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  陈蕾 《人民长江》2018,49(23):43-46
通过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武汉南湖等具有代表性的湿地进行实地调研,以湖北省第一次、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中对湿地保护的要求,分析了湖北省湿地的变化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湖连通廊道、湿地恢复重塑、湿地旅游资源利用及湿地保护的创新机制试点等湿地保护的重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植物水质净化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域永年洼湿地面临生态退化、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已通过人工种植湿地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永年洼连续2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湿地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洼内水体的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文根据湿地植物对水质的作用机理,通过MIKE模型的EcoLab中水质过程自定义及编辑功能,基于湿地植物的泌氧、细菌活性增加和植物吸收作用下水化学反应过程,构建"WQ+Veg"水质模块,耦合MIKE21水动力结果,模拟永年洼人工湿地种植前后湖区流速及NH3-N、 TN、 TP等水质指标的变化。在有加密监测的断面上,模拟有植物的2017年情景相比无植物的2016年情景,NH3-N、TN和TP平均下降了14.9%、7.33%和14.3%,与监测结果较为一致。在永年洼出水口处2017年相比2016年,NH3-N、TN和TP的去除率提高了7.2%、5.3%和9.1%。模型描述的反应过程清晰,可考虑湿地植物类型、分布、面积等条件下水质氮磷的响应,为大尺度湿地修复的布局及设计提供研究工具,同时为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湿地资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调查浦口区湿地分布、现状,分析该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意义,探讨适合该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使湿地保护与利用在发展中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 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河流健康不可或缺的指标因子。根据长江流域湿地状况的调查和湿地分布特征对长江流域湿地进行分区,并对各个分区的湿地现状进行评价,对健康长江湿地保留率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初步分析了长江湿地的现状以及湿地保留率健康评价的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湿地水文及临界条件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贾忠华  罗纨  周晓夏  刘晓宁 《水利学报》2004,35(6):0027-0032
本文采用美国农业部湿地研究所推荐的湿地评价水文模型DRAINMOD,利用西安地区的降雨和土壤资料,探讨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不同来水量对湿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同时根据美国目前采用的水文识别准则,分析了该区形成临界湿地水文条件所需的临界水量。结果表明,相同的水量在不同的月份会导致不同的湿润程度;同时,形成临界水文条件所需的水量也不同。研究结果表明了不同水量以及不同时间的供水对湿地湿润水平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