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电力线信道环境的特殊性,致使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中存在着抄表距离短、通信成功率低等问题.从提高通信可靠性的角度出发,文章探讨了电力线载波中继路由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中继技术的低压载波抄表.该载波抄表按照节点间的电气距离,根据电力线信道状态动态地建立和维护载波中继路由,保证了通信的成功率.通过将该载波抄表嵌入到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实现了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低压载波自动抄表.  相似文献   

2.
国内现有组网方式中普遍存在通信盲区和覆盖死角、双工频点均为半双工工作模式、终端中继通信模式单一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7年7月,重庆市电力公司、杨家坪供电局和科研单位开展合作,进行单工智能路由配电采集系统的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馈线自动化系统采用有线中继通信方式时,为了远距离传输信息,中继点的线路收发器要对信息进行中继放大,并且当某个中继点发生故障或维修时仍能保证线路的正常通信,还要解调分站对智能终端FTU的“巡测”或“故障查询”信号,调制“节点终端的自报”等信息。文中研究了具有上述功能的线路收发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有效改变长期以来无法及时、完整、准确掌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局面的问题。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所用到的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光纤主干网与230MHz智能中继相结合的通信方案。并对组网方式、通信时序、路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230MHz微蜂窝组网、终端中继消除盲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方案是可靠的、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无线传输相比,虽然协作中继节点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无线网络性能,然而协作中继会带来严重的信道竞争问题,这给协作通信环境中的信道访问控制带来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RTS/CTS(Request To Send/Clear To Send)与忙音结合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信道接入方案。该方案使用3个忙音来标识信道的使用状态,并解决协作通信中的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基于忙音信号,还提出了一种带宽节俭的协作节点选择算法。通过侦听忙音信号,源节点可分布式地选择最优的协作节点。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协作通信中的信道利用率,很好地解决了协作通信中的隐藏终端暴露终端问题。在数据包大小超过3 500 B时,本协议中暴露终端受传输节点阻塞的时间不到整个传输时间的10%。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通信协作技术中多跳中继和子信道分配等复杂应用场景下系统时效性差和复杂度大的问题,在级联中继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利用AdaBoost算法集成学习选择次优中继的安全传输方案。将合法信道和窃听信道的信道CSI作为训练模型的输入,使系统安全容量达到一定值的中继节点索引作为输出,把级联中继系统的次优中继选择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类分类问题,并用基于AdaBoost加权表决的支持向量机求解。级联中继系统的次优中继选择方案可分为生成数据集、集成模型训练和结果预测3个阶段。在模型训练阶段,绘制分类准确率和查准率-查全率曲线,对比集成学习较个体学习在准确率方面具有更佳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AdaBoost算法分类的中继索引,验证了集成学习方法进行次优中继选择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有效降低系统时延和复杂度,提高中继协作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影响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通信故障、现场终端参数设置、主站系统参数设l置及通信规约等4个方面,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专用变压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上影响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对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线率和采集成功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中终端调试及系统应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运行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未经检测设备非法接入、监测生产闭合性能不佳等问题,结合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实际,提出基于IEC62056协议的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系统方案,探讨了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为国内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混合媒质通信和中继协作技术,研究了无线移动接入、无线和电力线并行传输的系统.利用多维对数正态近似算法以及终端信噪比的矩生成函数,分别推导出系统采用放大前传(AF)和译码前传(DF)时中断概率的闭合解析式;为了有效克服AF和DF中继协议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中继协议,即根据信道通信质量动态选择AF或者DF中继协议,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与AF和DF中继协议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中继协议在低信噪比区域和高信噪比区域均能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的发展促进了电力通信终端接入网建设的兴起,而智能化、互动化、多业务接入等新的要求给电力通信终端接入网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带来了挑战。文章首先对终端接入网的网络定位和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终端接入网在网络建设管理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最后重点给出了终端接入网建设维护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界面,详细分析了各类维护人员的定位目标,并对各类业务的维护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