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纤维表面涂覆SiO2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庆  周龙江 《炭素》1993,(4):37-40
溶胶—凝胶法在碳纤维表面涂覆抗氧化陶瓷层,工艺简单、可涂陶瓷种类广,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涂覆工艺。本文研究了在碳纤维表面涂覆SiO_2的工艺及其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SiO_2层后,碳纤维的强度基本上保持不变,且有效地提高了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于金属构件上的热喷涂陶瓷绝热层的金属附着层的沉积方法公开号CN1160088A申请人ABB研究有限公司地址瑞士苏黎世在一种适用于金属构件(1)上的热喷涂的陶瓷绝热层(6)的金属附着层的沉积方法,其中在处理的第一步中清洗需喷涂的表面从而得到无油脂和无氧化物的金属表面,在处理的第二步中,在基底材料(2)的全属表面上涂覆粘接剂(3)。在处理的第三中将粘接粉剂(4)均匀地涂覆在粘接剂(3)上以及在第四步中均匀地涂覆钎剂(5),助焊剂(5”比粉剂(4)的颗粒尺寸(1)。在粘接剂(3)干燥之后,进行目的在于钎焊的热处理。…  相似文献   

3.
炭素专利     
《炭素技术》2004,23(3):48-48
公开号:2581161公开日:2003-10-22发明人:王正郁发明名称:新型炭布一种新型炭布,包括基层和涂覆层,基层采用无纺布,涂覆层为炭粒粉末层,具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单覆式:一层无纺布,无纺布的一面上涂覆为炭粉层,或部分涂覆为印花炭粉层;夹层式:中间一层为炭粉层,上下两层为无纺布或塑膜;双面式:中间一层为无纺布或塑膜,其上下两个表面上涂覆为炭粉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排合理,具有变化以适用于不同场合,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单覆式炭布可以用于室内装饰、衣柜除湿、防霉等,其特点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印成各种不同的花样。夹层式…  相似文献   

4.
吴大兴  周海 《硅酸盐学报》1992,20(3):248-255,261
硅的氮化物薄膜用DC-PCVD装置沉积,这种装置在沉积过程中仅用直流电源。涂覆用的基体材料是单晶硅、2Cr13不锈钢等。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薄膜的形态,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确认了薄膜的成分、结构。这些结果表明:涂覆试样由表面的超硬层,过渡层、基体三部分组成;超硬层主要含非晶态的Si_2N_4;薄膜由许多致密堆积的小球组成。涂覆试样的表面硬度(H_(V0.02))大约是43000~47000 MPa。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为15N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糠醇树脂为炭前驱体,在不同炭化温度下制备出系列涂层型多孔炭涂覆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N2-物理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的表征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对多孔炭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均有较大影响,随着炭化温度升高,多孔炭涂层孔结构的形成趋于完全,同时涂层表面酸性含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800℃时多孔炭涂层孔结构完全形成,且表面酸性含氧基团也基本消失。1,1,2,2-四氯乙烷气相催化脱HCl合成1,1,2-三氯乙烯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孔结构和表面酸性含氧基团是影响多孔炭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800℃炭化的多孔炭涂覆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糠醇树脂为炭源制备涂覆型炭/蜂窝陶瓷(C/HC)整体式催化剂用于1,1,2,2-四氯乙烷气相催化脱HCl反应,通过添加聚乙二醇(PEG)和氢氧化钠对炭涂层的孔隙结构进行调节。扫描电镜和N2-物理吸附等表征结果表明,炭涂层在蜂窝陶瓷表面均匀涂覆,PEG的添加使炭涂层的孔隙结构从微孔向介孔转变,改变PEG相对分子质量、PEG添加量或碱浓度均可对炭涂层的介孔结构进行调节。C/HC整体式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由介孔炭涂层决定,介孔发达的C/HC整体式催化剂的活性要高于微孔活性炭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原位合成TiB2-SiC基复相陶瓷及其高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SiC为基体,用TiC和B4C为原料,采用新的反应原理生成TiB2,原位合成了TiB2-SiC基复相陶瓷,提高了SiC陶瓷的物理性能和高温摩擦学性能:随着材料中TiB2物相重量百分比的增加,材料的高温摩擦学性能提高。在以下摩擦环境参数下TiB2(wt25%)SiC基复相陶瓷自对偶在空气中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较好,呈现良好的高温自润滑性能:在升温状态下、空气中、环境温度为200℃-1000℃、外加载荷为0.2MPa、摩擦速度为0.3m/s,温度和外加载荷对TiB2-SiC基复相陶瓷自对偶比磨损率的影响具有依存性。高温摩擦氧化是TiB2-SiC基复相陶瓷自对偶高温磨损主要机理,磨损试样磨损断面包含摩擦氧化层、过渡层和基体亚表面三层。氧化层和过渡层接触紧密;磨屑具有典型包裹结构。  相似文献   

8.
交流阻抗谱研究钙磷陶瓷电沉积层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电沉积时间的钙磷陶瓷沉积层。结果表明,沉积时间不同的陶瓷沉积层的交流阻抗谱存在显著的差别。采用双层结构物理模型,对不同沉积时间陶瓷沉积层的交流阻抗谱进行计算机拟合,得到的等效电路各元件拟合值显示:电极表面钙磷陶瓷为内密外疏型梯度沉积层。在陶瓷电沉积过程中,钙磷晶粒同时沉积于距电极表面不同距离的部位,沉积层厚度增加的同时内层密度也在逐渐增加,整个 只层的梯度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9.
范益群  漆虹 《化工进展》2016,35(6):1786-1793
陶瓷纳滤膜以其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在涉及高温、酸碱、有机溶剂等苛刻环境的过程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陶瓷纳滤膜材料的制备研究已引起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陶瓷纳滤膜在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原子层沉积法及表面接枝等陶瓷纳滤膜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反应温度低、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且精确可控,是目前国内外陶瓷纳滤膜制备的常用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及原子层沉积法则需借助气相化学反应在多孔基底表面进行材料沉积,从而修复缺陷,减小平均孔经;表面接枝技术可改变陶瓷膜表面亲疏水性,同时将陶瓷基膜孔径减小至纳滤范围。此外简单介绍了陶瓷纳滤膜的应用,并对未来陶瓷纳滤膜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陶瓷纳滤膜微结构参数与分离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及探讨陶瓷纳滤膜在溶剂体系中的分离机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钛金属表面生物陶瓷涂层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骨替换材料与周围骨组织之间的生物活性结合是近10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结合方式,其关键是生物材料表面必须具备高的生物活性。利用物理沉积、溶胶—凝胶、电化学沉积以及生物仿生等技术在钛金属表面涂覆具备生物活性的生物陶瓷涂层,是提高钛金属生物活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另一类有效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或双氧水溶液对钛金属进行化学处理,在表面获得一层具备生物活性的二氧化钛.这层二氧化钛除必须富含Ti-OH功能性基团外,还应该是晶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诱发羟基磷灰石晶核的生长,从而使钛金属表面具备高的生物活性。文中对这些表面生物活化处理技术及其生物活化机制作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浓度的乙炔为碳源气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基体上沉积制备出各种疏松热解炭样品,用扫描电镜检测了疏松热解炭涂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100~1550℃,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疏松热解炭颗粒尺寸逐渐增大,1400℃以后沉积的疏松热解炭颗粒较大;粗糙度较小时,不容易发现致密层,当粗糙度达到一定数值,会发现疏松热解炭内层致密外层疏松现象,并且观察发现,随着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加大,致密层逐渐增厚;随着乙炔浓度的增加,疏松热解炭的颗粒尺寸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王海青  赵建国  张素芳  郭永 《现代化工》2007,27(Z1):304-306
介绍了炭/炭复合材料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基本原理.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与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化学液气相沉积用液态烃作前驱体,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加快热解炭沉积的速率.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粗糙层、光滑层热解炭微观组织结构.研究发现用环己烷作前驱体当沉积温度为1 100℃时可以得到粗糙层结构的热解炭.  相似文献   

13.
膨胀型防火涂料,指的是一种涂覆于需要被保护的基材的表面,在遇火时表面膨胀并迅速形成一层膨胀炭层的特种涂料。其主要用以降低被涂覆材料表面的可燃性、延缓热量从表面传递到基材的时间,从而提高被涂覆材料阻燃性能,达到防火阻燃的目的。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膨胀性防火涂料近几年的研究现状、阻燃机理及成分组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热解炭的化学气相沉积机理和组织形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石油液化气作为沉积气体,在900~1300℃温度内研究热解炭在炭纤维上的沉积机理及组织形貌。研究发现:热解炭在纤维表面上通过形核、长大,大晶粒吞并小晶粒的过程,形成宏观上均匀平整而微观上呈球状突起的表面形貌。热解炭以层状微晶(主导)和球状微晶(辅助)两种模式同时生长,最终得到层状结构。在微观上热解炭由若干个的炭层组成,每一层的炭层内含有若干小的并与微晶尺寸相当的亚层。热解炭中的微晶排列不规整,层状和球状微晶均可通过位置的移动调整和脱氢来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5.
炭纤维表面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涂覆碳化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H4,BCl3,H2为原料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常压CVD)在炭纤维表面连续涂覆B4C,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涂覆条件;采用IR、TG—DTA、XRD等技术考察了涂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并对最佳涂覆条件下炭纤维的拉伸强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υH2/υBCl3=3.5、υBCl1/υCH4=1.7、气体总流速=160mL/min,沉积温度1100℃,走丝速度5转/min时,涂层表面有明显的一层致密物质,表面较平整,涂层纤维的氧化温度由未涂层时的350℃提高到630℃,纤维的单丝强度由未涂层时的1.93GPa提高到3.15GPa。在炭纤维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涂覆B4C不仅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炭纤维的抗热氧化性和单丝强度。  相似文献   

16.
张纯 《炭素》1995,(2):18-23
高温气冷反应堆使用了一种全陶瓷结构的燃料元件,它里边包含大量的直径不超过7mm、用热解炭层包覆的微型小球。这种燃料元件能否在反应堆中安全使用,关键在于热解发包覆层的质量。而其质量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热解炭晶粒的择尤取向程度。测定热解炭择尤取向程度的常用方法是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各向异性因子BAF,但用这个方法直接来测定尺寸很小而又是球壳形的热解炭包覆层会有很大困难。近年来发展了一种用光学原理测定各向异性因子OPTAF的方法,用它能直接在微型燃料球上快速、精细地测定热解炭色覆层的晶粒择尤取向程度。这个方法对热解炭沉积机理的研究、沉积工艺参数的选定、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对堆内使用着的颗粒燃料的监测等,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着重介绍这种光学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使用的仪器设各和测试过程,并在已进行过的工作基础上给出了热解炭包覆层光学各向异性因子OPAF的几组典型数据。  相似文献   

17.
《电镀与精饰》2008,30(3):12
喷气发动机的零部件在工作时需要耐极高的温度,常用镍基超高合金钢作这些零部件的基体,再在基体表面上涂覆一层陶瓷做热阻挡层,以提高零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陶瓷涂层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力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涂覆陶瓷层之前,  相似文献   

18.
金属表面化学反应陶瓷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化学反应法,在普通碳素钢上涂覆一层的均匀致密的陶瓷涂层,经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检测表明:涂层为复相陶瓷结构,主要相有Al2O3,TiB2,FeAl2O4等。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涂层的耐腐蚀性优异,抗热震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三维多孔氧化铝陶瓷块体为载体,首先通过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有镍离子的三维多孔陶瓷催化剂块体,采用还原气氛将催化剂块体中的镍离子盐还原成镍颗粒,以还原后的镍颗粒为催化剂,在含碳气体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三维多孔氧化铝陶瓷骨架表面制得了三维多孔氧化铝陶瓷-石墨烯块体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对制得的三维多孔氧化铝陶瓷-石墨烯块体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三维多孔氧化铝陶瓷骨架表面包括外表面和骨架内部孔隙表面均生长了石墨烯,石墨烯为少层或寡层。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在非导体表面形成多色镀层的方法。先在非导电基体表面沉积一层导电的有色薄膜,然后电镀与染料或颜料结合的聚合物镀层,形成多种颜色的图案。例如用真空沉积法在陶瓷基体表面饰以金属铝的装饰图案,然后在100~150伏于含10%聚酯-密胺树脂的分散液中在铝薄膜表面进行阳极处理这种方法容易获得具有多种颜色的精细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