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Michacl  sang  James  C.  Sung  姜荣超 《超硬材料工程》2010,22(2):45-49
金刚石磨料主要靠机械夹持力把持在金属(烧结或电镀)胎体中。由于这一弱点,在切割过程中,金刚石不可避免地会从胎体中脱落或掉出。此外,金刚石突出高度较低,故金刚石工具的切割速度受到限制。而且,金属胎体和工作对象(被切割岩石)相互磨擦,将会导致金刚石和其它材料的热损伤,而且工作的功率消耗将增加。金刚石采用钎焊的办法牢固地把持在金属胎体中,可形成强力的化学结合,金刚石磨料的突出高度将成倍提高,而不会从胎体中脱落或碎裂。因此,金刚石工具的切割速度将会成倍提高。当钎焊料熔融时,碳化物形成物将向金刚石方向迁移而在界面上形成碳化物。这种反应可能过分而使金刚石质量明显下降。此时,可能需要对金刚石进行镀覆以便缓和与控制这种反应。当金刚石钎焊在基体的表面时,熔化趋向于将金刚石聚集在一起,可促使钎焊层局部加厚。这种金刚石晶粒的成簇聚集将降低金刚石工具的切割效率。一种金刚石矩阵有序排列设计(grid)是必要的,它可保持钎焊层具有均匀的厚度。因此钎焊合金可控熔融,可使每一粒金刚石晶体周围形成较缓的坡度。这种整体均匀焊层的支承可使金刚石工具高速有效切割,而功率消耗较低。  相似文献   

2.
金刚石磨料主要靠机械夹持力把持在金属(烧结或电镀)胎体中。由于这一弱点,在切割过程中,金刚石不可避免地会从胎体中脱落或掉出。此外,金刚石突出高度较低,故金刚石工具的切割速度受到限制。而且,金属胎体和工作对象(被切割岩石)相互磨擦,将会导致金刚石和其它材料的热损伤,而且工作的功率消耗将增加。金刚石采用钎焊的办法牢固地把持在金属胎体中,可形成强力的化学结合,金刚石磨料的突出高度将成倍提高,而不会从胎体中脱落或碎裂。因此,金刚石工具的切割速度将会成倍提高。当钎焊料熔融时,碳化物形成物将向金刚石方向迁移而在界面上形成碳化物。这种反应可能过分而使金刚石质量明显下降。此时,可能需要对金刚石进行镀覆以便缓和与控制这种反应。当金刚石钎焊在基体的表面时,熔化趋向于将金刚石聚集在一起,可促使钎焊层局部加厚。这种金刚石晶粒的成簇聚集将降低金刚石工具的切割效率。一种金刚石矩阵有序排列设计(grid)是必要的,它可保持钎焊层具有均匀的厚度。因此钎焊合金可控熔融,可使每一粒金刚石晶体周围形成较缓的坡度。这种整体均匀焊层的支承可使金刚石工具高速有效切割,而功率消耗较低。  相似文献   

3.
一种玻璃退火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包括加载部分、加热炉、传送机的离合器机构,其要点在于:加热炉中没有玻璃负载时,在加热炉传送机和淬火冷却总值发传送机机械地联结在一起振荡情况下,完成淬火冷却总值发玻璃板负载的淬火操作,当淬火冷却总值发的玻璃板负载已经淬火完毕,或者当玻璃板中心温度已经冷却到低于其玻璃材料的物定应变点之后,淬火冷却部分传送机与加热炉传送机脱钩。以便使前者停止,之后,新的待加热负载导入炉内。  相似文献   

4.
具强烈形成碳化物倾向性的金属在熔化时能使金刚石润湿,因而可采用含有活性元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或单活性元素金属作为金刚石工具的粘结剂(或钎料)。文中重点探讨了在“常规”制造条件下能对金刚石实现良好包镶的“活性元素”选择。  相似文献   

5.
《超硬材料工程》2014,(3):60-61
名称:单晶合成金刚石材料中的位错设计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CVD合成金刚石层,包括非平行的位错阵列,其中当在X射线形貌断面图中观察或在发光条件下观察时,非平行的位错阵列包含形成一组相互交叉的位错的多个位错。  相似文献   

6.
在金刚石工具对陶瓷、石材、宝石、光学镜片、磁性材料的切削和磨削加工中,冷却介质被广泛使用。在我们对光学冷却介质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吉米奇(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增加金刚石工具的自锐性能,使金刚石工具的切削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使用不同结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成多种冷却液,对青铜基金刚石工具进行冷却,加工王冕光学玻璃,发现金刚石工具产生不同的切削效果。另一方面,随着光学加工的进行,大量玻璃粉末将不断分散在冷却液中,我们研究发现,不同结构和电荷大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这些粉状颗粒的存在状态形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油气井金刚石钻头在模具制造、胎体材料研制、钻头冷却方面的新工艺和新进展及PDC钻头在钎焊工艺方面的进步.对油气井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阪工程学院开发了一种在室温下离子导电程度与盐水相当的固体玻璃材料。这种材料由9∶1混合的碘化银和硼酸银合成。将两种原料混合,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快速急冷形成一种非晶质玻  相似文献   

9.
经过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金刚石及其制品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金刚石及其制品(或工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显重要,超硬材料作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旗下的一个分会的局限性与弊端已经显现.从中国金刚石材料工业的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我们认为组建"中国金刚石工业协会"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摩擦系数很小,导热性很好,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的最佳材料,但金刚石很脆,因此普通的金刚石工具只能用于精加工,而不能用于粗加工。金刚石单晶工具和金刚石聚晶工具虽然凭借其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多年,因其价格昂贵,抗冲击性差,应用范围小,导致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专利文摘     
本法是将气相反应物施加于固体无机材料,随后熔化,取出玻璃液。本法特点是借助于在相界处获得玻璃液以强化玻璃制造过程。将无机材料压成块,气相反应物以不少于0.001米/秒的速度施加于压块的表面。  相似文献   

12.
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启彪  王松顺 《炭素》2005,(2):22-29
叙述了不同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的效果。讨论了石墨材料影响合成金刚石效果的因素,在对石墨材料多种性能测试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合成金刚石用石墨材料的优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湖北化工》2012,(3):39-39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orgeOlah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聚乙烯亚胺的二氧化碳高吸附材料。研究人员先将聚乙烯亚胺溶解到甲醇溶剂中,然后倒入熔融气化状态下的硅石(玻璃)材料中搅拌,待甲醇蒸发、硅石冷却后,即形成多孔的固体材料。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在采用非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单晶、薄膜以及纳米金刚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21世纪金刚石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超硬材料工程》2007,19(3):34-34
目前,在市场上有多种金刚石磨粒可用于工业磨削。它们的范围包括晶形不规则、强度低的多晶颗粒到晶形完整、强度高的单晶颗粒。本文将采用一项拥有专门产权的磨削模拟试验,比较四种不同的金刚石磨粒在磨削氧化铝和玻璃时的性能。这一试验方法可使我们测量作为工件材料和金刚石类型的函数的磨削能、  相似文献   

16.
行业信息     
《炭素技术》2004,23(5):5-5
8月18日,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工业区,举行了亚洲最大金刚石膜科研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据介绍,该基地属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由深圳雷地科技集团公司开发建设,基地建设规划有2万m^2的科研大厦,包括863新材料研发中心、航天材料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达年产10亿余元的产值,将陆续有金刚石膜高能高密度电容器、金刚石膜PET瓶、金刚石膜疏水玻璃等高科技产品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7.
玻璃窑用耐火材料的损坏及合理选用(三)孙承绪(华东理工大学200237)(三)与火焰接触部分耐火材料的选用熔化部的上部空间为火焰空间。如果冷却部单独加热和成形部上部加热时,则它们的上部空间也为火焰空间,不过其工作条件比熔化部要轻。所以主要讨论熔化部的...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热管理材料已成为目前电子工业理想的散热材料之一。文章综述了金刚石热管理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影响金刚石热管理材料热导率的相关因素。结合复合材料热导率模型和实验研究,探讨金刚石-金属界面导热机制,提出了形成粘结强度高、界面热阻低的金刚石-金刚石有效导热通道有助于获得高导热封装材料。金刚石热管理材料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玻璃原料和配合料.正确选用原料并用它们配制成成分稳定、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是高效优质熔化玻璃的先决前提.在国际玻璃发展历史上,认识到这点是在五十年代初期.从那时起,"两个混合器"的提法被人们公认,就是说,配合料制备工序是一个固体混合器,熔窑是一个液体混合器,两者串联,各司其职能.任何企图靠强化熔化来弥补配合料的不足的尝试都是不经济的,其后果往往是玻璃中条纹导致缺陷增多,生产效率下降,现代化的玻璃生产必须要有现代化的配合料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0.
微晶玻璃体是由无数任意排列的大小均匀的细颗粒晶体组成的,同时主晶体均质地分散在玻璃基体中.这种产品是通过控制玻璃体的结晶得到的,通常加一种结晶触媒或核化剂到熔制玻璃的窑炉里熔化,然后使熔体冷却成玻璃,形成具有要求外形的制品.接着对玻璃制品进行热处理;先形成晶核,当继续热处理时晶体就在这些晶核上面生长,由于从这些遍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