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脆弱性等级,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从自然成因、社会成因和经济成因3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基地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较差,大部分地区属于较强度生态脆弱区。分析了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治理的重点方向,为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 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 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 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 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状况,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将RS,GIS技术与熵组合权重模型相结合,对该地区2000—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呈现西部相对较高,东部较低的变化状况;(2)各脆弱区栅格比例呈现不同的差异,微度和重度占据最大和最小两端,轻度、潜在和微度的比例则呈现依次降低的趋势;(3)该地区中度及以上脆弱区的栅格比例仅约20%,轻度及以下区域占据绝大部分,客观上反映其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水平;(4)15年内,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2.591 6,2.571 0,2.571 9和2.537 3,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5)系列环保措施实施促进了整体好转,而大量水电基地的建设也对小部分区域变化产生干扰;(6)针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保护与恢复重建措施,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好转。  相似文献   

4.
漳河水库灌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水资源现状,采用AHP方法,建立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脆弱度评价阈值,分析了灌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敏感指标,并用2005年实际资料对灌区脆弱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价阈值G=3.05,处于中等脆弱态势;自然脆弱性G1=1.41,处于较强脆弱态势;人为脆弱性G2=3.94,处于不脆弱态势;承载脆弱性G3=3.00,处于中等脆弱态势,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虑该地区地表、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出发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地学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5和2018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并识别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时序分布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升高,且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2)空间分布上,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3)2010—2018年,土地利用程度、人均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宁陵县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级标准,针对评价因素具有多层次、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识别了宁陵县地下水环境脆弱带,分析了各地下水环境脆弱区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已不容忽视,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变化的分析,从环境条件、环境损害和环境修复三方面探讨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机理,并构建由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地表水环境质量、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生态环境用水比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等15个指标组成的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建立了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分析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等级范围为2. 518~3. 276,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状况总体趋于改善;以2008年为界分为2个阶段:2001—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等级大于3,可判定为中度脆弱(3级); 2008—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等级小于3,可判定为轻脆弱(2级)。  相似文献   

8.
考虑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区差异性,基于可持续发展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综合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集对分析、熵权法等,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包含体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基础性指标和地域差异性特色指标,能反映长三角城市群脆弱性现状;2)整体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水平分布比较均衡;3)区域内各省市空气污染、人口压力、环境保护层指数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合肥人口压力大;安徽空气污染严重;江苏环境保护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9.
丽江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美国环保署(EPA)的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评价方法,考虑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包气带、地形地貌、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等7个评价因子,按评价单元进行划分,并结合GIS技术,对云南丽江古城的地下水的脆弱性从自然和人类影响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水环境污染严重,已危及丽江世界遗产地水生态安全.加强对水资源环境的综合研究和保护,是进一步推动丽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脆弱性评价是一种指标全面、理论成熟、结果贴切的系统风险评估新方法。在对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城市的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城市燃气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估数学模型,计算系统脆弱度和确定系统脆弱等级。将某城市一段实际燃气管网带入该模型进行脆弱性评估,实现对模型的实例应用和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1.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城市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针对矿业城市———抚顺市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能够体现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定性、定量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处于差的水平,得出由于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制约抚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提出了抚顺市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要以矿区土地复垦、地质灾害整治为重点,大力进行城市绿化,继续加大污染控制力度,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和空气环境质量,推行清洁生产,从而全面改善抚顺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从1996年和2005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提取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运用RS及GIS空间分析等手段进行叠加和统计分析,借助于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三者的比例之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区域以农林牧业生产为主;两期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一般,2005比1996年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亭口水库建设产生的对水文情势、生态环境、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水量、生态环境长期监测、水源地保护等对策.运用52 a水文资料分析典型年情况下生态水量满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年和特枯年来水条件下,工程运行后黑河亭口断面枯水年和特枯年下泄水量不能满足生态需求.多年平均情况下,建库后亭口断面来水量减少30.9%,枯水年对河流水量影响相对较大.采用Vollenweider负荷模型预测库区运行期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较小,仅在局部区域存在富营养化风险.分析表明,亭口水库建设在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依据2006年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精神,参考前人有关生态环境评价框架和指标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特点的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PSRRAD),并对模型的构建思想、参数意义和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提供参考。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实际情况,PSRRAD模型将第四纪地质地貌与现代生态环境研究整合,提出第四纪地质脆弱指数概念,在生态环境胁迫分析中,提出衡量农牧交错地带农牧业环境胁迫程度的地农牧业生产量指数的概念,使生态环境先天与后天胁迫因子、自然与人文因子得以客观体现,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均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5.
城郊水土保持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城市扩建过程中,对城区及其周边地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明显,进而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本研究从郊区与城区物质、能量循环和生态功能联系着手,分析了城郊水土流失的特性和环境影响,根据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城郊水土流失强度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城郊生态整体观考虑,讨论了城区与郊区生态环境的互动效应,提出了建设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城郊水土保持生态安全带设想;并结合特殊的区位功能分区和生态功能链,对城郊各功能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生态优化设计。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多功能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RS技术从1996和2005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提取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区域以农林牧业生产为主,耕地-林地相互转换最为剧烈;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2005年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一般,与1996年相比有变好的趋势;略微和基本变好所占比例为21.39%,基本不变的比例为78.17%,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略微变差占最小的比例,该结果对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经济-环境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大别山区典型县域2009—2016年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脆弱性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1)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呈快速下降趋势,社会、生态子系统脆弱性有所抬升; 压力指数对系统脆弱性贡献度逐步上升,响应指数贡献度逐步下降,状态指数贡献度相对稳定.(2)3个子系统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在变化幅度、变化趋势、强弱程度和阶段划分4个方面差异明显.(3)游客密度、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子系统压力因素成为系统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