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鹏 《通信世界》2010,(6):35-35
“垃圾短信”问题多年来始终被社会各界所诟病,其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到电信运营商的公众形象。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此还专门指导国内三家运营商签署了“关于网间垃圾短信联动处理框架协议”,各地方电信运营企业也纷纷采取不同措施和手段,进行垃圾短信的专项治理行动。尽管如此,垃圾短信依然大量存在。一位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其主要原因在于垃圾短信的识别和追溯存在不小障碍。  相似文献   

2.
尹峥 《电信技术》2012,(4):33-35
从垃圾短信现状、当前垃圾短信平台防控措施为出发点,分析当前短信平台防控的不足,在短信内容监控层面引入KNN等算法加强内容监控,在引入用户信用机制、立法层面进行了简要阐述,从而避免差异化经营环境下给运营商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升用户感知,避免无谓的网间结算。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各大运营商都通过技术手段对垃圾短信进行了治理,但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更新迭替,垃圾短信制造者的手段不断更新变化,不断寻找管理上和系统上的漏洞,近期发现这些垃圾短信制造者利用月初"1日"系统出账这个特殊时间进行大量垃圾短信发送,造成大量欠费;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对"1日零时"现象进行有效治理,并通过实现网间垃圾短信治理,优化垃圾短信拦截系统能力等多方面对垃圾短信问题进行了全面有效治理,使垃圾短信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4.
业界要闻     
《移动通信》2008,32(13)
工信部开展网间虚假主叫号码和垃圾短信治理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网间传送虚假主叫号码和垃圾短信的问题,加大防范力度,尽快建立网间处理流程。工信部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肆无忌惮地参与到垃圾短信的产业链中,导致运营商一直在大力治理,却无法有效杜绝垃圾短信,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文章从终端管控、监管部门管控和运营商管控方案等三个方面,提出对垃圾短信管控的一些看法和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志刚 《通信世界》2010,(33):10-10
近期的一个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用户每周平均收到短信43.4条,其中垃圾短信12.0条,占比27.6%。同时,有74.54%的用户表示收到过欺诈类短信,另有2/3的用户表示收到过房地产业推销短信等。另外,有近七成的用户认为垃圾短信的存在原因为运营商从中获得了利益。在对垃圾短信治理责任的调查中,71.3%的用户认为运营商应承担治理垃圾短信的责任。为了解决垃圾短信问题,运营商和行管部门采取过很多办法,比如建立垃圾短信治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肆无忌惮地参与到垃圾短信的产业链中,导致运营商一直在大力治理,却无法有效杜绝垃圾短信,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文章从终端管控、监管部门管控和运营商管控方案等三个方面,提出对垃圾短信管控的一些看法和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信》2008,32(12)
近日,工信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信部指出,由于短信被屡屡滥用,一些含有违法有害、虚假诱骗、低级庸俗以及垃圾广告等内容的垃圾短信日益泛滥,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扰乱了社会秩序,也影响了通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通知中明确此次重点严打五大类垃圾短信:其一是行业类应用等短信息端口滥发垃圾短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天一 《世界电信》2015,(1):117-120
伴随着OTT即时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数量快速增长,然而,该业务也成为了垃圾短信新的温床。其中,苹果公司的OTT即时通信业务iMessage的垃圾短信问题最为严重。目前,iMessage滥发垃圾短信趋于专业化和规模化,形成规模化利益链。各国监管部门亟需制定规章制度,为治理垃圾短信提供执法依据,并跟踪研究相关技术监测和防范手段。  相似文献   

10.
网间互连互通的问题为政府和运营商密切关注.网间互连互通涉及的面很广,有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策略问题以及竞争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主要对网间互连互通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如网间主叫号码传送、移动网和固定网短信的互通、通信质量要求以及控制方式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日前隆重推出基于贝尔实验室创新技术的垃圾短信过滤和拦截(ASA)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国内电信运营商有效面对日益泛滥的垃圾短信带来的困扰,充分保护移动用户权益以及运营商的短信中心和No.7信令投资。朗讯科技提供的垃圾短信过滤和拦截产品作为一套基于运营商网络的解决方案,能够将各种来源的垃圾短信屏蔽在短信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消息业务(MMS)逐渐成为运营商继短信业务后又一重要的收入增长点.不同运营商的MMS的互通有助于MMS产业快速发展,更好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本文探讨、分析了MMS网间互联互通时,网间承载协议、媒体格式、终端支持、网间互联架构等关键问题.比较了MMSC,IWGW合设、分设,全国一点互联、分省多点互联的优缺点,在此基...  相似文献   

13.
垃圾短信目前依然是困扰用户和运营商的一大问题。本文根据运营商治理垃圾短信的现状,采用了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垃圾短信治理策略管理的技术和开启行业应用短信网关前转消息主叫号段鉴权的方法,有效提高垃圾短信的拦截效率,降低误拦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高迎春 《通信世界》2008,(25):I0009-I0009
本刊讯据陕西省通信管理局6月19日印发的《全省通信行业垃圾短信息整冶专项活动工作方案》要求,陕西电信行业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活动目前正在有序开展,为防止出现网间垃圾短信息处理不畅的问题,确保垃圾短信治理不留死角,省管局近日组织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建立了网间垃圾短信息联动处理机制,明确了工作流程和具体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杨天一 《世界电信》2015,(Z1):117-120
伴随着OTT即时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数量快速增长,然而,该业务也成为了垃圾短信新的温床。其中,苹果公司的OTT即时通信业务i Message的垃圾短信问题最为严重。目前,i Message滥发垃圾短信趋于专业化和规模化,形成规模化利益链。各国监管部门亟需制定规章制度,为治理垃圾短信提供执法依据,并跟踪研究相关技术监测和防范手段。OTT即时通信业务成为垃圾短信新温床伴随着OTT即时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数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OTT即时通信业  相似文献   

16.
《广东电子》2009,(7):20-20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备受关注的垃圾短信源头被曝光,答案竟然是产业链上把控短信出入口的移动运营商。它们不但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还参与发送垃圾短信,从而牟取暴利。对此,工信部在第一时间责令相关运营商对事件限期调查,并要求三大运营商结合今年的垃圾短信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规范经营行为。其实垃圾短信近年来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用户权益受到侵害时也总是难以获得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信世界》2008,(25):I0009-I0009
网间传送虚假主叫号码和垃圾短信的问题已被社会广泛关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此高度重视,加大防范力度,尽快建立网间处理流程。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予以协调,利用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配合追查。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及时有效、准确的识别垃圾短信,并进行实时拦截是治理垃圾短信的重要条件。结合我国运营商目前垃圾短信处理现状,本文设计将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用于此套系统垃圾短信离线分类,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垃圾短信的骚扰为手机用户带来很大的烦恼,但目前对于垃圾短信还没有很好的防范治理方法。文章探讨了手机客户端通过短信举报、运营商管理中心认定,然后对垃圾短信发送者进行处理的方法,针对垃圾短信的治理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备受关注的垃圾短信源头被曝光,答案竟然是产业链上把控短信出入口的移动运营商。它们不但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还参与发送垃圾短信,从而牟取暴利。对此,工信部在第一时间责令相关运营商对事件限期调查,并要求三大运营商结合今年的垃圾短信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规范经营行为。其实垃圾短信近年来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用户权益受到侵害时也总是难以获得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