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工基础》2016,(5):596-600
珠海横琴岛位于珠江三角洲断陷区南缘,珠江磨刀门出海口的东北侧,场地内沉积了巨厚的淤泥软土。对场址内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得到的深厚淤泥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强度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到了该场区软土室内试验、原位测试获得的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指导类似软土地区的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工程中同一场地内软土层多种原位测试指标及室内土工试验指标比较,表明原位测试结果更加可靠,提出了影响软土试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何训正 《门窗》2012,(6):260-261
文章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并与地勘报告所提供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对工后沉降变化较为敏感的软土层固结系数Cv的现场原位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差别较大,并据此对软土处理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台州地区软土样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的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数据的数理统计计算,获得了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值,分析了该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从而为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勘察技术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默 《土工基础》2006,20(4):75-78
对近年来软土地基勘察技术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包括勘探和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和参数处理,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要提高勘察精度,必须处理好土样扰动、原位仪器的改进、综合勘察的应用和参数选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是软基处理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由于受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软土的参数表现出较强的地域特性。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首期开发项目(A片区)大量的室内试验、原位十字板剪切和静力触探资料分析为基础,对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大面积的深厚软土工程特性及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海西部中心城区软土含水率高达68%,含水率对绝大部分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含水率较高使得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软土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软土的有机质含量与其他物理力学性质相关性不明显,当有机质含量在2.11%~5.90%范围变化时对软土的天然物理力学性质影响不大;三轴CU剪强度指标与含水率、孔隙比之间的相关性要大于快剪抗剪强度指标,且三轴剪切试验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更接近正态分布;从参数随深度变化规律来看,软土室内实验抗剪强度指标随深度变化不明显,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所得抗剪强度和静力触探锤头阻力、侧壁摩擦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大,强度在距离软土层顶部2~4 m位置最低,在接近软土层底部6~9 m时随深度增加速率明显加快,原位试验更能反映出土体强度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是软基处理设计的基本依据。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首期开发项目(A片区)大量资料分析为基础,通过实验测试数据统计来探讨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软土的分布和参数的空间异性规律。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勘探数据处理,得到珠海西部中心城区A片区软土厚度分布等值线图;先期固结压力,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灵敏度和有机质含量不受深度变化影响;含水率、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先增大后减小;直剪强度指标随深度变化规律与含水率、液限、塑限等指标相反,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原位试验结果与室内实验所得的结果有一致性又有区别,在使用室内试验强度指标设计时应充分参考原位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滨海吹填场地软土普遍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较低的强度,室内试验的方法较难获得真实的土体剪切强度。为了评价天津滨海吹填场地软土的原位剪切强度特征,针对典型地层开展了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以及室内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了多种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得到的不排水剪切强度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该吹填场地软土的不排水强度值为22.6~25.6k Pa;另外,通过对利用以往软粘土原位剪切强度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了软土的原位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区域性很强,不能直接套用。最后得出了适合天津滨海场地软土的原位剪切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真空预压加固在温州沿海吹填区软土地基的适用性与加固效果,结合温州沿海某吹填区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真空预压处理实例,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对加固前后吹填区软土物理与力学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真空预压能有效加固温州吹填区软土地基,预压加固后在地表15 m深度范围内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有明显提高,但加固效果沿深度基本呈线性衰减; 加固后室内土工试验指标有一定改善,含水量和孔隙比降低约10%,压缩模量提高约10%; 同时现场原位测试指标提高更为明显,现场十字板剪切强度和静力触探侧阻平均增幅分别约为45%和40%,但加固前后土体灵敏度指标变化并不大,即真空预压加固对土体的灵敏度改善不明显; 采用传统真空预压法加固温州沿海吹填区软土地基在技术可行,经济上合理,其有效处理深度可达15 m; 受温州海相软土低渗透性和高黏性的影响,在竖向排水体周围出现明显的“土柱效应”,从而使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在平面上呈现一定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碟子沟风井场地边坡特征,在边坡典型位置的岩石与土层界面和软弱泥岩夹层处分别进行了原位剪切试验,获得了相应的抗剪强度指标。通过与滑带土相同工况下的室内试验强度指标对比,发现室内试验指标较原位剪切试验获得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低,并分析了室内外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试验研究表明,边坡岩土体的大型原位剪切试验对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工程治理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对淤泥质土在真空预压处理前后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各项指标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统计、对比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真空预压能显著改善排水体打设深度范围内的淤泥质软土的土性指标,各项指标值之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碎石桩复合软土路基进行现场沉降监测试验,得到其竖向沉降规律。基于D-P模型,应用FLAC3D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对加固后的碎石桩复合软土路基竖向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模拟沉降值和现场监测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较为吻合,此数值模拟方法可应用到碎石桩复合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及预测中。  相似文献   

13.
桩土界面剪切行为对静压敞口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沉贯性状及长期承载力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层土地基中桩身预埋光纤光栅(FBG)传感器的静压桩足尺试验,分别对敞口PHC管桩贯入及静载荷试验中的桩土界面剪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贯入阶段,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沿桩的深度方向逐渐传递,传力幅值与桩周土体性状密切相关,土层界面处轴力传递效率依次为98.2%、92.2%、96.3%、83.8%、80.5%。随着压桩循环次数的增加,同一深度土层摩阻力呈逐渐减小趋势。经历5个压桩循环后,深度6 m处的砂质粉土层摩阻力减小幅度约为46.25%,深度10m处的粉质黏土层经历3个压桩循环后摩阻力减小幅度约为12.1%;载荷试验过程中,桩侧摩阻力随着桩顶荷载施加自上而下逐步发挥。摩阻力完全发挥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粉质黏土层的最大,约为6.96~7.46mm,淤泥质黏土层的次之,约为6.05mm,砂质粉土层的最小,约为4.23mm;与原状土相比,重塑区土体含水量、孔隙比参数指标降低,重度、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增大。桩周重塑区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变化是贯入及载荷试验阶段桩土界面剪切行为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黄晓晖 《土工基础》2010,24(2):14-16
甬台温高速铁路乐清试验段采用布袋注浆桩进行软基加固处理。结合现场沉降板、分层沉降管和测斜管的测试数据,对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与侧向位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对深层夹层软土地基有很好的加固效果,为布袋注浆桩的设计方法、加固机理与沉降特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深圳地区某典型淤泥质粘土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基于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建立了所述软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利用4/5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了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并通过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修正剑桥模型对于深圳海积软土的适用性。临界状态有效应力比M值通过CU试验测得,为得到CU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方程,将孔隙水压力随偏应力的变化关系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拟合效果较好。从土的本构关系理论出发,通过室内试验与结果分析,测定了深圳地区某典型软土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并通过对照组的试验予以预测和验证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土室内试验是确定水泥土搅拌法施工时水泥掺入比的重要依据。在水泥土室内进行试验的基础上对土样的选择、水泥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水泥土试件的强度测试以及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推进水泥土室内强度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区红粘土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勘察实例资料,对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方法进行对比,指出了地方规范中关于硬塑状态的红粘土地基承载力取值偏于保守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由于目前武汉地区有关红粘土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与现场及室内所取得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对比资料极少,文中得到的一些结论对红粘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具参考意义,有待在今后的工程勘察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室内试验方法,开展了阳离子摩尔量、CaCl_2和Na_2SiO_3化学作用等因素对软黏土电渗排水及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实测了化学溶液联合电渗试验中排水量与排水速率、土体导电性、能耗以及试验结束后土样含水率、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并开展了常规电渗试验作为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土样中阳离子摩尔量,是增加电渗排水量、提高排水速率及缩短电渗时长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常规电渗试验相比,联合注入CaCl_2和Na_2SiO_3溶液的土体平均抗剪强度提高了约120%,较单独加入Na_2SiO_3或CaCl_2溶液多提高约20%;联合注入CaCl_2和Na_2SiO_3溶液对改善电渗处理后土体含水率和抗剪强度分布不均问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