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车辆牌照摄取与识别过程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MATLAB的针对静态车牌图像的预处理及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灰度化、中值滤波、图像算术增强、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等步骤,为最终的精确定位打下基础。其特点是没有用到边缘检测技术,简化了流程,并且通过大量试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和字符分割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车牌图像经过二值化和滤波等预处理,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定位分割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盘遮盖时车牌不易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字符分割的方法.该方法先计算行列像素,再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字符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识别系统识别率较高,正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该方法首先采用分水岭算法来得到彩色年轮图像的大致区域分布,并结合 canny 算法实现种子点的自动选取,自适应的改变生长条件,从而解决了区域断裂的问题。分割结果表明 , 该方法保持了原图像的完整形状特征并能获得清晰的边缘 , 为年轮参数提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图像二值化和特征的车牌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牌照的自动定位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是实现车牌识别(LPR)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不同背景和光照条件下的车辆图像,提出了对牌照图像二值化的初定位,得到车牌的候选区域,然后利用车牌的特征进行二次定位,得到车牌区域,实验表明该方法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交通监管系统是车辆规范性驾驶的重要保障,通过OpenCV对车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图像信息进行精准识别,以记录车辆在监管系统下的各项行驶信息。基于此,文章对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特性进行论述,从颜色定位法、纹理定位法对车牌在系统中的定位形式进行监测,并对OpenCV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针对筒纱分拣机器人作业目标的表面纹理复杂、位置随机摆放等干扰因素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基于颜色特征的筒纱识别定位方法。构建了具有视觉感知的4自由度DOBOT筒纱分拣机器人系统,通过视觉系统获取筒纱多目标的图像,采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算法来提高分拣目标的对比度;将作业目标由RGB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提取各分量的颜色特征,采用区域生长法对不同颜色的多目标区域进行提取;建立基于图像信息的形心坐标,对各目标区域的连通域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不同颜色的作业目标的识别与定位,并在分拣机器人的手眼标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不同颜色的作业目标进行分拣。 相似文献
13.
形态学分水岭分割方法比较适用于信息弱小的图像分割,但存在过分割现象,尤其是针对比较复杂无规律的路面裂缝图像,往往分割出的裂缝杂乱,有过多的错乱分支。本文针对分水岭过分割现象,提出基于相似区域合并的分水岭分割方法,从而避免了过分割,提高了分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机采棉中的杂质繁杂,而杂质类型及含量对后期棉花加工工艺的影响很大。为此,提出一种应用区域颜色分割方法以检测棉花中的杂质。在图像分割中,先对滤波后的机采棉图像进行彩色梯度运算,通过扩展极小变换运算获得标记图像,在修改后的梯度图像上运用分水岭算法获得初始分割图像,然后对初始分割图像进行区域合并。区域合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空间邻接性、颜色信息和区域面积3个因素。颜色信息主要采用饱和度、亮度、区域颜色向量模及颜色相似度4 个特征量。用层次递进的合并方法,迭代过程更新信息特征。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提取颜色、纹理、形状特征对杂质区域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机采棉中天然杂质的平均识别率为94%。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跳数和平均跳数距离求取节点间距离的DV-Hop算法是与信号衰减无关的节点定位算法,在网络成本、布局和信号衰减的角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文在详细介绍了DV-Hop算法的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算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于节点的跳数和平均跳数距离值的求取,并列举了目前针对于该算法在节点定位方面所提出的改进方案。在节点定位方面,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为后续的优化定位算法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