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自行设计的抑垢实验装置, 研究在不同电流和占空比的作用下对碳酸钙溶液抑垢效果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镜和铜片挂片实验对碳酸钙晶体的微观形貌、晶型及抑垢率进行分析,同时检测碳酸钙溶液的 pH 值,从而得出脉冲磁场抑垢的最佳实验条件。 结果表明,在脉冲磁场的作用下,pH 值呈现出高、低两种趋势,通过晶体的微观形貌及抑垢率可以看出,脉冲磁场处理后碳酸钙晶体体积明显减小、分布相对松散,且会降低碳酸钙溶液的结垢速率,同时当施加的频率为 1.25 kHz、电流 2 A 时,抑垢率可达69.0%。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缠绕式脉冲电磁场脉冲频率对阻垢的实际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扫频电磁防垢装置,通过设定不同的扫频范围,检测记录水样中离子电导率、成垢粒子的粒径大小以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经过4 h的循环,缠绕式脉冲电磁场处理过的水样中电导率随时间的下降速率及变化量均比未经电磁场处理水样更明显,且在脉冲频率为75~80 kHz时,电导率变化更明显。缠绕式脉冲电磁场处理过的水样中晶体的平均粒径远大于未加电磁场时,且在脉冲频率为75~80 kHz时,晶体平均粒径较大。缠绕式脉冲电磁场可以实现一定的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3.
磁处理在抑制碳酸钙结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处理技术自其诞生时起,其阻垢效果就一直存在争议。磁场阻垢是通过成垢阳离子Ca2+和阴离子CO32-起作用。磁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水垢的生成,甚至可以消除已经形成的水垢。文中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证实磁处理水溶液具有先促进碳酸钙晶核生成,而后却抑制晶核长大及生成的作用;并指出磁处理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阻垢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的磁处理防垢与除垢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正交磁场的反复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水垢的生成,选择合适的磁场强度和水的流速能得到最佳的磁处理效果;水的pH值、离子的种类与浓度等能影响磁处理防垢的效果,磁处理也能影响成垢物质的结速率、晶型、晶体大小和数目、水的pH值等。目前的定量研究很少,而定量研究是建立完整的防垢理论的基础与关键;它应是磁处理防垢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磁与光一样是能量,在磁处理防垢领域中也应存在一些定量的规律,正如光在化学反应中有定量的规律一样。  相似文献   

5.
高频电磁场抑垢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频电磁法进行换热设备的抑垢处理,具有应用方便、投资小、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应用技术。但有效评价高频电磁场在线抑垢效果的策略及手段还很欠缺。基于污垢热阻值的在线监测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在线监测评价实验系统采集和处理模拟换热器中研究管段的流体出入口温度、流速和壁温,得到加磁处理与未加磁处理的污垢热阻变化趋势以及加磁处理的抑垢率。同时测量和分析了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完成了高频电磁场的抑垢效果的客观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6.
磁场水处理阻垢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场水处理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有关其阻垢机理和阻垢效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很多研究表明磁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管道中水垢生成的量,而且可以使已经存在的硬垢逐渐软化。但是由于水质的千差万别,目前对于磁处理的阻垢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作者综述了磁处理阻垢机理研究及其应用的现状,并对磁处理阻垢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磁场对碳酸钙析晶过程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借助析晶动力学监测系统,研究了一定强度的磁场对碳酸钙过饱和溶液的析晶过程的影响。定量的、可重复的数据表明,在一定的Ca^2 和CO3^2-浓度范围内,磁场对碳酸钙晶体的生长析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不同溶液进行磁处理的实验结果显示,磁场阻垢既通过成垢阳离子Ca^2 起作用,也通过成垢阴离子CO3^2-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变频脉冲磁场方向的变化以及固定频率与扫频范围两个方向进行了低频脉冲磁场的杀菌实验。实验表明微生物生理功能在磁场作用下发生改变,变频脉冲电磁场既能抑制循环水中异养菌的生长,也能刺激异养菌的繁衍;当磁场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时能达到70%以上的杀菌率,其中磁场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时在11~17 kHz频率范围内的杀菌率达到82.64%。因此利用低频脉冲磁场进行杀菌时应确定有效的扫频范围,才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的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分析实验台和磁电协同式工业循环冷却水阻垢处理器对火电厂循环冷却水进行了动态模拟阻垢实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影响阻垢率的实验参数;通过对换热铜管表面的Ca CO3水垢晶体所进行的SEM和XRD分析,研究了经电磁场协同处理后,水垢晶体中文石和方解石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脉冲方波占空比为70%,脉冲方波频率为100 Hz,水流速度为0.870 m/s,离子棒电压为5 k V时,在动态模拟实验运行30 h后,阻垢率可达78.23%。经最佳方案组处理后的方解石晶体的生长受到抑制,促进了文石晶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负硬度与磁化水抑垢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拟循环冷却水动态实验,对负硬度与磁化水抑垢效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实验中测得负硬度为2-10毫摩尔/升时,抑垢率为93.3-97.2%。负硬水应用磁水器抑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罗志强  杨庆峰 《化工学报》2018,69(7):3029-3037
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无化学药剂添加的阻垢方法也愈加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磁处理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的物理防垢方法,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仍存在很大争议。以碳酸钙结晶体系为研究对象,新设计了磁场作用范围宽窄两种形式的磁处理装置,着重考察了与工业应用密切相关的处理水量与磁处理效果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当处理水量较小时,磁处理可促进碳酸钙的均相成核,使生成的晶体粒径变小数量增多,总沉积量增大,并且磁处理效果在一定转速范围内随旋转磁场转速的增加而增强。此外发现,旋转磁场与水量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当磁处理条件不变而处理水量增大时,磁处理效果就会减弱;当处理水量一定而强化磁处理条件时,磁处理效果就会增强。先磁处理一部分溶液再逐步添加溶液进行的分步磁处理实验表明,该法可提高大水量条件下碳酸钙的去除率,使磁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同时表明了处理水量与磁场相匹配耦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缠绕式变频电磁水处理系统,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处理腔内水溶液的磁感应强度和感生电流进行分析,探究水体内磁感应强度以及感生电流做功与激励信号频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电磁抑垢效果在线评价实验台,通过改变缠绕式处理腔中电磁场的频率大小分析其对特定硬水循环换热实验管道抑垢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寻求理想的抑垢频率。实验结果表明,电磁频率在分界频率附近时水处理系统能到达较长的污垢诱导期以及较好的抑垢率,抑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磁化水处理在防垢和膜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磁场对水溶液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晶过程的影响,磁场作用下离子对磁化效果的影响,磁化水处理机理以及磁场与膜分离过程相结合的研究和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介稳区的电磁抑垢最佳磁场强度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国  李斌  梁延东  尹钊  陈思 《化工学报》2016,67(9):3658-3662
电磁抑垢技术以其投资少、无污染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瞩目。合理选择电磁参数,是达到电磁抑垢最佳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电导率滴定法,设计了动态电磁实验装置,在给定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并对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溶液浓度和不同电磁场强度作用下的碳酸钙结晶介稳曲线,从介稳区的角度分析电磁场对碳酸钙结晶成核诱导期的影响,确定了电磁场抑制碳酸钙结晶的最佳磁场强度值为200Gs。  相似文献   

15.
防垢剂的防垢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温度、作用时间、加药浓度、水质条件等,前3个影响因素可以统一确定,在以现场水为介质对防垢剂的防垢效果进行评定时,发现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水质条件,因此,针对不同的水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找出了影响防垢剂防垢效果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经过混凝处理后的新鲜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对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磁场与交变磁场都能使垃圾渗滤液COD降低;使用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处理垃圾渗滤液30min后再进行电解处理,相比单独用电解处理,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17%和12%,恒定磁场的效果优于交变磁场;在电解的同时施加0.2970T的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相比单独使用电解处理,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20%和25%,交变磁场的效果优于恒定磁场.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在防除结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爱东  杨红晓  张志炳 《应用化工》2005,34(11):659-661
综述了传统除垢方法存在的弊端,探讨了超声波应用于防垢的机理,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超声波在抑制结垢的应用。指出超声波处理是防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Zsolt Varga 《Polymer》2006,47(1):227-233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establish the effect of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on the elastic modulus. We have prepared poly(dimethyl siloxane) networks loaded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carbonyl iron particl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magnetoelasts could be increased by uniform magnetic fiel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magnetic reinforcement effect, we have prepared anisotropic samples under uniform magnetic field. This procedure results in formation of chain-like structures from the carbonyl iron particles aligned parallel to the field direction. The effect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the intensity of uniform magnetic field as well 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on the magnetic field induced excess modulus were studied.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uniaxial field structured composites exhibit larger excess modulus compared to the random particle dispersion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was found if the applied field is parallel to the particle alignment and to the mechanical stress.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dependence of elastic modulus on the magnetic induction. The magnetic field sensitive soft materials with tuneable elastic properties may find usage in elastomer bearings and vibration absorb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