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振华  周文理  全富军  孟凡宇 《计算机应用》2012,32(Z2):151-153,167
从空间域角度,详细分析了基于空间分割、基于层次包围盒和基于GPU的碰撞检测算法。对于基于空间分割的碰撞检测算法,详细介绍了八叉树和BSP算法;对于基于层次包围的碰撞检测,详细介绍了包围球、AABB、OBB和K-DOP算法;基于GPU的碰撞检测则分析了基于图像空间和基于GPU流计算的算法。最后,对各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软件和硬件方面,它探讨了构建虚拟现实系统的技术体系;分析了基于软件和硬件构建虚拟现实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得出基于软件构建虚拟环境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次,虚拟现实建模技术是基于软件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从基于图像的方法和基于建模的方法出发,对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作了详尽的探讨,其中重点研究了基于建模的方法。最后,对基于图像的方法和基于建模的方法的融合来构建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构建基于软件的虚拟现实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成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集成技术:基于CORBA的集成,基于XML的集成,基于OAI的集成和基于知识的智能集成,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了一个基于中介结构实现的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像加密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数字图像的特点,分析了传统加密算法不适用的原因,陈述了数字图像加密的现状,对基于空间域的像素置乱、基于混沌的加密、基于变换域的加密、基于秘密分割与秘密共享的加密、基于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的加密以及基于盲源分离的加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举例分析了大量典型的加密算法,指出了它们的不足,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觉的目标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袁家政  刘宏哲 《计算机科学》2016,43(6):10-16, 43
基于视觉的目标定位是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就现阶段基于视觉的定位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基于单目视觉定位、基于双目视觉定位和基于全景视觉定位3类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就基于视觉定位方法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以后基于视觉定位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系统管理标准WS-Management进行了研究,说明了系统管理的现状,基于WS-Management实现了系统管理原型并进行了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移动设备的特点,改进和设计了基于WS-Management的移动设备管理系统,给出了改进的测试和分析结果.最后对基于WS-Management标准的移动设备系统管理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标跟踪算法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另一类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跟踪算法。基于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的特点是跟踪速度快,跟踪的精度较低。基于深度学习的跟踪算法的特点是精度较高,但跟踪速度较低。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度学习中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很好地平衡了跟踪速度和精度,既保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跟踪算法的优点,又大幅度提高了跟踪速度。首先介绍了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的发展顺序,分别阐述了不同孪生网路跟踪算法的方法,最后对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做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IP单播的远程唤醒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远程唤醒的基本原理,指出了传统的基于IP广播方式的远程唤醒的缺点,提出了基于IP单播的远程唤醒,并给予了实现。同传统的基于IP广播方式远程唤醒相比,基于IP单播的远程唤醒是一个更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韩智  刘昌平 《计算机科学》2010,37(7):255-259
针对基于细节点特征的指纹识别方法和基于图像特征的指纹识别方法各自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指纹识别方法.将基于方向场特征、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基于LBP算子的纹理特征的方法和基于细节点特征的方法进行融合,弥补了各个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匹配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指纹识别算法好于任一单个的指纹匹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指纹识别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讨论了基于网格和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是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和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与传统的几种基于聚类算法的比较,详细讨论了基于网格和密度的聚类算法的性能,并提出了该算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台架试验是发动机性能测试的主要手段,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测试与控制系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以NI多功能数据采集(DAQ)卡硬件为基础,自主设计了发动机各种测量和控制信号的调理和控制电路;以LabVIEW为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相继增压柴油机试验台测控软件,实现了对柴油机工况及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以及对各参数的采集、显示、存储、回放、报警等功能。通过对该系统的测试,表明系统功能完善、测试和控制精度较高、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自主式液压舵机是某型飞机操纵系统的关键部件;为提高其性能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设计开发了以计算机为核心、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的自主式液压舵机性能测试系统;首先进行了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研究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测控软件设计,最后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测试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测试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声学参量换能器阵及其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声学参量阵原理,设计了一个3×3的九元矩形换能器阵及其测试系统,并在空气进行验证性实验;系统包括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信号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以及回波信号接收电路等,辅以LabVIEW平台,实现正弦信号和脉冲控制信号的产生,发射信号时间长度控制以及功率放大,并最终驱动换能器阵;实验表明,当有85kHz和90kHz的正弦信号产生时,系统各部分均能正常工作,能够听到天花板处有声响,且回波信号中含有5kHz的频率成分,即证明换能器阵及其系统的设计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大型高空台进排气控制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大型复杂高空模拟试车台进排气控制半物理仿真系统,提出了仿真模型和实物部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方法。依据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机理统筹规划系统仿真模型和实物部件,利用理论建模、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仿真模型,并基于PLC完成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最终将仿真模型和实物部件高效统一形成半物理仿真试验台。通过仿真平台实现了系统一体化虚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稳定,能够准确模拟真实发动机试车过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当前国内外变速箱试验系统的特点,基于现代汽车变速箱生产信息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的要求,依托某变速箱装配线项目,针对其试验环线,提出一种具有并行结构的变速箱自动试验环线,并设计基于Device Net的控制系统,探究试验环线的智能控制。该系统已经进入实际应用,可较好地完成变速箱的性能检测以及试验后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卫星通信网网管中心作为全网远行控制和管理的中心,它的可靠、高效运行直接关系着卫星网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益.在网管中心投入部署运营以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以保证它的可靠性并对它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介绍了卫星网管的特点,分析了仿真测试系统应该具备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一种的仿真系统设计结构,并简要介绍了这种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7.
为更加精确地评价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系统分析了沥青路面开裂机理,依此设计抗裂测试系统的功能设计,明确其具体构造要求,并对其框架及细部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层底应力敏感性分析确定测试的控制模式及参数范围,依据仪器的工作原理、检验指标,进行了温控系统、横向拉伸系统、竖向剪切系统设计,提出了横纵向疲劳次数作为设计参数,并开发与仪器匹配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并进行测试;测试系统为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人机发动机试验检测系统的研制需求,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合理运用汇编语言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无人机发动机野外试车参数采集及分析处理软件.通过采用虚拟仪器、串行模数转换等新技术,实现了在机体与发动机不分离和不需要无人机全系统配合的条件下,模拟地面控制站对发动机进行指令控制,对发动机性能参数实施快速智能检测和综合显示,并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故障分析,适时提供了维修指南,有效弥补了现有检测手段与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针对指挥系统通信控制设备种类多,测试指标繁杂,测试资源难以集成的问题研发一体化测试诊断平台。首先进行通控设备测试诊断平台的系统总体设计;其次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基于自环与模拟的通控机混合测试技术,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电台综合检测技术,基于指挥系统拓扑结构的网络测试技术等;最后对该检测平台的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法进行简要介绍。部队应用表明,该测试诊断平台可实现多种通控设备的一体化综合测试与诊断,满足部队野战条件下指挥系统通控设备的测试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20.
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是当前交通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开展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中国由于自身交通环境的原因,非常迫切需要研发出适合自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结合大量的文献调研及实地考查,分析了目前中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所处现状,剖析了一系列信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当前需要,提出中国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针对单路口的智能化控制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视觉图像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