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潘庆丰 《矿山机械》2002,30(1):77-78
在不控制预紧力的紧联接普通螺栓的静强度计算中.一股 采用试算法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其步骤是:先假定一个螺栓的公称直径d.取相应的螺栓安全系数S,计算出螺栓的许用应力  ,再由设计公式   试算出所需螺栓的最小直径d1如果求出的d1小于或等于初选螺栓的小径d1初选螺栓合适。否则需按上述步骤重新计算,直至获得满意结果为止。 由于安全系数S随螺栓公称直径d变化.又由于初选螺栓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若螺栓的公称直径d选取不当,一般需多次试算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为了避免繁复的计算,尽快获得准确的螺栓公称直径d…  相似文献   

2.
魏青林 《西部探矿工程》2009,21(12):167-169
讨论了中美设计规范关于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在设计中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的比较,从其连接的工作性能入手,结合规范给出的公式,深入解析公式中每个变量的具体含义,并给出螺栓群同时受剪力,拉力和弯矩作用下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娄建国 《矿山机械》2004,32(3):72-74
螺栓联接是在工程上应用十分广泛的联接方式,特别是紧螺栓联接。在装配时,螺栓联接有控制预紧力和不控制预紧力2种情况,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不控制预紧力安装。这种情况下的螺栓联接设计中,传统的设计方法是试算法,即先估计所需螺栓的直径.然后查出安全系数,再用强度计算公式求出螺栓直径。因为安全系数与螺栓的直径有关,所以往往会出现计算得到的直径与估计值不符甚至相差很大的情况,因此导致设计过程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检测隧道射流风机预埋钢板抗拉强度的工程实用方法:为方便与检测设备连接,每块钢板中心处预先焊接一个螺栓,由另一个螺栓与焊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过穿心千斤顶并用螺帽固定.设备安装好后,通过对穿心千斤顶加压,穿心千斤顶通过其下部的螺帽对螺栓产生拉力,预埋钢板也承受同样的拉力,从而可以检测预埋钢板抗拉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黄淑琴 《煤矿机械》2014,35(6):30-32
介绍了螺旋输送机新型联轴节结构,在联节芯轴的两端加工一段凸榫,凸榫侧面上设有与联节芯轴轴线垂直的销孔,在联接轴的两端加工凹槽,凸榫与凹槽相配,再用铰制孔用螺栓插入销孔固定。给出了联轴节结构承受拉力、扭矩或拉力和扭矩联合作用时强度计算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合理确定截面尺寸及承载能力,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市政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混凝土试块统计强度评定》表进行改进,利用OfficeWord的集成开发环境编程,实现自动计算,并根据结果判断试块强度是否合格,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φ12.2 m×8.8 m半自磨机法兰连接螺栓在自身质量、钢衬板质量、电动机转子质量、电动机磁拉力、物料载荷和螺栓预紧力载荷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分析。并基于BS 7608—2014标准,对中空轴和端盖连接螺栓、端盖和筒体连接螺栓、进料端筒体和出料端筒体连接螺栓进行疲劳评估。在满足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对比分析后,选择最佳的螺栓规格及数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隔爆变压器箱壳的受力情况,对箱壳螺栓和法兰的受力进行简化分析,提出螺栓与法兰的强度计算方法和相应的改进措施。经过改进,解决了水压试验时螺栓弯曲变形大、法兰外凸变形严重的难题;同时,增加了法兰的加工余量,节省了材料,也为螺栓法兰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其整体性和刚度较好 ,但费用较高。笔者根据与国外公司合作的两个工程经验 ,针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特点、选型和计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使用胀环连接是防止输送设备传动系统过载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些股环作为连接的中间元件,即被动轮的内孔通过这些胀环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转矩通过胀环(可以是一个胀环或若干相同形式的元件)传送到被动轮上。通过一个或若干胀环的连接是根据摩擦耦合原理实现的。1胀环结构胀环由2个侧环(一个弹性外环,一个弹性内环)和拉紧2个侧环的拉力螺栓组成(图1)。拉力螺栓的数目为8~82个,它的多少取决于环的大小。拧紧螺栓时,两个侧环相互靠近。由于圆锥面的作用,在弹性内环套紧在轴颈上的同时,弹性外环胀开在内孔上。以这种方式,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平煤四矿己15-23090运输巷扩帮后锚杆无法重复预紧、锚固体强度减弱等问题,提出了新型张拉预紧式锚杆配套设备,研究预紧力对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预紧力下,岩体强度及内部裂隙发育特征得出:(1)张拉高预紧式锚固体可有效提高岩体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增强其极限承载能力;(2)高预紧力能约束内部张拉和剪切裂隙的发育,提高了岩体的整体性。巷道试验后,张拉锁具使锚杆预紧力普遍达到60kN以上,使用锁具紧固锚杆后,巷道帮部位移量比原支护方式减少了44.3%,解决了扩帮后锚杆因尾部螺纹长度不足而无法重复预紧的问题,降低了施工强度及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12.
傅晓锦 《矿山机械》2000,28(9):59-60
应用模糊理论,研究了具有随机应力模糊强度的螺栓组紧联接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巷道支护中锚杆机具起着重要作用,研制开发体积小、重量轻、动力单一、使用方便的大扭矩、多功能锚杆钻机,满足了现场既打锚杆孔、锚索孔,又能搅拌树脂锚固剂、紧固螺母,实现了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14.
锚杆锚固力现场评测是锚杆支护效果评价、支护参数设计与优化的基础。为解决当前锚杆锚固力现场测试方法与设备存在的效率低、携行困难、数据采集不连续和测试过程连接复杂等问题,基于自主研发的锚杆智能拉拔测试系统,提出了锚杆现场检测快速连接技术,开发了荷载—位移实时采集软件对拉拔全过程的荷载与位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将研发的拉拔系统应用于新城金矿对锚杆现场锚固力进行评测,结果表明:长2.4 m、壁厚2.5 mm、管径差2 mm的管缝锚杆平均锚固力为61.5 kN,位移可达150 mm以上;长2.2 m、直径22 mm的端锚树脂锚杆锚固力可达230 kN,位移约120 mm;长2.2 m、直径22 mm的涨壳式锚杆锚固力可达94.5 kN,位移为25 mm。现场应用验证了锚杆智能拉拔测试系统具有便捷高效、智能分析的特点,有助于降低矿山锚杆测试成本,可为锚杆锚固力现场定量评测提供数据支撑,可为智能矿山建设、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全长锚固柔性注压锚杆锚固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柔性注压锚杆是一种新型全长锚固锚杆,在岩土介质中受力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确定其锚固力较为困难。通过总结锚杆失效破坏形式,分析了柔性注压锚杆锚固力,导出承载能力的计算分析方法,为其设计、试验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考虑地下水位变化的软岩边坡锚杆支护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瀚  刘坤 《矿冶工程》2016,36(2):19-22
为了分析地下水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地下水作用下边坡锚杆支护方式, 通过FLAC3D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 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不同地下水位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及锚杆加固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存在较大影响, 适当增加锚杆长度和锚杆支护倾角能提高地下水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 在不同地下水位下, 边坡锚杆支护倾角为20°时边坡安全系数达到最大; 在总锚杆长度一致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边坡下部锚杆长度、减小上部锚杆长度, 能提高边坡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在锚固剂锚杆拉拔力/变形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锚固剂锚杆的工程力学特征曲线--阶梯函数。锚固剂锚杆的拉拔力在支护10 d后就接近其平均最大拉拔力,其变形能力则随时间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根据锚固剂锚杆实测工程力学特性曲线和典型巷道变形特性曲线,阐明了评价巷道支护设计效果的安全系数法,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大柳塔矿树脂锚杆支护设计为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综采工作面巷道新型机械锚杆支护设计.采用最新锚杆施工机具及工艺,保证钻孔垂直于项板岩面,孔深及锚杆扭矩满足新型机械锚杆的设计要求.锚杆受力、围岩深部位移、项板离层及巷道表面位移综合观测表明,受回采动压影响后,试验巷道稳定,支护效果好.同树脂锚杆相比,新型机械锚杆节省了安装、搅拌树脂和等待树脂凝固时间,大大提高了综采工作面巷道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19.
刘利  冯玉伟 《煤矿机械》2007,28(5):155-156
针对螺栓联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时分析螺栓联接受力情况,确定拧紧力矩,选择符合要求的螺栓和螺母。装配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拧紧力矩指标,检验其拧紧力矩,并且介绍几种拧紧力矩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方端宏  彭勇 《煤炭技术》2014,(9):184-185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锚杆锚索不同布置方式和支护参数等情况下锚杆、锚索与围岩间应力场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淮南顾北煤矿12326煤巷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设计相应的支护方案。通过无损检测仪器,对实践地点回采巷道锚杆锚索工作载荷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锚杆锚索工作载荷处于屈服载荷的30%~50%,说明施加的预紧力和锚固方式有效,锚索起到承载围岩作用,锚杆(索)支护设计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