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参加中国大型泵站现状调研,并参与完成"泵站现状评价及重点工程技术改造与设备研究"专项课题、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十一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中国泵站工程建设和管理状况、排灌泵站的地位和效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规划期间更新改造的目标与任务等。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泵站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作用地位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有鉴于此,"十一五"期间国家拟投入180多亿元,更新改造1 500多座大型排灌泵站,占现有大型排灌泵站的50%以上,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投入和建设规模最大的一次。更新改造后,中国泵站的技术装备水平将明显提高,年节省电能约占大型泵站年耗电量的1/4,更新改造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高屋建瓴的政治宣言不仅彰显了生态文明在中国发展蓝图中的厚重分量,也为未来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乡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强和改革创新城乡规划。本文结合上述背景资料,针对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与研究。一、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1.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城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指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实施水利工程行为对大自然进行积极改造.它是水利工程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在遵循整体性、尊重性和不伤害原则的前提下,按照综合规划、科学布局,全程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标准,加强科技创新的路径进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在经济、生态和审美方面彰显了水利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丹东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节水改造是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丹东灌区管理局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了《博爱县丹东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十三五"规划》。通过实施"十三五"节水配套工程建设,可有效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灌区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日益推进,提出了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为今后灌区管理手段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鲍威 《中华建设》2011,(9):120-121
中国村落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就有大量的部族聚居场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天灾等原因,大部分的古村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一些侥幸尚存,这些古村落便成为了发掘当地历史的重要佐证。古村落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但包含物质性的有机载体,如村落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等,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历史传说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乡村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乡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许多古村内部建筑已经破损严重或消失,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建筑与景观风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传统风貌的延续、历史文化的继承、乡村特色的体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代的街区建筑格局己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的对建筑进行保护,己经无法适应现代人们生产、生活要求,于是,对于古村落建筑与景观风貌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蒋建东  李文军  张健 《人民长江》2016,47(9):106-109
三峡库区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突出,产业基础差,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地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且《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提出在三峡库区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以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所辖的许家冲村为例,对三峡库区美丽乡村建设,从规划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村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具体的规划实践和有关的思考,试图为三峡库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京西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自己的骨架和内核,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灵魂,是古都北京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京西古村落形成的历史渊源、基本类型、建筑特色,分析了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京西古村落在北京三千年建城和八百年建都的历史进程中,输送了大量的资源和给养,支撑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规划水资源论证通过早期介入规划的制定过程并贯穿始终,统筹考虑多个建设项目造成的累积影响,把水资源管理前移至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的规划阶段,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重要制度安排。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必须突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有法可依、分类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等原则;尽快完善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水利风景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幸福河湖建设的亮点工程,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强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是适应新时代、响应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存在规划体系尚不完善、规划监管把关不严、规划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规划理念认识不充分、管理制度不完善、规划监管能力有限等。鉴于此,为进一步加强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工作,建议更新发展观念,提高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的理念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体系;增加人力与资金投入,提升水利风景区规划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挑战。如不及时加强保护,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古村落乡土建筑,随时面临着被"拆、迁、整、改、并"等危险。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殷实 《中华建设》2011,(9):94-95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革,古村落原有的生存景象不得不也随之改变,如不加合理的保护,古村落也即将被淹没在大建设的热潮中……如何保护,如何发展,如何让它们的魅力再次绽放,是现在古村落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国内也不乏成功案例:云南的沙溪镇通过合理的规划、积极的政策、有效的措  相似文献   

15.
<正>老棚户区往往是一个地方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最厚重的地方,在棚户区改造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文化厚重、舒适宜居、时尚先进的新型城市居住区,让城市"留住乡愁",记住历史,传承文化。本文针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不同类别和性质的历史文化元素,探索在棚户区改造规划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利用,让"老"文化散发"新"活力。一、棚户区改造规划要重视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千亩万亩公园、特色古村落、古驿道、"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广东省佛山市的碧道,如项链一般,串起颗颗"珍珠"。发布广东省首个地级市碧道建设规划,将碧道建设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由市纪委监委专项督导碧道建设……自广东省启动建设万里碧道以来,佛山市将碧道建设作为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的重要抓手,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海南尚有408万群众居住生活在农村。2016年以来,海南省结合全域旅游"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规划引领、环境整治、产业富民等措施,着力打造富美乡村,取得明显成效。抓规划编制科学引领全面发展海南省坚持规划先行,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获原建设部华夏奖三等奖,该规划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产业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杨立 《陕西水利》2013,(4):8-10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实际,提出实施"八水润西安"  相似文献   

19.
《北京水务》2013,(1):68-69
近年来,顺义区坚持规划先行,以"健康水系,美丽顺义"为目标,坚持生态治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清水碧波映绿港的景象。理顺治水思路,科学编制水规划近年来,顺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顺义区水务局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明确了"节、渗、滞、蓄、排、净相结合"的生态治水、综合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水利科技创新对保障国家水安全、实现美丽中国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利科研合同是开展科研任务的关键基础,规范和强化科研合同管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研究工作,切实保障科研机构的合法权益.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水利科研合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提出针对性对策,旨在进一步规范科研合同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