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插片的加工要求,分析了插片的冲压工艺和级进模的排样方案,介绍了插片级进模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研究了条料精确导向装置的结构设计,阐述了小直径凸模精确导向和保护装置的结构设计,叙述了插片条料和插片零件的卸料方式。实践证明,模具结构运行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接灯片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接灯片冲压工艺和采用级进模生产的可行性 ,介绍了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其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杆进行冲压工艺分析,通过比较两套级进模排样方案,最终设计了双侧载体、双侧导正钉导正的排样方案。排样依次安排冲裁、弯曲、空工位、切断等10个冲压工序,材料利用率达到43.3%。考虑到模具精度、模具强度、加工方法等因素,对工作零件和辅助零件等部件的模具结构进行设计。针对小直径冲裁凸模容易磨损、需更换的特点,设计了快换式凸模,且凸模工作部分添加保护套,异形冲裁凸模采用挂台定位。凹模采用镶块结构,由台肩式或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向下弯曲模具预留避让槽,向上弯曲凸模安装在卸料板上,保证弯曲顺利进行。设计了由矩形截面弹簧、弹性管、螺杆和螺塞组成的弹性卸料装置,节省弹簧运行空间。本文设计的连杆级进模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汽车连接件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产品的排样设计方案、模具结构、模具关键零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文章分析了汽车连接件的工艺性,从优化排样入手,确定了"一出二"级进模冲压生产的工艺方案,替代了原一模一件的级进模具,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降低了劳动强度.模具采用自动送料机构送料,导正钉精确定距,送料位置精度高于0.002m.模具制造精度达到0.002mm,同时采用多种装置,保证模具不受损伤,明显提高了模具寿命,可达2000万次.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微调电容片的冲压工艺,确定了零件排样方案和模具结构,采用组合式凹模结构简化了凹模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多副模具生产时定位不准、零件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珍媛  袁延显 《模具工业》2012,38(12):27-29
针对CPU连接器端子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设计了包含15个工序的多工位冲压排样方案,通过整形工序保证弯曲精度。确定了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结构,采用高精度的导向机构、送料机构、误送检测机构等,确保了模具的精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实际生产证明,生产的端子符合设计要求;可供同类产品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史双喜 《锻压技术》2015,40(1):94-98
介绍了电机转子铁芯自动叠铆的原理、铁芯自动叠片形成的过程及其关键技术。以某电机转子为例,分析了电机转子结构特点和其冲压成形工艺方案。结合生产要求,提出采用级进模自动叠铆技术制作电机转子铁芯。通过4种排样方案对比,选出材料利用率最高的排样方案,并进行级进模工位设计。然后完成冲裁力、压力中心、模具工序尺寸等方面的冲压工艺计算。确定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形式,设计了模具总体结构并给出模具装配图。结果表明:电机转子叠片采用一套自动叠铆级进模成形,可连续进行冲叠铆点、落料、叠铆工序,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
弹簧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多工位级进模能够将复杂的零件采用一副级进模快速冲压完成,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弹簧卡零件冲压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冲孔、弯曲、切断级进模的排样设计、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确定了级进模模具设计方案.该模具充分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特点,采用了自动卸料、出料、少废料冲裁,有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订书机支架的材料、结构特点和尺寸精度要求,分析其冲压成形工艺性能,完成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的设计。确定订书机支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来成形。详细介绍了模具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根据零件结构特点,选择纵向排样进行设计,该排样方案包括冲孔、空工位、端部弯曲、空工位和切断、侧边弯曲5个工位。为了配合自动送料装置,模具设计了自动出件装置,采用楔形滑块结构,利用开合模动作,实现对成形件的自动推出;另外,为了保证条料的顺利送进,模具设计了浮顶装置。结果表明: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成形订书机支架,可满足该零件所有特征的成形要求,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冲压生产。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防护盖冲压工艺与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计算机防护盖冲压工艺,设计了相应级进模排样方案和模具结构,阐述了模具结构特点及主要零件和关键工位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连接件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排样方法,最终优化设计了由5个冲裁、1个压型、3个弯曲和1个切断工序构成的排样图,设计了双侧载体,材料利用率达到48.9%。圆形小直径孔冲裁凸模设计成过渡台肩结构,提升了模具强度,设计了快换式固定方式,凸模工作部分添加保护套,异形冲裁凸模采用单侧挂台方式定位,凹模均采用凹模镶块结构。压型凸模安装在卸料板上,保证了压型深度和精度。复杂Z字形弯曲,采用向上弯曲和向下弯曲两步弯曲结构,向上弯曲凸模安装在卸料板上,保证了弯曲精度和正常卸料、压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蓄电池精密连接件的成形工艺,叙述了零件的排样、模具设计方案以及模具关键部位的设计,得出一套完整的级进模设计方案,解决了连续弯曲以及自动送料的问题。实践表明,该模具结构合理,能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制件的成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发卡件的工艺性,其成形工艺包括冲裁、弯曲、胀形和压印等工序。通过加大弯曲角和在弯曲凸模上增加镦压带的措施,解决了可能发生的弯曲回弹干涉问题。介绍了其特殊级进模总体设计结构和工步排样方案。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详细且合理可靠,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音频接口零件尺寸小、精度要求高、卷圆结构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冲压成形工艺性,确定了级进模冲压生产工艺方案.比较两种常用的卷圆成形结构,选定并改进了分步卷圆成形工序.与传统的分步成形方案相比较,避免了多次定位误差与操作安全系数低等缺陷,提高了零件冲压成形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根据制件结构特点合理安排工序顺序,设计了圆弧过渡接刀,避免二次冲裁.依据合理的排样方案,优化设计模具结构.应用精密导向和支撑结构、可调压力的卸料装置以及浮动导正销套等机构,保证了模具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一定的参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速列车安装板的冲压工艺,设计了排样及模具结构,重点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生产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可靠,冲压出的零件质量稳定,可为类似零件的模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建华 《模具制造》2009,9(1):28-30
根据电器外壳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材料性能和工艺特性,通过合理设计排样载体与工序顺序,制定了连续冲压的可行方案,设计了合理模具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关键词:电器外壳;工艺分析;排样设计;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连接片的冲压工艺性,设计了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方案,详细阐述了单排排样设计方案,还介绍了连接片多工位级进模的总体结构及特点。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日光灯U形钩的工艺特点,提出了冲压工艺改进的方法,将原工艺采用2副单工序模冲压生产改为一副多工位级进模进行生产。介绍了制件的排样设计、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实践表明,该模具结构合理,能满足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对类似零件成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成允  陈晓航  江明天 《模具工业》2011,37(8):26-27,30
分析了连接用支架的结构及冲压工艺的难点,设计了该零件的排样方案并针对模具结构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模具设计合理,结构可靠,质量稳定,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支架的结构,分析了其工艺特点,制订了零件的排样方案,同时对其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和模具主要零件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