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框架结构中同时考虑结点转动与侧移的弯矩迭代计算方法,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并计算出结构的侧移变形。本方法适用于沿房屋高度方向层间刚度相同或不相同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作用有任意分布形式的水平荷载。  相似文献   

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征与水平荷载的分配不同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框架与剪力墙各自承受的横向水平荷载合理分配要求必须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侧向刚度分析.本文基于框架-剪力墙之间结构侧移柔度,进行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分析,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各自承受水平荷载合理分配给出一种基于链杆内力离散化分布模式新的计算方法,其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简便,更较符合实际,可应用于平面框架-剪力墙结构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沿高度方向连续化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剪力墙剪切变形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时的平衡微分方程。推导了多种荷载情况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公式。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剪切变形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沿高度方向连续化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剪力墙剪切变形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时的平衡微分方程。推导了多种荷载情况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公式。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剪切变形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的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如考虑二阶效应的影响,计算复杂.实际应用不多.当柱的轴力较大,特别是柱的长细比较大的情况下,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大,就引起足够的重视,把一般框架结构柱近似简化成单柱压杆模型,推导出简化计算公式.分析了二阶效应对框架柱弯矩的影响因素,公式中不直接显示水平荷载作用,通过修正系数对其内力进行修正,从而体现二阶效应影响,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框支短肢剪力墙加腋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对一榀框支短肢剪力墙加腋梁式转换框架及一榀相同尺寸的不加腋梁式转换框架进行了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试验表明:1)加腋梁式转换结构可明显增强支座区段的抗剪承载力,有效减小转换梁尺寸,且更易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2)加腋梁式转换结构,只要设计合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巨型框架结构与框架——剪力墙——巨型框架结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提出巨型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受力特性的研究。文中还提出将剪力墙和巨型框架合并成为一个组合刚架,求其梁端力,再转化为组合悬臂杆(其作用有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平面框架则视为此组合悬臂杆的弹性地基,求框架-剪力墙-巨型框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时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弹性楼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到楼板的变形,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空间整体分析,计算中将剪力墙、框架以及楼板等刚度一并计入,分析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和侧移,对弹性楼板和刚性楼板两种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巨型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受力特性的研究。文中还提出将剪力墙和巨型框架合并成为一个组合刚架,求其梁端力,再转化为组合悬臂杆(其作用有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平面框架则视为此组合悬臂杆的弹性地基,求框架──剪力墙──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时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有侧移框架进行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以及梁柱线刚度比对有侧移框架二阶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转角位移法推导了考虑二阶效应(P-Δ效应和P-δ效应)的转角位移方程.结果算例中应用该转角位移方程求解有侧移框架的二阶内力,并将结果同该框架的一阶内力进行比较,二阶内力的存在并不是使所有杆件的内力都增加,在柱底处二阶内力较一阶内力小,而在柱顶处二阶内力较一阶内力大.考虑二阶内力后梁端的弯矩较不计二阶内力影响的弯矩有所增加.不受均布荷载的杆件的弯矩图是直线,而在考虑二阶效应后却变成正弦曲线.结论对于单层单跨框架,梁柱线刚度比越小对二阶效应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在加强层处结构出现内力突变,是带加强层框架-筒体结构的主要结构特点之一.利用顶部带加强层框架-筒体结构中筒体弯矩计算公式和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水平均布荷载和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单道伸臂竖向位置和加强层处筒体弯矩突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单道伸臂设置在结构总高度的0.65倍时,筒体弯矩突变量最大;在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筒体弯矩突变量随伸臂位置的升高而减少.算例结果表明了以上结论的可信性.该结论可供在带加强层框架-筒体结构初步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桩—土共同工作下,框架结构梁柱产生的内力,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填充墙的多层框架和填充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同时考虑弯曲剪切变形,采用差分法由框架柱子的沉降差δ,求出了框架柱端弯矩及梁端弯矩的解析式,分析了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下,框架柱内力产生重分布的原因.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桩—土共同作用下,框架柱荷载有向边柱转移的现象,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边柱增大25%左右,中柱减小5%左右.因此常规计算方法与共同作用分析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别.撇开基础(或上部结构)来分析上部结构(或基础)的内力大小和分布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于底层为框架,上部为双肢或多肢剪力墙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支剪力墙,落地剪力墙与壁式框架的联合体系受水平荷载作用时,提供一个简捷的手算方法.此法将底层与上部结构此拟成两跨梁,导出了比拟梁的抗弯刚度和固端弯矩的计算公式,使这种复杂结构简化为具有一个弹性结点的刚架来计算,此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简便,极易为一般工程设计人员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平面为L形的结构,由于其几何形状的不对称性,其剪力墙的合理布置一直是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在高烈度区更是如此.本文以平面L形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软件PKPM和ETABS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建模及分析,讨论剪力墙的位置、数量和长度等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剪力墙对结构扭转效应和剪力墙自身内力的控制,是进行平面L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的先决条件,对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施工期间,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及剪力墙所承受的荷载及各自轴压比的不同,造成了构件之间存在竖向变形差异,进而会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柱内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存在,又加剧了这一影响。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为分析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施工过程及收缩徐变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竖向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分析及设计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剪力墙结构中强连梁最优位置及数量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的试验研究表明带强连梁的双肢剪力墙结构比普通双肢剪力墙结构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但这种结构中强连梁的最优位置和设置数量尚没有合理的确定方法.在均匀剪力墙结构的若干假定下,将弱连梁的约束作用归并于墙肢,墙肢刚度用等效刚度表达;将带强连梁和弱连梁的双肢剪力墙简化为仅带强连梁的双肢剪力墙.根据每根强连梁处强连梁与墙肢转角相等的变形协调方程,求出每根强连梁的约束弯矩;用单位荷载法求出了结构顶点位移;按强连梁使结构顶点位移减小量最大来确定其最优位置.分析结果表明,强连梁的最优位置与其设置数量n之间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i/(n 1),i=1—n,而强连梁的设置数量n以使结构顶点位移满足使用要求来确定.方法简单实用,可供初步设计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位移和内力计算的刚度矩阵法,另外还提出了在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作用下内力的简化计算方法。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用替代刚架法,竖直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可用弯矩分配法或分层法。本文对常见的五种高强螺栓梁柱节点连接的连接刚度进行了综合计算分析,总结出了在正常使用荷载下横梁线刚度同节点刚度比值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经常遇到图 1所示的圆弧形水平曲梁结构 ,现行计算手册对该结构没有给出相应的结构内力计算公式 ,这就给设计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1~ 4] .文献 [1 ]只对这种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了分析 ,并推导出了计算公式 .本文利用力法原理推导任一垂直荷载作用下这种结构的内力 (弯矩、扭矩 )影响线方程 ,利用叠加原理可解决任意垂直荷载作用下曲梁的内力计算 ,供工程结构设计者使用 .1 计算假定(1 )曲梁为对称结构 .抗弯刚度 EI;抗扭刚度 GJ均为常数 .(2 )曲梁为线弹性结构 ,两端均为固定 .(3 )忽略剪切变形的影响 .(4…  相似文献   

19.
考虑楼板的平面外弯曲变形,带有刚域的杆件刚度及剪力墙刚度,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空间整体计算,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并对弯曲为形楼板和剪切为形楼板两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将薄钢板剪力墙与竖向边缘构件分开形成两边连接的薄钢板剪力墙,既具有良好的建筑适用性,又有利于保护框架柱.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6.10对方钢管混凝土框架-两边连接薄钢板剪力墙和四边连接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通过对两边连接薄钢板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分析,提出了中梁梁端剪力计算公式和钢板墙开洞处中梁腹板厚度设计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很好.基于建议公式的分析模型实现了"弱板强框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理念,实现了双重抗震设防目标.四边连接与两边连接薄钢板墙的抗震性能比较表明,两边连接会明显降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薄钢板剪力墙的侧向承载力,但仍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