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6年全国旱灾及抗旱减灾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以重庆、四川东部最为严重。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11亿亩,其中成灾2.01亿亩,绝收3443万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416.5亿kg、经济作物损失316.2亿元。旱灾造成林业、牧业、水产养殖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47.0亿元、25.2亿元、13.9亿元。  相似文献   

2.
2003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防汛抗旱》2004,(1):60-64
2003年我国干旱灾害属中等偏重年份。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73亿亩,其中成灾2.17亿亩,绝收4470万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308亿公斤,造成其它直接经济损失663亿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防汛抗旱》2005,(1):53-58
从全国来看,2004年干旱灾害影响范围较小,造成的损失明显偏轻,但局部地区灾情较重,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2.59亿亩,其中成灾1.19亿亩,绝收2516万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231亿公斤,造成其它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  相似文献   

4.
《中国防汛抗旱》2006,(1):61-65
从全国来看,2005年我国干旱灾害危害程度较往年偏轻,除“两北两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时间短,对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全国农田因旱受灾面积2.40亿亩,造成粮食损失1930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23亿元,造成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内河航运直接经济损失48.1亿元,因旱减少水力发电44.9亿千瓦时。全国共有10个省(区)的76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供水短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5亿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是全国典型的易旱地区,抗旱减灾成为全省一大难题。近几年来我们一改过去单纯拨款、被动抗旱的做法,从建立抗旱基金制度试点着手,竭力引导,发展抗旱服务组织,已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长期抗旱能力明显增强。1992年发生严重干旱后,市、县、乡、村四级抗旱服务队运用抗旱资金购置的一大批设备,及时浇灌庄稼430万亩,有效地减小了灾害损失程度。1993年入秋以后又发生严重干旱,受旱面积达1500多万亩,其中800万亩因干旱  相似文献   

6.
“八五”是我省旱涝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的5年。5年中,除1993年是基本风调雨顺外,其它4年,都有旱涝灾害发生。1991年和1992年,全省受旱面积都分别超过2000万亩以上,1994、1995年出现连续两年大旱,年受旱面积超过3000万亩,旱情程度相当于民国十八年。与此同时,暴雨洪水也频频出现。1992年渭洛河下游发生近30年以来高水位洪水,1994年陕北红柳河库坝群及洛河流域发生超百年一遇洪水,1996年元月黄河小北干流发生建国以来最大凌汛灾害。局部暴雨洪灾更是频繁,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连续不断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给我省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惨痛损失。5年间,全省有765县次遭受洪灾,1亿多亩农作物遭受旱灾。因灾倒塌房屋6.5万间,死亡395人,减产损失粮食1000多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147亿元。  相似文献   

7.
一、“十五”期间的洪旱灾情 “十五”期间,是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的5年,也是我国防汛抗旱工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的5年。2003年淮河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流域性大洪水。2005年珠江流域西江发生了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辽河流域发生近十几年来的最大洪水。2003年和2005年长江支流汉江、黄河支流渭河发生了较为严重秋汛。一些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陕西、湖南、福建、重庆、黑龙江等省(直辖市)发生了严重山洪灾害。5年来,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含热带风暴)共35个,累计造成1040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208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81.76亿元.因台风造成人员死亡大大低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南、华南等沿海地区多次遭受了强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同时,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情,2001年发生了全国性严重干旱,部分城市一度出现供水紧张的局面,2003年和2004年南方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连续夏伏旱。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是安徽省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淮河、滁河、西河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的同时,江南又发生严重的旱灾,出现北洪南旱、灾害并发的不利局面。在我省长江以南发生的严重干旱斗争中,受旱地区党委、政府带领旱区广大干部群众,战高温、斗酷暑,确保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大大减轻了工农业生产因旱造成的损失,保障了旱  相似文献   

9.
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即水多、水少、水污染的问题是中国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而洪涝、干旱灾害已经成为澧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灾害现状澧县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水、旱灾害为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是全省乃至全国防汛抗灾的重点县之一,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建国50多年来,澧县湖区先后发生洪涝灾害24次。其中大灾7次,中小灾17次,平均每两年中一年有灾。累计溃垸面积138万亩,最严重的1998年溃决大小堤垸12个,淹没耕地24.4万亩,死亡67人,直接经济损失30.8亿元。发生洪灾的同时,几乎年年发生渍涝…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省连续干旱的第 4个年头。 1~ 6月底,全省平均降雨 70多毫米,仅相当于多年同期平均值的 50%左右,中南部地区降雨量仅相当于 30%左右。今春全省最大受旱面积 5600万亩,有 250万亩小麦干枯绝收,有 800多万亩因旱由春播转为夏播,因旱造成夏粮减产 5. 1亿公斤。全省约有 410万人、 4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有 80万人出村拉水,有 50多个县城已实行定时定量供水。 6月底,全省大部分河流断流, 90%以上的中小水库干涸,大中型水库蓄水只有 12亿立方米,可用水量不足 3亿立方米。全省浅层地下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 1~ 3米,深…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4):40-40
7月份以来,西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仍然偏少,气温偏高,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和南部、新疆南部等地区发生严重旱情;甘肃中西部、宁夏中南部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截至8月4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8930万亩,其中重旱3145万亩,干枯651万亩,有368万人、38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干旱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新疆、甘肃、宁夏5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12.
富阳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下游,总面积1830km2,其中丘陵山地1395km2,占85.7%,总耕地32.91万亩,人口61.2万,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142亿元。全市地貌以丘陵山地和河谷平原为主要特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暴雨频次高,干旱也时常出现,一年内往往洪、旱交替发生。为提高抗御洪旱灾害能力,建国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共兴建了蓄水量1万m3以上的山塘水库700余座,总库容达1.125亿m3,其中小(二)型以上水库131座,总库容0.7912亿m3,为抗御和减轻旱洪灾害,改善农业生产、人畜饮水条件,…  相似文献   

13.
干旱灾害是全球面临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思路,基于干旱灾害风险度提出干旱灾害区划方法,分别从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和城镇干旱灾害三个方面及综合角度揭示了全国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地区的防治等级,为不同区域干旱灾害防治及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出区域旱灾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干旱灾害防治区划研究,从风险管理角度定量评估和区划干旱灾害风险,以县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计算农业干旱灾害和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度,并采用等分间距法开展农业干旱和因旱人饮困难风险区划,最后根据最不利原则确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北部地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因旱人饮困难高风险区位于皖西皖南山区;城镇干旱灾害无高风险区;6个县级行政区干旱灾害综合为高风险区。风险区划成果有助于掌握安徽省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可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东北地区1949—2017年的播种、受旱、成灾和绝收面积、因旱人饮困难、粮食因旱损失等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旱灾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干旱持续的时间由过去的以短时段为主,发展成为春夏连旱、夏秋连旱;近70a以来,受旱面积和成灾比例较高的几次严重干旱事件都发生在2000年以后,以2000年和2007年最为典型;连年干旱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旱人饮困难数、粮食因旱损失量和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年和2007年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连年干旱,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具有受灾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连年受灾以及因旱农村饮水困难突出和农业因旱成灾率高、损失大等特点。从地理和气象角度分析,西南地区连年干旱灾害是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质和地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致。建议今后从加强水源工程建设、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等几个方面提高该地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市建国以来继1966、1978、1988年之后的又一次大旱年,旱情来势猛,发展快,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象自5月下旬露头,到7月上旬,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受到干旱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工业、农业、交通、航运及人民生活等方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36亿元。其中:农业因旱迟播、迟栽和无法播栽面积75万亩,减产1~3成的作物面积550多万亩,绝收面积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多种经营因旱死亡和减产的林、桑、果损失3010万元;水产养殖28万亩水面严重受灾,10多万渔民无法捕捞,直接经济损失2.35亿元;工业、交通方面,由于工业全部实行“开五停二”让电抗旱,影响产值10.5亿元,造成直  相似文献   

18.
《水利天地》2006,(2):28-29
虎林是绿色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夏季降水集中,且境内平原沼泽性河流居多,极易发生旱涝灾害。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完成土石方18485万立方米,新建大型水利工程2个、中小型水利工程4个,新增灌溉面积12.8万亩、除涝面积25.9万亩,治理水土流是达6.5万亩,使30万亩低产田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丰产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全市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90万亩,绿色水面养殖面积达到10.5万亩;粮食亩产比三年前平均增长了8.4%;品质比周边县市高出两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市还重点加强了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7450人的饮水困难,让农民得到了更天的实惠。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洪水干旱灾害及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洪旱灾害易发地区,尤其是1991年以来,洪旱灾害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结合山西洪旱灾害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成灾措施,以减少洪旱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年-2010年期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流域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易旱地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易发春夏旱、夏旱、夏秋旱和春旱,发生频次依次降低;流域易发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次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旱情监测、预测及预警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旱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