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管、纳米线高分子吸波材料的模板法、电纺丝技术法等以及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了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线阵列结构温差电材料热电性能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  司丽萍  陈岩  张建中 《电源技术》2003,27(Z1):224-226
介绍了一种新的一维纳米线阵列结构温差电材料热电性能测试技术。该技术创造性地采用了液流加热以及异地测温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对微米厚度的一维纳米线阵列结构热电材料试样两侧均匀加热并保持两侧的温差恒定,以及微米厚度的试样两侧测温的难题。依据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维纳米线阵列结构热电材料性能测试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精度高,可胜任一维纳米线阵列结构热电材料的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3.
一维纳米材料在锂离子蓄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目前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等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蓄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将一维结构的纳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可以更好地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将成为今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纳米结构材料(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和核壳结构、介孔纳米材料)已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出的材料性能有所不同。本文介绍了锰酸锂(LiMn2O4)纳米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及性能,指出了纳米正极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0)Co_(0.15)Al_(0.05)O_2(NCA)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稳定性与热稳定性高于高镍NCM等优点,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针对LiNi_(0.80)Co_(0.15)Al_(0.05)O_2材料制备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目前在材料结构特性研究、制备技术以及掺杂与包覆改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LiNi_(0.80)Co_(0.15)Al_(0.05)O_2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结合最近的初步研究工作,就目前利用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分析有机卤化物钙钛矿电池微观机理的研究做了系统性总结,重点介绍了平面异质结和介观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验验证,希望对深入理解钙钛矿电池的微观机理和抓住机遇迅速跟上国际材料技术研究步伐有所帮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化学方法分别在多壁碳纳米管和镍箔上沉积制备聚吡咯纳米线,通过SEM、TEM、XRD、TGA、FTIR、CV等物理与电化学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电沉积基体、电沉积时间对于产物聚吡咯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85 V电位下,在多壁碳纳米管基底上电沉积300 s以及在镍基底中沉积50 s,均能够得到结构分散、粗细均匀的聚吡咯纳米线.此外,在镍基底上,聚吡咯的形貌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发生了纳米线-菜花状-海螺状的变化过程.此研究为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结构聚吡咯开拓了一种快速、稳定、廉价的方法,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为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橄榄石结构的LiCoPO4具很高的能量密度、比能量,以及高达4.8V(Li/Li+)的电压平台,有望成为高电压、高容量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高压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反应机理,制备该材料的主要方法,以及针对这种材料电导率低的缺陷,国内外所做的改性研究,并对该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金属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泡沫金属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它们在能量吸收器、消音器、过滤器、阻焰器、加热及热交换器、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多孔电极、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多孔泡沫金属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制备技术(如气体注入法、电沉积法、气相蒸发沉积法、金属粉末烧结法等),并对泡沫金属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低温快速启动、比能量高、零排放、高效率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低成本高效双极板成形方法成为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瓶颈之一。主要从材料选择和制备、流场结构布置以及双极板制造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双极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微累积成形新方法,最后展望了双极板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制备方法及改性研究两方面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 PO4进行了介绍。综述了LiMn PO4的制备方法,分析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橄榄石型结构的LiMn PO4与LiFe PO4具有比较接近的理论比容量,而LiMn PO4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约4.10 V(vs.Li/Li+),同样条件下能够提供较高的比能量。但LiMn PO4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较低,直接导致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采取了表面包覆、纳米化、体相掺杂等方式进行改性,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军用直升机和运输机在沙漠地带或简易跑道强行起降时,砂尘会对飞机叶片造成冲蚀损伤,导致压气机性能衰减和结构完整性破坏,严重影响发动机工作可靠性。为此,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冲蚀损伤机理、多层涂层技术、制备方法、冲蚀试验体系、涂层环境适应性以及涂层设计方法等6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情况;综述了我国在涂层材料体系、环境特性、制备方法与考核试验等方面开展的初步研究,指出与在这些方面与俄、美等国存在的巨大差距,并提出研究系统性不强、缺少相应的涂层设计手段、未验证考核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基础研究不够深入等是制约抗冲蚀涂层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明确了我国抗冲蚀涂层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抗冲蚀涂层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因其比能量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未来的动力电池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结构作了简述,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制备方法,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在材料改性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了梳理,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硅基磷灰石电解质材料的结构和电荷传导机理;综述了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先进烧结技术的使用和通过掺杂提高氧离子电导率等;对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比功率大、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工作范围宽等特点,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与制备、电池参数与动力电池组均衡等技术。综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ZnO纳米线以其独特的磁性和光电性能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ZnO纳米线的掺杂改性是充分发挥其形貌和功能特性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掺杂ZnO纳米线常用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状况,介绍了掺杂改性对ZnO纳米线的磁性能、气敏性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目前掺杂改性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空气中热氧化Cu片制备CuO纳米线,研究了不同氧化温度对CuO纳米线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不同温度下CuO纳米线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氧化温度对CuO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在600℃的条件下获得的CuO纳米线直径为140 nm、长度为4μm,600℃为CuO纳米线的最佳的生长温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分析样品的横截面,得到氧化产物呈层状分布,分别为CuO纳米线、CuO层、Cu2O层.  相似文献   

18.
非经典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电极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其它技术的发展,锂离子蓄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亦得相应的发展。综述了近几年来一些非经典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化学法、溶液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水热法、模板法、炭棒电弧放电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等离子提升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射频磁旋喷射法等。这些方法有的简单、方便易行;有的能降低反应温度,容易得到单一相结构;有的方法设计独特,能制备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能非常优良。这些非经典技术除了降低成本、提高电化学性能外,还将推动锂离子蓄电池向两极化发展:大型化和微型化,从而推动相应应用技术的发展,如电动汽车和先进的微型军事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传统汽车导致的石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较传统汽车,以车载电源作为全部或部分动力驱动的电动汽车,具有清洁节能的优势。混合电动汽车(HEV)性价比高,成为国内外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较其他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成本较低,性能稳定,依然是混合电动汽车的重要选择。铅酸蓄电池在HEV中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制约铅酸蓄电池在HEV中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开发合适的添加剂、改进板栅材料、优化电池制备和装配技术,以及制备超细铅粉活性材料等手段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本文对HEV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机制和电池管理系统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分析磷酸铁锂的结构特性,并采用两步法加入碳源的工艺制备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能量散射光谱(EDS)、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iFePO_4/C材料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