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明辉 《大宝山科技》2006,31(4):24-24,2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鹤壁煤业集团公司正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同时也在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八荣八耻"荣辱观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践行"八荣八耻",对鹤煤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适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与耻辱的根本观点,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一、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必须深刻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分精辟,寓意深刻。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  相似文献   

4.
季春 《云南煤炭》2009,(2):65-68
树立全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是当今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大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时代要求。本文论述了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有助于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并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中职学校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领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简要分析了建国五十七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变革和发展过程。解读了“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论述了“八荣八耻”荣辱观对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充分说明了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而他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践行“八荣八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具体到煤炭企业,笔者以为,践行“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矿区,必须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征,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培育财会职业道德中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荣辱观刍议     
余凯祖 《陕西煤炭》2006,25(4):90-91
阐述了荣辱观的基本含义和历史发展,以及现实的针对性,对当前煤炭行业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稀土信息》2006,(4):1-1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相似文献   

11.
冯新建 《当代矿工》2006,(11):47-47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广大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党的章程、国家法律、法令一脉相承.结合领导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况,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重点在修身、齐家、交友、从政四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笔者结合实际浅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免疫能力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头脑,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对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煤炭企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基础,以企业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想,凝聚企业意志,激发精神动力,为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仲伟奎 《当代矿工》2006,(11):45-4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社会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企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时期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拜金主义和浮华之风有一定市场,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头脑中却被弱化和淡忘。个别商人、企业惟利是图,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对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也带来不利影响。在国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三年来,我院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科技工作发展迅速,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央做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后,为我院的科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我院的科研工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局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通过宣传统一的企业价值观而将员工凝聚在一起。这些价值观影响着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促使员工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平项山煤业集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从未停止过思考:企业文化是什么?平煤的企业文化将如何建设?当然,企业文化建设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又呈现出多样的个性。这里仅就平煤集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辉煌的发展历程,可以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面对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煤炭形势持续下行的困难局面,皖北煤电集团在企业核心价值观支撑和引领下,大力实施以煤为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在我国大地蓬勃发展,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发展商品经济当然必须遵循商品经济原则,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以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把党建设好。但是,人们看到商品经济的发展,确实给党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商品交换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渗透到党内生活,诱发出“一切向钱看”的歪风,滋长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腐蚀了一些意志薄弱者的灵魂,冲击着党的政治生活原则。虽然腐败和违反党性原则的事情的发生有其复杂的原因,但毫无疑问,在发展商品经济面前,没有能够及时从理论上闸明并正确处理商品经济原则和党性原则的关系,也是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江西煤炭科技》1996,(1):24-25
近年来,我局按照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星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在全国煤田地质行业人员分流、结构调整、转产的局面下,理清思路,坚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振兴煤田地质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使得江西的地质研究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新发现和预测了一些新的煤炭勘探远景区,出现了科技兴煤的良好势头。现就我局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谈几点体会。一、稳定科技队伍增加科技投入我局现有职工24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500多,约占职工总数的1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关键,有一批懂技术、善…  相似文献   

20.
陈哲夫 《中国矿业》1996,5(2):11-14
地勘业与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以促进矿产勘查和矿业开发健康地向前发展。1实行勘查开发一体化是振兴矿业之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和矿业体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分离体制已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日益暴露出这种探采分离体制的弊端,出现了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它们的主要表现是:地质勘探工作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