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自立号沉垫式钻井平台防滑移计算分析方法;提出了增加压载水的防滑移工程措施,对今后类似于这种形式的钻井平台的防滑移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渤海自立号采油平台是由在沉垫基础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而成,由于大沉垫式基础在渤海使用曾发生过多次滑移,该平台采用了导流基础结构刚性防滑桩。本文对防滑桩的设计制造、海上安装,起浮搬迁的全过程进行了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渤海自立号采油平台是由大沉垫基础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而成。由于大沉垫式基础在渤海使用曾发生过多次滑移,该平台采用了导流基础结构刚性防滑桩。本文对防滑桩的设计制造、海上安装、起浮搬迁的全过程进行了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地区进行炮点布设,特别是在山地区,移井测量的时效性是制约钻井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智能化地震队系统GISeis平台,为指导移井测量员在现场进行移井测量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减少钻井组不必要搬点,提升钻井效率尤为明显。本文对智能化地震队系统GISeis平台在移井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平台电网的危害,阐述了利用移相变压器抑制电网谐波的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6.
《石油机械》2015,(8):37-40
根据页岩气"井工厂"的开发模式要求,结合页岩气地理环境和钻井特点,研制了钻机步进式移运装置。该装置采用电液同步控制技术,利用顶升油缸和平移小车等部件实现模块钻机在带满立根状态下的纵向、横向及斜向的覆盖井场全方位移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钻机应用步进式移运装置在28#平台累计进行井间移运14次,平均单次移运时间为65 min,最大移运质量达到680 t,装置的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预期的全方位移运,移运准确性及同步性均满足用户要求,有效缩短了钻井作业周期。该装置的成功研制对于实施井工厂钻井和加快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明  高杭  刘放 《石化技术》2021,(2):18-21
简要介绍国内3个比较典型深海浮式钻井平台BOP移运系统的系统组成、布置及系统工作流程,总结BOP移运系统布置的影响因素。引申出适合某新型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的BOP移运系统。  相似文献   

8.
我们钻井一线职工身上有“四件宝”(安全帽、工衣、工鞋、防滑手套),是这“四件宝”保护了我们千百次的不受伤害,安全帽可称得上是“四宝”之首。  相似文献   

9.
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对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每个发展阶段的平台性能特点和典型配置及国内外研制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现状,提出了近年来研制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热点技术,为相关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固定平台上安装钻机钻生产井,需建造大的固定平台,工程费用高;在自升式钻井平台槽口中插入较小的导管架平台钻井,对海况要求高,就位时风险大,且钻井数量有限;悬壁式钻井平台在井数不太多,水深不太深的固定平台上钻井很成功,但在要求打井数量多,横向布井多时,不得不多次就位,留下诸多脚印,对钻井平台的安全构成威胁。在水深增加和生产井数量增多,用以上方法均受到限制时,作者提出对90m自升槽口式钻井平台稍加技术  相似文献   

11.
潘斌  高捷 《中国海洋平台》2003,18(4):1-5,11
对移动式钻井平台与船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法律特点。认为移动式钻井平台是一种较为特殊、且区别于船舶的法律客体.建立专门的法律体系,使移动式钻井平台成为其主要的法律客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浅海固定式钻采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平台的结构设计,以及平台的主要设备配套和钻井模块的组成。该平台是根据胜利浅海油田储量条件及先期钻井后期采油的特点,采用桩基导管架式固定平台,钻井状态时甲析上的钻井设备均采用模块型式,结构设计紧凑,便于拆卸和吊装,适应了海上油田滚动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威远区块地表为低山丘陵地貌,交通运输不便,增加了钻井成本,且钻井平台周围有居民散居,导致井场建设和钻井过程中在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为此,针对威远区块的地貌特征及该区块的页岩气开发特点,开展了山地"井工厂"井网部署和井眼轨道设计、井眼轨迹控制、丛式井组防碰设计、TI-350T全液压深井智能钻机应用和"井工厂"钻井作业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高效的页岩气"井工厂"钻井技术。该钻井技术在威204H11平台进行了应用,平均机械钻速达到7.13 m/h,钻机井间运移仅需2.0 h,钻井液利用率达到80%以上,大大减少了非钻井作业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应用表明,该"井工厂"钻井技术可为国内其他类似页岩气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江岩  王林 《海洋石油》2020,40(3):77-83
台风是海上钻井平台每年都需面对的具大考验,尤其是对于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于其自身结构设计和钻井工艺的原因,导致平台在台风来时无法收回悬臂梁,其井口相关装置状态只能与正常作业时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台风季节的井口安装需充分考虑台风可能对井口相关设备造成的影响。该文通过阐述“勘探七号”自升式钻井平台在东海某井历经三次台风后井口设施的实际状态,结合常用的钻井工艺流程和现场安装操作问题,分析总结出了自升式钻井平台井口安装时的经验和注意事项,且相关方法已在实际作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平台的井口安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发展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回顾了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的发展历程,叙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三种可移动钻井装置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并简要对比了各个年代钻井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对未来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石油公司纷纷增大开采力度,加大了对石油钻井设备的需求量,尤其是快速移运钻机,成为钻井市场发展的重点。"优、快、省和安全"始终是钻井面临的关键问题,而"快"是钻井承包商最关注的问题,他们越来越重视中深井、深井钻机的高移运性能。70D整移钻机以半拖挂移运方式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底座模块移运过程中的重要承载件底座基础的设计要点,以期提高钻机的整体移运性能,降低移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28日,代表当今世界钻井平台先进水平的世界第六代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兴建。这是我国首次建造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据悉,该钻井平台钻井深度将达12000m,设计寿命30a,计划于2010年年底完工。  相似文献   

18.
美研制水下石油钻井平台根新华社消息:美国海军正在研制一种水下石油钻井平台,可在深海油田中钻井采油。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与通常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相比,这种水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体在海平面以下,其主体为一巨大的船舱,可用于贮存原油,主要作用是保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的作业能力,对比分析了国内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与其他国内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国外典型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主要参数,并总结了该钻井平台实际钻完井的作业情况;比较了国内主要半潜式钻井平台及国外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南海深水钻井作业的情况。比较结果表明国内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建井周期、作业时效等参数均优于其他钻井平台,说明该钻井平台的钻井作业能力不仅优于国内其他钻井平台,而且也优于国外典型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相似文献   

20.
徐优富 《海洋石油》2010,30(2):8-8,13
据近期Offshore杂志报载,全球749座钻井平台中573座签有合同,平台的使用率为76.5%。虽然2009年8月,海洋钻井平台的使用率降到74.9%,但随后已慢慢地回升。拥有超过10座钻井平台数的钻井承包商平台工作和各区域的分布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