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铁炭微电解作为预处理,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膜生物反应器(MBR)串联的方式降解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合成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了铁炭微电解反应的最佳工况:pH为3,反应时间为4 h,铁炭比为3∶1,搅拌强度为250 r/min.在最佳工况下,铁炭微电解可降低DHA原水中4...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分别将厌氧甲烷菌群用包埋法制成的活性甲烷菌固定化载体和传统方法使用的甲烷菌污泥在20升玻璃厌氧罐内组成甲烷菌固定化载体系统和甲烷菌污泥系统,以糖蜜酒精废水为底物同条件连续发酵,对各主要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造纸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混凝、氧化等处理方法,使COD指标由原来的11 000 mg.L-1降至150 mg.L-1。使处理后的造纸废水可重新用于造纸制浆,对所产生的污泥,用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提取,将其中的木质素进行回收,实现了造纸废水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蒸发浓缩-资源回收处理高盐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化工废水高盐分高浓度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蒸发浓缩资源回收的新颖处理技术.采用减压蒸发浓缩该有机废水,对浓缩液中的NaCl、对甲苯磺酸钠进行回收,回收后的浓缩液进行焚烧处理;蒸发冷凝水再经好氧生化处理达标排放.该技术可有效处理高盐分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济合理,并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SBR法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BR法处理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灵活、有机物去除率高、耐负荷冲击性能好、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且SBR工艺不需设置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可节约占地.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可根据所处理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来调整.目前该工艺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废水治理领域.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燃料电池与生物制氢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生物质燃料电池在有机废物和废水的处理领域非常实用,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生物质能源,用来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和废水.近期,世界最新研究领域之一的便是在生物质反应器中接种光合细菌和氢化细菌,并使之能够与生物质燃料电池相结合,利用监控系统来控制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反应.本试验的目的是在可变操作条件下测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质燃料电池(PEFC)联合系统的产流能力.嗜温梭菌是由牛粪中分离出并接种到反应器中生产氢气,氢气的产生由微型气相色谱仪测定,当氢气浓度达到80%视为达到稳定状态.生物质燃料电池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在高于3 k Pa的环境中产生稳定的电流3.5 m A和稳定的电压0.65 V,平均发电量为25 W.同时,用有限元分析了阳极上的氢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培养和驯化在低碳条件下能够正常生存并有良好磷酸盐还原效率的微生物污泥,探究其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和系统的操作方案.方法整个驯化过程共90 d完成,分为低负荷、中负荷、高负荷3个阶段.以较低COD进水质量浓度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考察磷酸盐还原污泥对废水的COD去除效率、磷酸盐去除效率,磷化氢产生量,污泥质量浓度变化,并对这些影响因子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最终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7.99%.磷酸盐去除率最高达到59.49%,最高去除速率为21.11 mg/(L·d),除磷效能趋于稳定.系统中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 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VSS)及悬浮物质量浓度(SS)趋于稳定,没有大幅增殖,并出现细小污泥颗粒,污泥的状况和性能保持稳定,没有处理剩余污泥的负担.结论污泥培养驯化成功,检测到微量磷化氢气体的产生,磷化氢的产生证实了磷酸盐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北方某县域公司研发楼,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采用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的综合空调系统。随着季节的变化,采暖和制冷可随时转换,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该建筑达到了国家制定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有机废弃物,如乳业废弃物,是一种高含水有机废弃物.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因此,其处理不充分将导致严重的水污染.最近乳业废弃物处理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将该废弃物通过厌氧消化制取沼气.该处理方法既可以减少水污染,还可生产生物质能源.本文研究了厌氧消化和沼气回收技术,应用于乳业废弃物的处理,使其能源化利用.文中分析了两种类型乳业废弃物的特点,通过试验评估了沼气生物质能的产生潜力,并对不同类型的沼气池配置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厌氧消化产沼气是其处理的有效方法.案例1每天可以产生21.5 m~3甲烷,相当于产生53 k Wh/d的能量,而案例2每天仅产生8.6m~3甲烷,相当于产生26 k Wh/d的能量.研究还表明,常规消化生物质燃气产生量较低,仅为4.7~11.2 m~3/d,而利用厌氧过滤技术生物质燃气产生量为1.7~4.3 m~3/d.基于该转化率,有机废弃物有效消化转化为沼气,其回收沼气可为乳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厌氧(UASB)进行处理可产生大量的沼气,其沼气产率很高(达0.6 m3/kgCOD去除),沼气中甲烷含量为70%(体积),沼气的热值在30 MJ/m3以上,厌氧产出的沼气直接用于沼气锅炉和直燃机燃烧,每年可为厂内生产节省300余万元的蒸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进行厨余厌氧酦酵生质能源应用之可行性评估,针对厨余转换生质能之产能、用能及可不可能等3大部分,作为评估之重要范畴,同时根据厨余特性、分类收集、反应器形式、操作控制技术、反应物再利用去化管道及经济评估等6大因子,作为后续能源应用可行性评估之重要准则.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汇整相关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及技术可行性,以期提供推动低碳城市厨余生质能源化政策之建议方向.根据目前评估数据显示,利用生质能源于LNG、CNG车及氢气电动车等车辆之燃料,已有相关之应用实绩,未来可经由建置生质能源中心示范厂先期进行试运,再配合公部门(例如:公共运输工具与清洁车等)及未来施政之需求与考虑后,再行验证推动示范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As a new clean energy source, the utilization and demand for hydrogen fuel are rapidly increasing. The integrated proces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DESAR and energy recovery was developed in the studies. A new hydrogen anaerobe was isolat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The optim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the optimal initial pH were 12.0 g/L and 5. 5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C/N of the growth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in Rennanqilyf3 was (3.0 ~3.5): 1. The integrated process between DESAR system and biohydrogen produc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progress on energy recovery of DESAR system.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广州市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以及基本特性包括污泥组成、工业元素及其燃烧特性,阐明了污泥燃料化处置后利用社会和谐固有燃烧资源用于燃烧污泥衍生燃料的适应性;提出利用"污泥干成剂"调理污泥内部特性来营造污泥的"解凝、断链、造粒、造隙"快速脱水环境,提高污泥脱水效率;并依据广州市区污水处理厂发展布局和电厂发展规划,提出广州市污泥"南电、北水"处置方略.在此基础上,基于污泥燃料化处置技术,充分利用污水污泥资源和发电资源,建立了污水—污泥—衍生燃料—热电一体化联合处置系统.  相似文献   

14.
The regulated gaseous emissions from 2 China-V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buses and 2 China-V diesel bus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 (PEMS) under real road driving conditions. Compared to diesel buses, CNG buses emit less NOx pollutants, but more HC and CO pollutants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ollutant emission status of CNG buses in Beijing, an instantaneous emission model as a function of vehicle speed and 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ased on emission data taken from one CNG bus. The input of the instantaneous emission model consists of driving cycle, vehicle parameters, road conditions, ambient conditions and accessory use, all of which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stantaneous 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 For the core model, a group of pollutant emission maps represented as functions of vehicle speed and VSP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cond by second emission rates. Finally, the instantaneous emission rates, emission factors and fuel consumption over the selected driving cycle could be obtained as the model outputs. The predicted results for the emissions and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CNG bus were very close to the tested emission data. The prediction errors for emission factors and fuel consumption varied in the range of -1.62% to -5.8%.  相似文献   

15.
生物气是在厌氧环境下形成的,产生的途径主要包括乙酸发酵和二氧化碳还原两种,其中大部分生物气藏都是由二氧化碳加氢还原形成,而此途径中氢的来源和量是制约生物甲烷形成的重要因素。对生物气形成过程中氢的来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气瓶在压缩天然气(CNG)、氢气等快速充装过程中存在温升效应,当温升过于显著时,极易导致纤维增强层的损伤,威胁车用供气系统安全。为提升CNG汽车续航里程和推动玄武岩纤维在汽车中的应用,以CNG充装为例,通过建立二维CFD计算模型,对35 MPa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气瓶快充温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设定的45 MPa充装背压、293 K环境温度、2 MPa瓶内初始气压的条件下,经过5 min的快速充装,瓶内气体最高温度可达333 K(60 ℃),温升为40 K,符合ISO 11439 – 2013《天然气汽车车载高压气瓶》的标准;进一步按单一变量原则,分别改变快充时间、环境温度和瓶内初始气压,得出气瓶在设定条件和ISO 11439 – 2013的要求下,最短充装时间和最高充装环境温度分别为100 s和305 K(32 ℃),而瓶内初始压力均满足标准要求。由研究结果可知,应适当减缓35 MPa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气瓶在炎热环境中的充装速度,以保证气瓶能长时间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气体燃料理化特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对氢、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和柴油理化特性的分析,以及试验结果,对气体燃料(CNG,LPG)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理化特性.气体燃料发动机具有较好的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气体燃料发动机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体积的混合气热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CNG加气站属于容易发生爆炸的危险场所,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CNG加气站的安全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CNG加气站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笔者通过引入DHGF模型,对沈阳市某CNG加气站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建立了CNG加气站基于DHGF的安全评价模型。对CNG加气站进行安全评价的结果为CNG加气站的安全等级为三级,CNG加气站安全状况为中等偏向于良好。对评价结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整改意见,对CNG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和运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和实现柴油燃料的转换 ,开发了一种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 .该系统采用电磁阀实现多点天然气的进气喷射控制 .针对F6L912Q柴油机设计的系统通过台架试验表明系统可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 .外特性平均燃料替代率超过 80 % .双燃料电控系统实用且可实现高天然气替代率工作 ,是改善发动机排放性能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0.
从含有硫化氢气体的制药废水中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出两株化能自养硫杆菌zw1与zw2.考察zw1与zw2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接种了zw1与zw2的生物滴滤塔对污水处理厂水解池产生的硫化氢气体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zw1为短杆,好氧菌,革兰氏阳性,适宜温度为22~32℃,适宜pH为5.0~7.0.zw2为长杆,兼性好氧,革兰氏阴性,适宜温度为22~25℃,适宜pH为4.0~6.5.接种了zw1与zw2的生物滴滤塔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与抗冲击负荷能力,容积负荷≤192 g/(m3.h)时,去除率接近100%.zw1与zw2的代谢产物以硫酸根为主,不会造成滴滤塔的堵塞,可长期稳定运行,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