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TiO2与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丁酯[(C4H9O)4Ti]为前驱物制备了TiO2胶体,采用离子自组装的方法在普通载玻片表面制备了透明的TiO2纳米粒子/聚4苯乙烯黄酸钠(PSS)复合薄膜,随着镀膜次数或薄膜厚度增加,TiO2/PSS薄膜的透光率呈周期性变化;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薄膜均匀,薄膜中的TiO2呈板钛矿,光电子能谱仪(XPS)实验结果表明薄膜中含有Ti、O、C元素,载玻片表面完全被TiO2纳米薄膜所覆盖。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分别制备了TiO2薄膜、掺杂2% ZnFe2O4的TiO2薄膜和ZnFe2O4薄膜,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薄膜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薄膜的激发波长、光催化效率和红外吸收曲线。结果表明ZnFe2O4薄膜及掺杂ZnFe2O4的TiO2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薄膜在近红外波段有较强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工作气压对TiO2薄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以纯金属钛做靶材在氩氧混合气体中制备了TiO2薄膜,Raman光谱测量表明,工作气压从0.2Pa变化到2Pa时,TiO2薄膜的结构由金红石相变化到锐钛矿相,厚度对TiO2薄膜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钛酸四丁酯水解得到TiO2胶体溶液,加AgNO3得到掺Ag的TiO2胶体溶液;在室温下利用浸渍-提拉法制成透明的前驱体薄膜,通过煅烧处理得到掺Ag的TiO2薄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TiO2薄膜,在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840mol/L、TiO2和Ag物质的量比为10:1条件下,掺Ag薄膜中TiO2颗粒的平均粒径大约为几十纳米,且分布较为均匀;煅烧温度显著影响TiO2(Ag)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煅烧温度为350℃时TiO2薄膜光催化能力最好;掺入Ag可以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本试验条件下TiO2和Ag物质的量比为10:1的TiO2(Ag)薄膜催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硫酸氧钛-水-乙二醇系溶胶浸涂制备TiO2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iOSO4&;#183;nH2O为原料,制成TiOSO4&;#183;H2O-乙二醇系溶胶,然后浸漆制备TiO2薄膜,研究了此TiO2薄雕的形成过程、晶相组成和微观结构,600℃热处理得到的TiO2薄膜为锐钛矿相,底层小颗粒与玻璃基板具有良好的附着。  相似文献   

6.
TiO2/SiO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氯前水的TO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存在反应后催化剂难于分离、颗粒不适宜循环使用和易失活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而以SiO2为基底的负载型薄膜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SiO2复合薄膜,在光催化作用下,将不同温度下制备的薄膜对自来水厂氯前水的TOC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450℃时制备的TiO2/SiO2复合薄膜降解效果最好,该薄膜能生成大量的有利于光生空穴和电子分离的表面层,减小了电子一空穴在TiO2表面的复合几率,使薄膜的光催化效率大大提高,氯前水的TOC值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不同玻璃基板上制备TiO2薄膜,通过降解浸渍在薄膜表面的甲基蓝来评价其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TiO2薄膜表面元素,采用平行电极法测定TiO2薄膜的光电流,研究薄膜表面离子扩散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光催化活性以石英玻璃为基板的TiO2薄膜较高,而以普通玻璃为基板的TiO2薄膜较低.这是由于在煅烧过程中以普通玻璃为基板的TiO2薄膜,其Na^+扩散到表面成为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中心,降低量子效率所致.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锌离子的纳米晶TiO2薄膜,并用4,4′-二羧酸联吡啶钌对其敏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羧酸基与纳米晶TiO2薄膜电极发生强相互作用,实现了染料激发态向纳米晶TiO2薄膜电极导带高效注入电子,从而使宽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氧化钒与氧化钛薄膜的新型多功能智能窗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O2热变色薄膜和TiO2防反射涂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智能窗口。通过计算设计了可见光透过率大大增强的VO2薄膜,其中分别使用了单层或双层的TiO2薄膜作为防反射层,结果表明具有双层TiO2薄膜的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性能。通过厚度优化计算,TiO2(25nm)/VO2(50nm)/TiO2(25nm)复合结构的涂层具有最优的可见光透过率(Tlum)。分别采用V靶在Ar和O2混合气氛、采用TiO2靶在Ar气氛依次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了TiO2/VO2/TiO2薄膜,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薄膜的光学性能。利用测试的光谱数据计算了其太阳光和可见光的积分透过特性,发现具有两层TiO2夹层的复合涂层可见光透过率最大可以增加86%(由30.9%到57.6%)。在SiO2基板上沉积的VO2薄膜具有热变色效应,在58.5℃处表现出明显的光学性能转变,当在其表面施加TiO2后其相变温度变为57.5℃。所制备的智能窗口是所报道的光学窗口中最先进的,其不仅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而且具有自动调节太阳光和热、防紫外线及各种可能的光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在离子辅助沉积(IAD)和常规工艺条件下镀制的TiO2薄膜的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利用台阶仪测量镀膜前后基板表面曲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当基板温度低于100 ℃时,在离子辅助沉积工艺条件下镀制的TiO2薄膜的应力略大于在常规工艺条件下镀制的薄膜的应力;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TiO2薄膜应力逐渐减小,从125 nm的392 MPa下降到488 nm的30 MPa;离子源阳极电压对薄膜应力影响较大,在100 V时薄膜应力为164 MPa,当电压升高到190 V时,应力下降到75 MPa。  相似文献   

11.
以十八胺作为成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TiO2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性能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所制备的材料为锐钛矿TiO2薄膜,其晶粒尺寸随ODA添加量的增加而变大。随ODA添加量的增加,薄膜表面出现多孔结构,薄膜的透射率下降,且吸收边界向长波方向偏移。ODA添加量为2.0g时,薄膜具有最佳光催化活性。当光催化反应时间为240 min时,薄膜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6.2%。经过多次重复使用,薄膜仍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镧掺杂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及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sol gel技术 ,在细玻璃管表面制备了La掺杂复合TiO2 薄膜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和UV VIS等测量手段对该催化剂表面形貌、薄膜相组成、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 ,薄膜表面为多孔状 ,粒子晶型为锐钛矿相 ,适当的La掺杂可以细化晶粒并且有效提高薄膜对紫外光 (λ <387nm)的吸收。在一个封闭循环装置中考察了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光催化降解曲线是吸附和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降解率随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实验发现热处理温度为 5 0 0℃、镧掺杂量 1 5 %(质量分数 )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The Ag-TiO2 thin film has been prepared on glass substrate by sol-gel process .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studied by DTA , XRD, and EPR.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examined by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ichlorophos.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Ag-TiO2 thin fil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TiO2 thin film. It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content of anatase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 The ESR result shows that the Ag-TiO2 thin film has more hydroxide radicals than pure TiO2 thin film after illuminated by UV light.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硫酸钛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制备了二氧化钛(Ti02)薄膜。以主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作为光源,利用所制的TiO2光催化降解40mg/L的苯酚溶液,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苯酚的去除效果、ACF吸附性能及TiO2/ACF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ACF光催化降解苯酚适宜在中性溶液中进行;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苯酚去除率增大;当溶液pH=7.5,苯酚浓度为40mg/L,紫外灯光照强度为1.75W/L时,TiO2/ACF光催化降解苯酚4h后,苯酚去除率可达88.2%。溶液中加入H2O2有利于苯酚的降解去除。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癸二酸酐 /聚乳酸共混薄膜的制备 ,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 ,以及改变聚癸二酸酐和聚乳酸的比例 ,采用溶剂蒸发法得到了聚癸二酸酐 /聚乳酸共混薄膜 ,同时对聚癸二酸酐 /聚乳酸共混薄膜在生理盐水中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聚癸二酸酐的质量分数在 10 %~ 30 %的范围内 ,用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作溶剂时可以得到成膜性能良好的共混薄膜 ,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降解过程中 ,聚癸二酸酐首先发生降解 ,并能在 3d内降解大部分 ,降解实验进行到第 2 1d后 ,溶液的 p H值变为 3.0 ,此时共混薄膜总失重达到 12 .4 %。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辐射法由溶胶制备出TiO2薄膜,用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微波功率和膜层厚度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实际考察了TiO2薄膜对啤酒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微波功率300W时光催化活性最大,对啤酒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辐射法由溶胶制备出TiO2薄膜,用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微波功率和膜层厚度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实际考察了TiO2薄膜对啤酒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微波功率300 W时光催化活性最大,对啤酒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用sol gel方法在玻璃管上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对清除乙烯气体的光催化实验,研究了二氧化钛一次镀膜对乙烯浓度随催化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二氧化钛镀膜有较好的清除乙烯的效果,当反应进行到46h时乙烯气体的色谱峰完全消失,即乙烯气体已经被完全清除掉,对相同处理条件下的二氧化钛粉体做XRD分析知该条件下的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钛是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光催化剂,可利用低能量的紫外光照射,进行有机污染物光催化的分解反应。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 O2,并在其中掺杂Fe3+。在玻璃片上制备了Ti O2薄膜,并用此薄膜对甲基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进行降解。发现经过掺杂的薄膜在450℃处理后,不会对Ti O2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可大大提高Ti O2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污染物的分解效率,并且大大拓展了Ti O2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氢氧化镁(Mg(OH)2)纳米复合薄膜,设定Mg(OH)2掺杂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2%,4%和8%,研究纳米氢氧化镁不同掺杂量对聚酰亚胺薄膜电导电流、电老化阈值、介电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掺杂量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薄膜的电导电流出现最大值;随着Mg(OH)2掺杂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电老化阈值和介电系数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