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具技术》2006,40(7):87-87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制造业规模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五位。然而,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大而不强,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常州装备制造业优势及发展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制造业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长江三角洲“世界工厂”的确立。常州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特色的装备制造体系。本文中阐明了常州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以工程机械与车辆制造作为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并预计到2010年成为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及车辆零部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关系到所有制造业的水平与国防的现代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近20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大量(占70~80%)的单件、中小批量企业,处于低效益、高成本运行状态。表1是世界主要国家机床制造企业的人均产值、数控化产值。产量的比较,赶超世界先进生产模式是改造我国机械(机床)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必由之路,也是机械(机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国际装备制造企业的困境,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日子好过许多。现在的重要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化危为机,迈进世界装备业的第一方阵。一直以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受困于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水平有限、自身品牌含金量不够等因素,难以进行大的发展,但随着中央对装备制造业的日益重视和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再次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见》不但从环境的角度确定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而且在微观和具体环节上明确了振兴措施和工作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意见》的内涵,按照《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义不容辞地抓紧贯彻实施,尽快缩短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机械》2005,32(6):i002-i002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介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提出2010年发展目标为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三位,以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冶金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为代表的重大装备满足国内需求,一批重要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其主要标志包括以下7方面:1.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5个百分点,在到11.5%。  相似文献   

7.
《机械》2014,(4):J0002-J0002
正全国装备工业工作会议召开,工信部提出装备制造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强调构建两化融合等8项任务。研究机构分析认为,轨道交通装备将步入快速增长期。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称,到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要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二方阵,部分优势产业率先实现又大又强;到203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强国;到205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强国。  相似文献   

8.
《China Equipment》2011,(1):53-63
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又迈上了新台阶:继"嫦娥一号"后,"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天河一号"计算机创造了最快的计算机世界纪录;全球最快高速列车在中国诞生;核电领域多项产品打破外国企业垄断;部分大型机床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果验证了装备制造业企业多年的努力;见证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坚实的前进步伐;也坚定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立足世界装备制造业顶峰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向装备制造业强国转变,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进一步理清新时期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路,科学判断世界装备制造业的走势,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找准需要重点突破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技术,加强政策支持,做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制造业,远高于GDP的增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总量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形势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