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60Coγ辐射对木瓜蛋白酶制剂进行灭菌试验,吸收剂量8KGY和12KGY,杀菌率分别达到98.8和99.9%,酶活力相应地下降26%和32%。在木瓜蛋白酶制剂中加入磺化钾和维生素C时,经8kGy剂量照射,酶制剂达到完全灭菌,酶活力下降15%。  相似文献   

2.
松花粉辐射灭菌及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60Coγ射线松花粉进行辐照消毒灭菌。6KGy辐照剂量对松花粉的杂菌杀死90%,室温下贮藏二年后,对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6-12KGy辐照灭菌剂量对松花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对短小芽胞杆菌E601菌株片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进行D10值(即杀灭90%细菌所需剂量)测定,以及对中药牛黄解毒粉进行辐照灭菌观察。结果表明,以上各菌辐射杀伤的D10值分别为2.1,0.17,0.07和0.08kGy,牛黄解毒粉经10kGy辐照后,能达到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野生型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 KD8301及其修复缺陷突变体KH3111对γ射线的抗性程度,探讨了影响辐射抗性的有关因素。KD8031和KH3111经大剂量γ射线照射(0.5 ̄10kGy),制作剂量、存活曲线;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的DNA含量。结果表明,野生型的KD8031对射线具有显著抗性,推定的LD90为9.5kGy,而其突变体KH3111的抗性明显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10~40Gy照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1h后,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量显著增高,其增高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且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组织蛋白酶D活力显著增高,其增高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在辐照0~40Gy范围内,细胞释放O2量与细胞SOD活力是负相关,而细胞释放O2量与细胞组织蛋白酶D活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大剂量X射线照射雄性大鼠72h后免疫和内分泌等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胸腺、脾脏、肾上腺和肝脏LPO水平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脾脏和肝脏CuZn-SOD活性在4Gy以上剂量照射后即升高,但在10Gy照后增高明显;胸腺和脾脏Se-GSH-Px活性在4Gy以上剂量照射后即明显高于对照组,睾丸Se-GSH-Px活性也有增高趋势,其中10Gy组增高明显;但是,4Gy以上剂量照射后胸腺CuZn-SOD和肾上腺Se-GSH-Px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离体培养的人血淋巴细胞和昆明种小白鼠预先给予小剂量X射线照射(50mGy),然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量率的大剂量照射(0.75-3.75Gy),观察适应性反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在0.75-3.0Gy剂量范围内,可出现适应性反应;剂量大于3.0Gy时适应性反应消失;当剂量一定(1.5Gy)时,适应性反应的程度和剂量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辐射抑制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低剂量辐射对高剂量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抑制作用的免疫学机制,采用4次1.75GyX射线全身照射C57BL/6J小鼠诱发胸腺淋巴瘤模型,检测不同辐射剂量照后1个月小鼠脾脏NK细胞毒活性及其IL-2和γ-IFN分泌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TNF-α分泌活性。结果显示每次1.75Gy照射前12h接受75mGy照射小鼠,上述免疫功能均比单纯1.75Gy照射组增强,且接近假照射组小鼠。提示低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X射线单次全射照射,观察诱导小鼠免疫适应性反应的预照射剂量(D1剂量)范围,损伤性剂量(D2剂量)范围,及D1与D2最佳间隔时间。实验证实,当D2为1.5Gy时,0.025-0.1Gy(剂量率0.09125Gy/min)可诱导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LPS的适应性反应。当D1为0.075Gy时,D2在1.0-1.5Gy(剂量率0.33Gy/min)范围内,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ConA、  相似文献   

10.
^60Coγ射线10-40Gy照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1h后,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自由量显著提高,其增高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下降,且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组织蛋白酶D活力显著增高,其增高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观察诱导小鼠免疫适应性反应的预照射剂量(D1剂量)范围,损伤性剂量(D2剂量)范围,及D1与D2最佳间隔时间。实验证实,当D2为1.5Gy时,0.025~0.1Gy(剂量率0.0125Gy/min)可诱导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LPS的适应性反应。当D1为0.075Gy时,D2在1.0~1.5Gy(剂量率0.33Gy/min)范围内,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ConA、LPS反应的适应性反应存在。当D1为0.075Gy,D2为1.5Gy时,诱导适应性反应的D1与D2最佳时间为6~12h。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初始污染的调查及灭菌剂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自炎  胡金慧 《同位素》1993,6(4):217-222
对624件医用一次性输液器的初始污染数据做了统计了分分析,做出了初污梁的正态分布图,展示输液器内壁与外壁初污染的关系,并以实验数据说明了灭菌前输液器中初污染的变化情况。按伽玛辐射灭菌剂量的确定方法实验测量平均初始污染量为7CFU/件(CFU为菌落形成单位),灭菌保证水平(SAL)为10^6,取样比例(SIP)为1,算得灭菌剂量为17.2kGy。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生殖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彬  姜杰 《辐射防护》1996,16(1):67-71
本实验以0.05-0.30Gy的X射线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照射,4h再以1.5GyX射线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昀位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预先照射剂量在0.05-0.30Gy之间都能诱导出适应性的反应;剂量越小,诱导出生的适应性反应越明显,最佳剂量为0.05Gy。  相似文献   

14.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L929细胞染料摄入法检测了小鼠受不同剂量(75mGy,2.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因子α(TNFα)表达量的时程变化及全身照射后24h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可见,75mGy照射后3h,TNFα表达量有所增加,从6~120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剂量最高;2.0Gy照射后3~12h,不同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表达量最高点为12h。从剂量-效应关系中可见,经50mGy~2.0C  相似文献   

15.
电离辐射攻击性大剂量与小鼠生殖细胞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05Gy的X射线为D1剂量,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进行适应性照射,然后以0.75~3.75Gy的X射线为D2剂量,进行攻击性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色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的适应性反应,其结果表明,三种细胞在0.75~3.00Gy之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反应现象,3.75Gy适应性反应不明显。说明适应性反应是一定限度的,即D2的剂量是有一定范围的。  相似文献   

16.
FJL—01型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剂量计剂量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FJL-01型三醋酸纤维素薄膜剂量计的剂量学性能,并与国外同类产品作了比较。对于电子束辐照,FJL-01剂量计具有良好的剂量响应线性,K值稳定;剂量计量程为10-300kGy;测量吸收剂量的总不确定度为8%(k=2)。  相似文献   

17.
X射线辐射对小麦幼苗生长及一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萌发48h的小麦幼苗用X射线处理,高剂量X射线(8Gy、14Gy)可导致小麦幼苗生长受抑制,鲜重降低,在X射线照射后第2d和第4d测定幼苗内蛋白质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H-Ts)活性的变化。结果可知:X射线可引起小麦幼苗内蛋白质含量的下降,14GyX射线照射的样品低于8Gy照射的,照射后第4d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照射后第2d的,说明X射线引起的损伤可随照射后的培养而有所恢复;高剂量X射线可引起小麦幼苗内一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且随照射剂量的增加酶活性的升高也越明显,在照射后第4d幼苗的ASA-POD和GSH-Px活性高于照射后第2d的值,GSH-Ts活性略有下降。而低剂量(2Gy)照射与对照相比,上述指标变化不大,说明X射线处理后可通过诱导这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起到减轻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γ辐照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变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辐照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剂量小于5Gy时,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速率加快,细胞和染色体畸变频率较低;剂量超过15Gy、细胞和染色体畸变频率明显提高,但因愈伤组织生长明显受抑,而使预后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剂量为10Gy时,既有一定的频率的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又使愈伤组织预后生长不过分受爷,可视为育种诱变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辐射诱导淋巴细胞DNA合成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H-TdR参入法研究了小剂量辐射诱导淋巴细胞DNA合成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体外培养24h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小剂量γ射线0.5-4.0cGy照射后,均产生了适应性反庆,诱导适应性反主尖的最适剂量为1.0cGy。D1和D2照射间隔为24h时,适应必应最强,随时间间隔延长,适应性反应明显减弱。1Gy-7Gy的D2照射,均可显现适应性反应,3.0Gy照射,反应表现最强,剂量过大,适应性反应不  相似文献   

20.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转导途径在受辐射KG-1细胞中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通过转染STAT5基因的显性负突变体(DN-STAT5)阻断JAK/STAT的信号传递后,瞬间转染cyclinD1基因及cyclinB1基因,观察cyclinD1蛋白及cyclinB1蛋白对受辐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作用。转染DN-STSAT5基因的受辐射KG-1细胞即使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亦不能跳出G1期阻滞;瞬间转染cyclinD1基因及cyclinB1基因分别能促进受辐射细胞跳出G1期和G2期阻滞。GM-CS所激活的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通过促进周期蛋白cyclinD1及cyclinB1的表达而对受辐射细胞周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