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易切削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易切削系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本钢种无需经过任何热处理,经锻轧后空冷就能达到较好的强韧性。通过切削、磨削、抛光等实验证实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探针等仪器观察与分析了显微组织特征和易切削相,并探讨了其易切削机理。 相似文献
2.
易切削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合金化易切削非调质塑料模具钢0.2C-2Mn-1Cr的组织和性能。该钢经V-Ti微合金化和加Ca-RE处理后,在65mm方热轧(锻)空冷的钢坯上可获得极好的强度和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3.
非调质塑料模具钢中析出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与分析了非调质塑料模具钢中微合金析出相的显微特征及成分。结果表明,在该钢中析出相为富钛、氮的(Ti,V)(C,N)化合物,未观察到V(C,N)析出相,说明钛不但能细化奥氏体晶粒,还能促进碳氮化物析出,有利于提高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贝氏体易切削塑料模具钢中夹杂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新型贝氏体易切削塑料模具钢中几种夹杂物的形态和成分,对含核心的硫化物的能谱分析证实核心为CaO.2Al2O3和CaO.6Al2O3,并对钙在硫化物的变形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发现了与硫化物复合在一起的氮化钛和氧化铝。 相似文献
5.
研究比较了两种预硬态塑料模具钢-非调质钢B30和进口调质钢2738的焊补性能,发现B30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变化明显比2738钢小,即前者的焊补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种不同焊材和五种不同焊接工艺进行了焊补试验,测定了焊缝到母材显微硬度的变化,从而确定了获得较均匀硬度分布的焊接材料是结构焊条J107Cr,相应的焊接工艺是350℃预热,350℃焊接及焊后350度回火。 相似文献
6.
7.
用EBTEAF—LF工艺生产非调质易切削50MnVS钢,S的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且完全满足用户对机械性能、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及低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连铸工艺开发SAE1141汽车用易切削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EAF—LF—CC工艺生产SAE1141汽车用易切削钢,对连铸坯内在质量、轧材表面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控制,并对连铸、连轧生产的SAE1141钢进行了各项性能的检测,钢材性能可满足汽车零部件的要求。采用连铸工艺生产SAE1141,在成材率方面比模铸提高10%以上。连铸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水口结瘤及连铸坯表面裂纹。为提高切削性能,连铸时需对硫化物形态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炼钢过程中夹杂物控制的热力学模型预测钢包精炼和钢液凝固后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成分,在模型预测指导下进行了自润滑易切削钢工业生产试验,并对开发的易切削钢进行了切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钢中氧化物夹杂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用无涂层P10刀具进行的切削试验结果也表明,与传统含铅易切削钢相比,自润滑易切削钢在高速(v≥200 m/min)切削条件下,后刀面磨损降低200%;切削速度v=100 m/min时,二者相当;v=200 m/min时,前刀面月牙洼磨损降低200%,且月牙洼离刀刃较远。说明在高速切削条件下,开发的新一代自润滑易切削钢的切削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含铅易切削钢,完全可替代传统含铅易切削钢。 相似文献
17.
18.
低碳易切削钢LF炉精炼渣控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还原渣相比,易切削钢LF精炼渣具有控氧、低脱硫率、低脱磷率的冶金功能特点。该类渣中须保持一定比例的FeO、MnO,低碱度,渣量适当并能充分吸附钢中A12O3、硅酸盐夹杂物。合适的精炼渣成分(质量分数,%)为:CaO 30~40,Al2O310~25,FeO 2~6,MnO 10~25,SiO210~20,MgO 4~8。该精炼渣的平均脱硫率为11.7%,平均LP为0.56;钢中B类夹杂物为0~1.0,C类夹杂物为0~1.5。 相似文献
19.
对现场和实验室冶炼的8炉低碳高硫易切削钢进行切削试验,同时对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评级和SEM及DE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钢中是否含有锡等易切削元素,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刀具磨损量均随钢中B+C类氧化物夹杂级别的增高而明显增加;钢中存在的氧化物夹杂主要为硬质Al2O3-MnO和MnO-SiO2、2MnO-SiO2型氧化物,可加剧切削过程的刀具磨损。钢中氧含量和氧化物夹杂级别相对较低时,适当提高氧含量可促使有利形态的MnS生成而使可切削性能得到改善;当氧含量高时,钢中氧化物夹杂级别明显提高,从而导致可切削性能的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连续4批1215MS盘条均存在翘皮缺陷的现象,首先调查了该4批盘条对应浇次连铸坯投轧盘条情况,排除了整个浇次钢坯均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接着对化学元素、皮下气泡、炼钢工艺和轧制工艺等翘皮影响因素进行了排查,筛选出产生本次翘皮的重点嫌疑因素:轧制温度、钢坯表面质量、夹杂物。然后通过生产试验和实验室研究,确定了产生翘皮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生产实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次1215MS易切削钢盘条翘皮与轧制温度、钢的洁净度相关,与钢坯针孔、振痕无明显相关性。适当提高轧制温度可避免产生盘条翘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