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机外壳加工生产线上,通过配置FANUC 0i-MD系统的立式加工中心、FANUC 0i-TD系统的数控车床以及FANUC机器人的组合应用,大幅提高了数控加工效率。设计了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机构及加工成品自动码放机构,分析了FANUC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接口应用技术以及FANUC机器人与三菱PLC的CC-LINK总线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机器人上/下料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存在的改造成本高、结构复杂、生产效率提升不明显和适应性单一等问题,设计了面向轴承外圈多工序交叉组合加工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根据系统及轴承外圈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系统的组成、布局及工作流程;采用欧姆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对夹具、原料输送机、过渡滑道和成品滑道等关键机械部件的设计,实现了对多组不同尺寸工件的输送、抓取、翻面、上料和下料等作业。通过对比企业改造前、后实际生产应用,废品率由4‰降为1‰,员工数量由30人降为3人。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可为机器人上/下料系统在其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制造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在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根据自动生产线控制要求需要进行数控机床改造设计。文中以配置FANUC 0i D系统的数控机床为例,给出了一种通过修改机床PMC程序,并以数控编程方式"读/写"用户宏程序变量的方法,最终成功实现了机床联机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柔性加工系统、柔性加工单元、加工中心和某些数控机床均需配置先进的自动测量系统。在加工设备上对被加工工件进行自动测量是提高自动化加工水平和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了FANUC数控系统的加工中心普遍使用的Renishaw测量系统,阐述了Renishaw OMP60的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Renishaw测头在NTC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上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在线测量对工件坐标系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钟德钧 《机电工程技术》2023,(4):227-230+252
针对传统数控加工企业迫切提升数控加工自动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CAD/CAM与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结合的方法,通过PowerMill Robot结合FANUC仿真软件Roboguide和LR MATE200iD/4S机器人,配合切削动力头实现对iPhone6S后盖从出刀路到仿真再到联机调试的全过程自动化,为数控加工产业升级提供参考方向。通过iPhone 6S后盖打磨的机器人数控加工实例,重点介绍基于PowerMill Robot的数控加工编程方法,结合FANUC仿真软件Roboguide检验程序的可行性。仿真实验及真实环境下工业机器人的程序联调加工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FANUC系统数控车床为例,对含抛物线及椭圆轮廓的非圆曲线类数控车削零件如何用宏程序来加工的设计思路及简化程序编制原理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宏程序使用变量、算术、逻辑运算及循环语句等方法,能够编制传统数控编程无法实现的非圆曲线类零件的加工,其变量编程方式增加了应用对象的灵活性,使程序简化,减轻编程人员劳动强度,大大增强了数控机床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可以看出,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数控编程技术作为数控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共性技术,受到数控机床厂商和最终用户的重视。本届展览会上有6件数控编程技术产品参展,其中国外厂商两家,日本发那科(FANUC)公司的FANUC MODEL E,美国安利来电子 (ANLINAM公司的CLEARCUT CAD/CAM系统;我国自己开发的产品有我校的HFAPT2车削数控自动编程系统,北京机床研究所的车削中心 CAD/CAM系统,清华大学的QHCAM-APT多坐标数控自动编程系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GAPS-2D型数控机床编程机。这些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WCF技术的数控机床远程监控方法。以FANUC 0i系列带网络接口的数控系统为例,在.NET Framework 4.0框架下应用微软C#编程开发了基于SOA架构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实现了数控机床实时状态的远程监控、数控加工程序的在线管理,文中给出了系统开发的详细流程。系统的成功开发为数控机床网络信息化管理和分布式远程监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单东伟  刘梅  迟永刚 《机械》2011,(Z1):89-90,95
刀具补偿功能使刀具切削刃相对基准面位置进行偏置以补偿误差,实现数控机床刀具的精确运动轨迹。介绍了数控加工中的刀具补偿原理及其设置方法,并结合实际加工经验介绍了FANUC和SIEMENS控制系统中刀具补偿功能的应用要点,为合理设置数控加工刀具补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应用广泛的模拟主轴数控铣床为例,论述了FANUC Oi系统的连接方法及相关辅助电气控制设计的注意事项,为CNC数控机床的电气设计与使用者提供了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后处理技术是进行数控自动编程加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功能是将CAM软件生成的刀路文件转换成数控机床系统可识别的代码文件。本文研究了UGCAM后处理构造器的特点,基于UG/Post Builder开发出了适合华中世纪星21/22M数控系统的优化后置处理程序,应用于垫片模下模镶件加工过程,实践表明:该后置处理文件优化生成的NC代码,能直接应用于华中数控系统,加工效率高。通过修改代码,也可以设计适合FANUC、广州数控等多种数控系统的后处理器,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2.
水平轴半凸圆锥面在复杂类零件中应用较广,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对刀位点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宏程序编写数控程序代码,能够使数控机床快速、准确地实现自动加工。现应用FANUC 0i mate-MC数控系统对此类工件进行宏程序编制,该宏程序通过了VNUC数控仿真软件的验证,并用于真实的三坐标联动数控铣床成功地进行了首件试切。水平轴半凸圆锥面铣削加工宏程序给编程人员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编程人员提高数控编程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以应用广泛的模拟主轴数控铣床为例,论述了FANUC Oi系统的连接方法及相关辅助电气控制设计的注意事项,为CNC数控机床的电气设计与使用者提供了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对FANUC系统与数控机床的实践,把数控机床的诊断与维护的处理通过FANUC PICTURE功能体现到系统中,为数控机床诊断与维修提供直观有效的故障位置显示及故障的处理方法。从FANUC人机交换界面二次开发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应用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机床用量不断地增加,日本FANUC、三菱数控加工机床在我国各工厂及学校广泛应用起来,数控机床操作员和机床设备维修工程师很有必要了解数控机床DNC通讯的相关知识。因此,下面谈一下利用数控机床DNC通讯的功能进行系统各数据的输入输出及在线加工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基于FANUC0imateβ系列的I/OLINK轴在数控机床第四轴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介绍分度头的工作原理,其数控功能的实现和一些相关设置连接。通过实际投产证明,基于FANUCI/OLINK轴的第四轴设计应用能够满足加工及其设计要求,并且该设计与传统方案相比应用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特别适合企业设备数控化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17.
我所自80年代初,引进日本发那科 (FANUC)公司数控系统“许可证生产”后,形成小批生产以来,通过消化吸收,结合国内用户需要,在“七五”期间自主开发了一批新产品。 一、 BS-06MF软盘型柔性加工用数控系统 BS-06MF是柔性加工单元(FMC)用五轴数控系统。它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针对国内市场的技术情况,按要求对硬件、软件进行开发而成的,适用于镗铣类直接数控/柔性加工单元(DNC/FMC)及机床控制。该系统可满足数控机床和工件上、下料或传送装置的集成控制要求,实现切削加工、成形加工等作业的柔性制造、计划管理,进行灵活和连续的生产。 …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小企业采用机器人给数控机床上下料的需求,使用数控系统作为主控单元,利用FANUC数控系统及内置的PMC将工业机器人上下料过程定义为宏程序,通过调用该宏程序实现加工过程中机器人自动上下料。该方案省去了自动化生产单元的上位机,降低了成本,编程简单,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孙会峰  蔡安江  赵亮  郭师虹 《机械》2012,39(10):13-16,49
虚拟加工平台的构建、数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验证及加工过程的仿真与优化及是五轴数控机床实现高效加工的重要基础技术。基于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与优化平台,以非正交五轴数控机床DMC70ev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数控加工仿真平台;以曲面加工为例,建立了基于恒定体积去除率和恒定切屑厚度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进行了刀位轨迹的优化。应用表明:研究成果实现了五轴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数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验证,减少了刀具磨损,提高了加工效率与加工质量,可以较好地提升企业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应用质量,推动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晋  段宏君 《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4):151-153
根据中国企业现状,本文研究了适用于经济数控机床或改进数控机床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它可以自动完成以下三个数控加工步骤:装料、卸料及刀具更换,可以节约人力,降低产品成本。机器人的执行机构采用双四杆机构,无工作盲区。为实现远程控制,应用如zigbee无线通讯技术、GPRS和3G模块等的最新技术建立了数控机床组网络。除此之外,为完成在装料、卸料及刀具更换过程中的精确定位,还安装了视觉导航系统。机器人能综合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多传感器信息技术、嵌入式技术智能地估计工作条件,较大地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