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以阴离子型乳化剂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乙氧基化合物(CO-897)为混合乳化剂,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纳米SiO2溶胶进行表面改性,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功能性单体,采用半连续加料法,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单体与SiO2的质量比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阶段的种子乳液合成温度控制在75℃左右,第2阶段的核-壳乳液合成反应温度控制在85℃时较佳;乳化剂用量占单体质量的4.0%,m(阴离子乳化剂):m(非离子乳化剂)=1:3时,体系乳化充分,单体转化率较高,凝胶较少;以纳米SiO2溶胶中的SiO2用量占单体质量的8%较好,制得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固含量为40%,乳液的稳定性达到使用要求;引发剂的用量以占单体质量的0.4%~0.6%为宜,此时聚合反应较完全,单体转化率较高,聚合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皂液pH值对阳离子乳化沥青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阳离子乳化沥青乳液稳定机理及影响因素,并通过调节不同皂液pH值和乳化剂用量,研究分析基质沥青的乳化过程。结果表明:适当调节皂液pH值可以增强乳化效果,减少乳化剂用量,提高乳液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种高性能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乳液(简称醋丙乳液),探讨了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单体的选择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性能与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非离子乳化剂辛基酚聚氧乙烯(20)醚复配可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当阴/非离子质量比为1:1,总用量为3%时,乳液综合性能优异。此外,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的引人可降低乳液的凝胶率并提高乳胶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将湿附着单体应用于苯丙乳液的合成,采用阴非离子乳化剂,反应性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复配技术及预乳化和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对江苏日出集团公司生产的TL-1建筑乳液进行改性,研制开发的TL-615建筑乳液,在耐水性,耐擦洗性和钙离子稳定性和颜填料承载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新型改性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BA)及有机硅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改性PVAc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BA和有机硅单体等对聚合反应、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预乳化工艺明显优于半连续法工艺;当使用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复合乳化剂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和放置稳定性均很好;随着配方中BA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逐渐提高,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醋丙防水乳液耐水性差的缺陷,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通过与有机硅KH-570共聚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配比为m(OP-10)∶m(MS-60)=1∶1、乳化剂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0.5%、有机硅用量为2%时,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有机硅参与共聚使得改性醋丙乳液的吸水率降低至17.84%。实验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较好地克服了由于单体竞聚率差异较大带来的共聚物组成不均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含氟乳化剂对含氟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含氟丁酯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制备含氟乳液研究含氟乳化剂对含氟乳液制备过程中乳液的粘度、聚合稳定性及转化率的影响,含氟乳化剂用量以0.1%~0.2%为宜。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制备了JS防水涂料用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乳化剂配比OP-10/MS-60=1∶1、乳化剂总用量为2%、引发剂用量为0.5%时聚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有机硅参与共聚使得改性醋丙乳液的吸水率明显降低;半连续滴加工艺较好地克服了由于单体竞聚率差异较大带来的共聚物组成不均一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HDL)为助乳化剂,使用超声预乳化工艺,制备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丁酯共聚物(PF3-CO-BA)的细乳液.着重探讨细乳液聚合反应条件,以及聚合条件对乳胶粒粒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计(DSC)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并考察了细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用量、复合乳化剂体系用量、引发剂用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聚合反应最终单体转化率以及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测试了涂膜的吸水率和乳液的黏度,以考察涂膜的耐水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膜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氟单体HFMA通过接枝共聚反应与丙烯酸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以乳化沥青为基料,研究了改性剂、填料、乳化剂和消泡剂对水性橡化沥青防水涂料物理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与氯丁橡胶复配改性剂且复配比为3∶2时,制备的防水涂料断裂伸长率和粘结强度最佳;选用滑石粉作为填料,能够成功分散到涂料体系中且稳定性好;阳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配比为2∶1,添加量为2%时,制备的涂料贮存稳定性优异;有机硅类消泡剂用量为0.4%时,体系分散均匀,消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预乳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液聚合方法中,以水为分散介质,乳液环保无毒,不可燃,聚合过程散热好,反应速率高,聚合物分子量大,在自由基聚合的四种实施方法中,对于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及悬浮聚合而言,有着特殊的优点,专家金宇飞,高达,刘洪珠在本文中简述了连续或半连续乳液聚合中使用预乳化工艺的优点。介绍了预乳化工艺的实施过程,全面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纯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了纯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的用量、单体的不同配比、乳化剂的用量、pH值对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和预乳化工艺制备了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重点讨论了壳层单体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及其在核壳层中的分配比例、搅拌速度、交联单体等因素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的马来酸单胺型可聚合乳化剂制备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及固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考查了聚合物乳液的表面张力、耐水性和抗电解质稳定性,用粒度分析仪、红外、DSC对聚合物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相比,所合成的胶乳耐电解质、耐水性都有明显改善,乳液的Tg为26.41℃.  相似文献   

16.
黄旭  陈明凤 《化学建材》2007,23(6):1-3,6
采用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反应性乳化剂应用于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并采用自制乳液配制了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预聚体可聚合乳化剂用于苯丙复合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所合成的聚氨酯预聚体可聚合乳化剂 (APUA)应用于苯乙烯 (St)和丙烯酸丁酯 (BA)复合乳液聚合体系中 ,研究了乳化剂浓度及不同种类引发剂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用电子透射显微镜 (TEM)观测了乳胶粒的形态、尺寸 ,并测定了乳胶膜的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结果显示 ,当可聚合乳化剂 (APUA)用量适合时 ,使用水溶性引发剂可以制得稳定性很好的苯丙乳液 ,而且这种胶乳成膜后有相当好的耐水性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改性有机硅防水剂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酯、甲基硅酸醇盐为原料,采用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制备改性有机硅防水剂。考察聚合反应中温度、乳化剂种类、掺量、单体配比、搅拌强度对聚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地控制反应影响因素,可以消除凝胶产生,一步合成性能优异的内掺、外涂用防水溶液。  相似文献   

19.
BA—MMA—St的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和甲基丙烯酸及N 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成功地实现了BA MMA St的微皂乳液共聚合,使乳化剂的用量从常规乳液聚合的3.0~3.6%降到了0.05~0.10%(占单体的质量分数)。所得乳液具有粒度细(小于200nm)、固含量高(42~45wt.%)和稳定性好等特点。采用该聚合工艺明显地改善了涂膜的耐水性、硬度、拉伸强度和附着力,降低了乳液的起泡性,但也降低了涂膜的耐冲击性和延伸率。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引发无皂硅丙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法,以反应性表面活化剂十一烯酸钠为表面活性单体,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以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十一烯酸钠用量以及有机硅加入与否对乳液聚合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十一烯酸钠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0℃时,丙烯酸酯乳液有很好的聚合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相对较难合成,但在氧化还原条件下,可以得到稳定的无皂硅丙乳液.透射电镜表明,有机硅先加法得到的乳胶粒子为均匀的球形核壳结构,而有机硅后加法得到的乳胶粒子形状不规则.无皂乳液比相应的有皂乳液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