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矿粉、粉煤灰为胶凝材料,以水玻璃、氢氧化钠配制激发剂,激发剂模数调配至1.5进行碱激发矿渣混凝土材料试验,混凝土成型过程顺利,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分别为190mm和423mm,和易性较好,测得3d立方体抗压强度为30.70 MPa。  相似文献   

2.
碱—矿渣水泥混凝土不同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它是由磨细的矿渣(如粒化高炉矿渣、粒化电炉磷渣等)、碱性组分、骨料及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因此这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本文着重介绍碱—矿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 参数的确定对于碱—矿渣水泥来说,其强度不仅取决于拌和水的量,而且还取决于碱性组分的加入量。同时,在碱性组分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以矿渣掺量系数、溶胶比、碱当量为参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的碱矿渣泡沫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因素中,碱当量对碱矿渣泡沫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均为最高,其次是溶胶比,矿渣掺量系数影响最小。用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对碱矿渣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进行分析,得到表征孔隙率、平均圆度系数、平均孔径、孔径分布等孔结构参数,分析可知碱矿渣泡沫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与其孔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孔隙率和平均孔径越小,抗压强度越高、导热系数越大;碱矿渣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与孔隙率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888。  相似文献   

4.
孙晓平  李鹏  董晓荟 《市政技术》2007,25(2):165-167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掺矿渣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掺加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时,其掺合料的总量不大于总胶结料的30%时,可以发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特点,两者优势互补。单掺矿渣微粉混凝土的性能优于单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而双掺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可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和黏聚性得到改善,并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工程实践证明,双掺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综合成本,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研究各配制参数(如:碱组分、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等)对碱矿渣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深入分析了28d抗压强度分布规律与方差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碱矿渣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符合正态分布,且与水胶比呈明显反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碱矿渣混凝土的回归方程,确定了公式中回归系数αa和αb分别为0.796和0.897,得出了碱矿渣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与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碱矿渣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心诚  甘昌成 《混凝土》1991,(5):13-20,46
本文研究了碱矿渣(JK)混凝土的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性、抗蚀性、护筋性及碱集料反应等耐久性问题,表明JK混凝土在许多方面都有优异的性能。论述了JK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混凝土结构与相组成的关系,讨论了发展高强高耐久混凝土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翠红  王元 《混凝土》1999,(5):24-26
本文对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碱矿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久性,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了抗冻耐腐蚀工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碱矿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久性,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于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抗冻耐腐蚀工程。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水玻璃激发剂用量、矿渣种类和养护方式对矿渣碱激发的影响和三种发泡剂的发泡性能。研究表明,水玻璃(模数1.3、浓度48%)用量为矿渣的18wt%时激发效果最好,矿渣越细激发效果越好,矿渣碱激发后宜采用湿养护;不同发泡剂具有显著不同的发泡性能。以Km-12发泡剂试制了不同干密度(0.4~0.7)g/cm3的碱-矿渣泡沫混凝土,其强度远大于同密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泡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杨长辉  蒲心诚 《混凝土》1996,(6):42-47,33
通过砂浆膨胀试验,研究了碱组分的种类和数量,活性集料的含量和粒径对碱矿渣水泥砂浆硅-碱反应膨胀率的影响;分析了以硅酸钠为碱组分的JK砂浆碱-硅反应出现宏观收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不同类型的骨料配制原生混凝土,自行加工破碎成再生骨料,采用快速砂浆棒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再生骨料的碱活性,并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来源、碱浓度以及水玻璃模数对碱矿渣再生骨料砂浆碱骨料反应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火山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为骨料配制的原生混凝土加工而成的再生骨料可能存在潜在碱骨料反应危害。提高水玻璃模数以及碱浓度会导致碱矿渣再生骨料砂浆碱骨料反应膨胀率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抗渗、抗冻及抗化学侵蚀试验表明,新型碱矿渣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新型碱矿渣混凝土由于配制技术易为一般混凝土技术人员接受和掌握,且原材料广泛,成本低廉,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碱矿渣混凝土是以细磨矿渣和碱性激发剂为胶凝材料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与目前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碱矿渣水泥混凝土具有高强、耐久、节能、水化热低、抗化学腐蚀性强、抗冻融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工程抢修、抗腐蚀混凝土建设、含有毒金属离子的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治理和处置等工程领域。也可有效解决我国特性胶凝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并产生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该文详细论述了碱矿渣混凝土施工工艺,解决了碱矿渣混凝土批量生产及现场施工技术的许多难题,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碱矿渣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考察了普通强度等级的新型碱矿渣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碱矿渣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冻融循环能力;且强度等级越高的新型碱矿渣混凝土,其抗冻性越好。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新型碱矿渣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抗冻性较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焰 《福建建筑》2008,(10):32-33
碱矿渣水泥与混凝土具有硬化快、强度高、水化热低、孔结构良好、抗渗性及抗冻性好、抗化学侵蚀能力强等一系列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文使用水玻璃作为主要碱组分,同时应用大量矿渣和粉煤灰,配制出了强度高、耐久性优良的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氯离子非稳态自然扩散试验测试了碱矿渣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并与对比水泥混凝土进行比较。研究了水玻璃碱当量与模数对碱矿渣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孔结构更好,碱矿渣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较对比水泥混凝土低,具有较好的抗氯离子侵入能力。水玻璃碱当量增加,碱矿渣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有所降低。碱当量一定时,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模数增加,先呈现减小趋势,在模数为1.5左右达到最低值,随后氯离子扩散系数有增加趋势。不同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当碱当量与模数变化时,混凝土电导率不适合用于评价碱矿渣混凝土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碱矿渣混凝土(AAS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经Na_2SO_4和MgSO_4溶液浸泡后混凝土的干湿质量变化来分析碱含量、激发剂类型以及MgO掺量对AAS混凝土的抗Na_2SO_4和MgSO_4侵蚀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浸泡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浸泡后混凝土的湿质量没有明显变化,干质量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有所增加,试验使用Na_2SO_4和MgSO_4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明显,但检测到胶凝材料中的类水滑石吸附了溶液中的硫酸根。  相似文献   

18.
碱激发矿渣泡沫混凝土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新拌浆体凝固之前,其泡沫的特性对碱激发矿渣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备过程中泡沫的聚结和塌陷的趋势给控制孔结构的性能带来挑战。通过使用可预测和可靠的方法来提高新拌泡沫的稳定性和控制碱激发矿渣浆体的凝结时间与流动性是实现多孔结构材料中泡沫均匀、稳定的有效手段。在本研究中,混合使用不同发泡剂的方法被用于提升泡沫的稳定性,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被用于调节碱激发泡沫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流动性的相关研究被开展,样品的气孔特性通过显微镜图片的数字图像分析获得。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优化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分布与平均孔径,最终碱激发矿渣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与未改性的材料相比,密度同为1100kg/m~3的改性碱激发矿渣泡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幅度近55%,可达21.3MPa,导热系数为0.1959 W/(m·K),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目前透水混凝土应用中透水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目标孔隙率、骨料级配、玄武岩纤维长度和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和目标孔隙率对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骨料级配为1∶6时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骨料级配为1∶7时其透水性能达到最佳;掺入适量的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对其透水性能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碱矿渣水泥的组成、机理及性能。根据碱矿渣混凝土结构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种适合碱矿渣混凝土强度发展的低能耗湿热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