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俄罗斯军事杂志出现了一些探讨反坦克导弹试验规范的文章。工程学副博士米哈伊尔·拉斯托普申在俄权威军事杂志《独立军事评论》上发表了自己的学术成果,他对俄传统的试验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对新形势下反坦克导弹试验规范的思考。该文章在俄罗斯产生了一定影响,现择其要点进行评述,供读者研究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毕诗波 《轻兵器》2007,(3):46-48
本文是译自美国《轻武器评论》杂志上的一篇关于中国5.8mm小口径枪弹的文章,原作者Timothy G.Yan描述了他眼中的中国小口径枪弹,并针对2003年第8期我《轻兵器》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关小口径枪弹评测文章发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本刊将其原文译出,不代表证实其内容和赞同其观点。  相似文献   

3.
有关国产5.8毫米步枪弹及其与用枪械的介绍文章国内已有很多报道,这些观点几乎都是国人的一些看法。对于外国人,尤其是在轻武器研制领域卓有建树的美国人眼中,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型弹药呢?前不久,美国著名军事杂志《轻武器评论》刊载了一篇详细介绍美国人谈中国5.8毫米步枪弹的文章,其中的观点有很多独特之处,在此刊发,并不代表本刊赞同其观点,仅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最近,俄《军事评论》网站全文刊登了俄军事专家基里尔·里亚波夫撰写《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系统》一文,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系统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本刊编译此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原载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海军作战学院评论》2004年冬季号。作者伊安·斯托里系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社会和国际关系学院讲师。获日本国际大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参与迪金大学在澳大利亚国防大学所属国防和战略研究中心开设的国防和战略研究项目。他曾在《当代东南亚》和美国陆军《参量》等杂志发表过文章.并经常为英国《简氏情报评论》撰稿。其近作是与人合作编撰的《中国威胁:想象,神话和现实》(2002年出版)。目前正在撰写的专著名为《东南亚和中国的崛起:寻求安全》。  相似文献   

6.
塞巴斯蒂安·戈尔卡(Sebastian Gorka)博士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世界政治研究所工作,是从事非正规战争和战略研究的教授,并担任国家安全支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他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击败圣战:一场可打赢的战争》的作者。文章刊登时有删减,其立场观点仅供研究参考,不代表本刊立场,原文刊载于2016年9-10月刊《军事评论》(Military Review)。  相似文献   

7.
二炮是我国三维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去年年底,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中国之际特地参观了二炮指挥机关,这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总部首次对外亮相!国际上围绕二炮的猜测早已存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每年一次的《中国核军力报告》,除此之外德国《军事科技》,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等刊物也相继发表过相关的评论文章。本文资料即来源于这些国外报道,文中所提供的数据和型号仅供参考,本刊并不证实这些信息的真实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何平 《兵工科技》2008,(5):20-23
2008年3月3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一年一度的《2008中国军力报告》。《报告》全文56页,包括一个序言、六个章节和一个专题。总体来看,这份《报告》的主调和过去发布的报告相比并无二致,同样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思想与军事能力进行诸多臆测和评论,无端指责中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对台湾海峡和对邻国构成了巨大压力,通篇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本刊摘要编译其中部分内容并非证实其事实或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迅速兴起和发展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对军事技术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也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对伪装器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伪装器材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伪装在以往的各次战争中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伪装器材已满足不了现代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对伪装器材的发展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会。一、新技术革命对伪装器材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技术群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大大  相似文献   

10.
熊佳 《兵器知识》2013,(8):42-44
去年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两幅疑似中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照片。韩国《韩国军事防务网》和俄罗斯《军事评论》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外界认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作为中国未来航母的预警指挥手段,而从俄罗斯引进的卡-31预警直升机将是过渡装备。环球网2013年6月4日报道:2012年,JZY-1型舰载预警机验证机首飞成功,由此证实了该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的日子,与祖国同岁的人民空军在60年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此之前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空军组成的恢宏空中编队在天安门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这支由预警机、加油机、战斗机、战斗轰炸机等各种机型组成的空中编队便是人民空军在这60年间成就的缩影。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我国在空军建设上的一举一动都是国外关注的焦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国外对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报道和评论,但是许多媒体和相关人士往往"不自觉"地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因此许多报道并不客观。为了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西方国家对我国空军建设的看法,同时了解西方相关军事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观点,本刊特别采访了澳大利亚军事专家卡罗·库珀(Carlo Kopp)博士。库珀博士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军事技术和亚太地区防务领域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客观公正,得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空军的认可,在包括《简氏导弹与火箭》、《电子防御杂志》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学术文章。  相似文献   

12.
根据美国最近披露的超音速巡航导弹信息,综合介绍了其在系统方案、先进推进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情况,简要叙述了军事技术评论界对其发展前景的评论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介绍美国为推行军事革命所采取的具体步骤以及作者本人对美国军事革命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光学工业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受战争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欧洲光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这事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了1930年代, 各军事强国都已建立起完善的光学工业体系,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各类军用光学器材,连长期保持中立的瑞士也凭借其精密的制造加工工艺,在世界光学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有人对光学进行过深入研究,撰写过一些著作,但没有制造光学器材。1930年代初,中国虽然已将各类观瞄器材广范应用于军事领域, 但光学工业仍是一片空白,所有光学产品只能依靠进口,就连简单的维护保养也要送到国外进行。在战争阴云密布的中国大地,周自新、龚祖同等一批中国光学创始人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新军事革命中的巡航导弹发展走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第三次军事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导弹武器系统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论述了巡航导弹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用途和地位变化;分析了其系统,类别,技术途径和性能要求变化走势;提出了一些可供争鸣的新观点和新看法,旨在推动对这类武器的研究向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威 《兵工科技》2006,(2):24-26
这篇文章是2005年9同12日,美国资深军事评论专家吉塞普&;#183;安泽拉在《力量与利益》新闻报告中的撰文.文章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海军舰艇装备的最新发展,并对未来中国海军远洋舰队的目标和使命做出了预测,其中某些真知灼见很值得关心中国海军发展的人们深思。不过,由于作者立场的原因。其不免对中国海军的正常发展抱有偏见、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所谓“中国威胁论”。本刊发表此文并不代表对文中型号、数据予以证实,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军事革命的三要素以及第四次军事革命的特征,并介绍了在这次军事革命中将着重发展的武器系统以及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两上军事集团的对峙时代已是烟消云散,政治上的舌剑唇枪似乎也已被热烈友好的拥抱所淹没,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给这个饱经人类战争的地球带来真正的和平。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拥有国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军事大国及准军事大国都在极力谋求反导弹防御系统。本刊全文刊登约瑟夫.艾哈迈德对反导弹防御的有关评论,其观点和角度我们未必全能接受,但是我们仍希望它对我国有关方面有所益。  相似文献   

19.
《兵器》2009,(5):62-62
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1755年11月12日-1813年6月28日),普鲁士军事改革家,生于普鲁士汉诺威的农民家庭。1777年他从桑堡一利珀军校毕业后在汉诺威军队服役;1786年起在军校讲授炮兵学;1793年任炮兵连长,赴比利时参与镇压法国革命;1802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发起组织“军事协会”。创刊《军事手册》。他将许多将领聚集在一起,研究军事问题,批判不合理的军事制度。1806年他任普鲁士陆军参谋长,参加了耶拿一奥尔施塔特战役,但被拿破仑击败,被俘。  相似文献   

20.
前言信息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革命,局部战争实践,谋求世界霸权为动因推动一场新军事变革。其实质是彻底改变机械化战争各种要素,将战争形态变革为信息化战争。为了打赢信息化战争,各主要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对其军队模式、作战装备与作战方式完全重塑。随着军事革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