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达高 《化学工业》2006,24(6):42-46
对石灰-石膏法,氨-硫铵法和再生胺吸附法脱除有色金属冶炼尾气中的硫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对比.三种方案处理尾气都有亏损.相对而言再生胺吸附法有较大优势,被推荐.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8日,陕西省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硫回收装置正式开工。该装置采用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无在线炉硫磺回收与尾气处理工艺及烟气钠法脱硫技术。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溶剂再生和液硫脱气,装置总硫收率为99.9%。无在线炉硫磺回收与尾气处理工艺利用装置自身热源作为加氢反应器热源,由外供氢作氢源,制硫部分采用部分燃烧法作为主流程的二级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尾气处理部分为加氢还原吸收工艺,胺液再生采用热  相似文献   

3.
吸附法脱除催化裂化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尾气量、吸附剂再生次数对催化裂化汽油硫质量分数、辛烷值及吸附剂单程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脱硫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360℃,吸附压力0.3MPa,尾气量300mL/min,体积空速1h^-1。通过对吸附脱硫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分析,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壮 《人造纤维》2009,39(2):24-25
介绍了日本三菱人造丝工程技术株式会社的RET法处理粘胶纤维生产废气中的H2S、CS2的原理和工艺流程。RET法采用三价铁螯合物使H2S氧化而生成单质硫,再对除去H2S后的尾气用活性炭吸附法回收其中的CS2。  相似文献   

5.
康世富可再生胺法脱硫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刘瑜 《硫酸工业》2007,(1):39-45
介绍CANSOLV可再生胺法二氧化硫洗涤工艺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洗涤-吸收和再生-净化.含硫气体在预洗涤段用水除去微粒和强酸,在吸收段由贫胺液吸收二氧化硫;所产生的富胺液在再生塔通过低压蒸汽汽提再生,生产φ(SO2)99.9%(干基)的SO2产品,胺液得到再生;贫胺液循环返回吸收段,同时一小部分送到净化单元,以除去稳定性盐.该工艺已用于FCCU烟气、克劳斯装置尾气、冶炼厂烟气、电厂烟气、硫酸厂尾气等脱硫,脱硫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硫回收尾气处理技术及超级克劳斯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收石油、天然气及化工过程气体中的H_2S制硫,多采用传统的Claus法。我国目前Claus硫磺回收装置约30套(近期将再建成10套),生产能力250kt/a,实际产量125kt/a(1991年)。 Claus法采用新工艺、新型催化剂、自动监控技术等,硫的回收率已接近热力学平衡值,例如二级Claus法,硫回收率已达92%~95%。若附加尾气处理装置,总硫回收率可达98%,甚至99.5%以上。因此Claus尾气处理技术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变压吸附法处理硝酸尾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惊涛  陈健 《化肥工业》1997,24(4):17-19
概述了硝酸尾气的处理方法,详述了变压吸附法处理硝酸尾气的原理,提出了处理尾气的工艺过程和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型液硫储罐长期运行过程中造成储罐着火的主要原因是液硫罐顶尾气对液硫储罐的腐蚀。介绍了液硫罐顶气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如碱液吸收法、降低源头气体浓度法和其他脱气方法,并从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某90万t/a煤气化制甲醇装置硫回收工段溶液吸收系统运行过程中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原因,介绍了胺液净化处理的方法与效果。该装置采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对克劳斯硫回收尾气进行再吸收,脱除尾气中的H_2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贫胺液再生效果差;胺液发泡损耗较为严重;贫胺液中热稳定盐质量分数高达2.67%,造成系统管线和设备堵塞,加剧腐蚀。为了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采用脱除热稳定盐的HSSX~净化工艺以及脱除悬浮固体的SSXTM过滤工艺对胺液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胺液中热稳定盐质量分数由3.09%降至0.41%,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由2 000 mg/m~3降为150 mg/m~3,实现了达标排放,系统管线和设备堵塞、腐蚀状况也得到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杨文浩 《化工设计通讯》2022,(7):165-168+186
络合铁法脱硫装置再生尾气中含有硫醇、硫醚、羰基硫等有机硫组分,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异味。为研究含有有机硫恶臭尾气的去除方法,通过比较常用的有机硫恶臭气体去除技术,选择溶液氧化吸收法作为合适的去除方法。进而调研国内外对氧化吸收法中氧化剂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过一硫酸盐PMS、过二硫酸盐PS的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有机硫氧化去除的新思路。分析了PMS和PS的活化条件和适用范围,为后续络合铁法脱硫装置再生尾气除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尾气及污水处理场逸散的废气均含有VOCs,其排放给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工艺尾气和污水处理场废气的特点,研究了催化燃烧工艺在处理这两类废气时工艺流程及控制方案。对工艺尾气采用碱洗—催化燃烧组合工艺,对污水处理场废气采用脱硫—均化—催化燃烧组合工艺。研究表明,针对上述两种废气,合理选择催化燃烧组合工艺及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处理废气中的VOCs组分,且处理后的气体烃类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20,(2):96-98
简述了丁辛醇驰放气中回收丙烯丙烷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常用的丁辛醇驰放气回收的工艺,对丁辛醇驰放气回收丙烯丙烷常用工艺进行了技术对比。推荐采用吸收解吸工艺回收辛醇装置驰放气中的丙烯丙烷。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是当前水泥生产中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而广泛采用的脱硝方法,由于SNCR脱硝过程流程长,反馈信号严重滞后造成还原剂与氮氧化物不能很好完成中和反应,氮氧化物排放波动大,氨逃逸现象严重。对于这种大滞后控制系统,本文采用以氮氧化物排放的相关因子为输入信号,采用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建立氮氧化物排放数学模型,对NOx排放进行超前估计,并结合氮氧化物实际排放值,设计模糊控制器,对氮氧化物排放进行复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煤制油分为直接液化以及间接煤制油两种路线,其中,间接液化指以煤为原料,先气化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作用将合成气转化成烃类燃料、醇类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间接液化煤制油工厂中尾气富含H_2、CO、N_2和烃类,需要合理利用提高尾气的利用率。介绍了间接液化煤制油工厂中尾气综合利用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为尾气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实例叙述丙酮氰醇装置尾气治理的工艺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优化工艺,彻底解决丙酮氰醇装置尾气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向虹 《硫酸工业》2020,(3):22-26
介绍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40 kt/a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流程、开工及标定情况,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胺液吸收再生操作、采用液硫密闭收集、将S Zorb再生烟气引入一系列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加氢反应器等措施后,2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总硫转化率大于97.8%,排放气体ρ(SO2)小于100 mg/m^3.  相似文献   

17.
崔庆渊  孙伯刚 《云南化工》2014,(4):64-65,70
采用水洗塔对炭黑尾气进行降温脱湿处理,提高炭黑尾气热值和火焰燃烧温度,将尾气用于替代炼焦煤气,置换出焦炉煤气用于制取甲醇,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利用MDEA混合胺法进行天然气的脱碳工艺模拟,分析了MDEA混合胺溶液与CO_2的反应机理后确定了脱碳流程、搭建脱碳模型,并对胺液配比、胺液循环量、再生醇胺质量等参数进行分析优化,同时完成了塔体关键参数的计算,对指导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而减少设备的资金投入,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张菁雯  蒋磊  赵丹  曾庆福 《广东化工》2012,39(16):71-72
印染厂废水废气温度高、工艺水和空气温度低,可通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等,将废水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工艺用水或空气,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文章论述了纺织印染行业余热回收利用的现状,阐述了印染余热的主要来源,简要介绍了目前印染废水和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及装置,评价了余热回收在印染行业的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前含氮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的对比分析,总结选择性催化氧化的相关技术优势。根据对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及来源分析,介绍氨气、腈类、胺类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催化净化技术。重点总结催化剂的种类、研发进展和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展望含氮化合物废气选择性催化氧化技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