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采用常规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乳酸菌处理虾壳发酵液的总酸度,并通过F检验法和t检验法判断两种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发酵液稀释20倍可以降低溶液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微型常规滴定法可以取得与常量滴定法一样的结果,但对实验人员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电位滴定法和微型常规滴定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适合于测定产乳酸、蛋白酶菌发酵脱除虾壳钙盐和蛋白质制得甲壳素发酵液的总酸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绒面镍镀液中的氯化镍含量.分析了酸度和介质、镀液添加剂、主盐、共存离子和实验用水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同时选择合适的电极、适宜的滴定剂浓度、滴定搅拌速率和滴定体积.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硝酸银滴定法相比,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且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3.
光亮硫酸盐镀锌液中硼酸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孝镕 《电镀与涂饰》2000,19(2):30-33,37
将氯化物镀锌液中硼酸的测定方法用于测量光亮硫酸盐镀锌液中硼酸的含量。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所得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普通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测量镀液中的硼酸。探讨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各因素。结果表明 :普通滴定法回收率达 89.7% ,适用于常规分析 ,而电位滴定法回收率达 99 8% ,适用于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4.
用磷酸二氢铵与氯化钾反应生产磷酸二氢钾过程中,经常涉及到产品中氮和磷的测定.但常规分析方法耗时长,条件控制严格.为此,将氮分析的甲醛法和磷分析的酸碱滴定法有机地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产品中氮和磷的方法.并分别用标准分析方法(蒸馏后滴定法和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作对照,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准确度高,经济,快速,分析条件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5.
王孝Rong 《电镀与涂饰》2000,19(2):30-33,37
将氯化物镀锌液中硼酸的测定方法用于测量光亮硫酸盐镀锌液中硼酸的含量。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所得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普通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测量镀液中的硼酸。探讨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各因素。结果表明:普通滴定法回收率达89.7%,选用于常规分析,而电位滴定法回经达99.8%,适和于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6.
三聚磷酸钠钙螯合值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铬黑T指示剂络合滴定法、草酸钙沉淀滴定法、自指示沉淀滴定法3种方法测量了三聚磷酸钠的钙螯合能力.结果表明,由于三聚磷酸钠能与钙离子形成沉淀,影响络合滴定的终点,所以络合滴定法的测量误差较大,最大偏差达到26.5 mg·g-1;而沉淀滴定法中草酸钙沉淀滴定法最大偏差为1.6 mg·g-1,自指示沉淀滴定法最大偏差为1.8 mg·g-1.  相似文献   

7.
佟惠娟 《当代化工》2005,34(5):356-358
比较了电位滴定法和反滴定法测定烯烃含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内电位滴定法的相对误差为2%~10%;反滴定法的相对误差为-4.5%~8.5%.烯烃的质量分数在2%~10%之间时,电位滴定法比反滴定法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相对误差约为2%~3%;烯烃的质量分数在0.040%~0.62%之间时,反滴定法比电位滴定法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相对误差约为-3.5%~-4.5%.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奶粉中氯含量的测定主要是使用国家标准GB 5009. 44-2016中电位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测定了9种奶粉中氯的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电位滴定法重复测定精密度比直接滴定法高,其中电位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14%~0. 41%,回收率为98. 2%~100. 6%;直接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44%~0. 80%,回收率为96. 7%~101. 8%。直接滴定法比电位滴定法测得的氯含量高2%~7%。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镀镍溶液中总镍含量,研究了镀液中各种成分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以紫脲酸铵为指示剂的EDTA滴定法相比,本法能在4 min内打印出分析结果,更为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
包淼清 《大氮肥》2004,27(6):429-430
采用络合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重量分析法等常规手段测定磷锌系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和腐蚀产物(以下称垢样)的组分含量.该方法有效消除了样品中高含量的锌对其他组分测定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自动电位滴定仪在铜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乐斯  徐美娇  彭娜  彭锦锋  吴文进  范远红 《广州化工》2011,39(23):112-114,164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建立了铜合金和铜矿石中铜含量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用二阶微商法确定滴定终点为245 mV,在预控点设置为310 mV,滴定剂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为0.01 mol/L滴定,pH在3~4之间时,加入2 mL氟化氢铵,取10 mL消解液的滴定结果较接近,且标准偏差较小,精密度高,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金梁云 《广东化工》2014,(1):165-165,171
为了确定测量海绵铜中铜含量的最佳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高价值海绵铜含量的准确性,采用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几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放置时间上,完成滴定分析应控制在5 min以上为佳。PH控制在溶液中有铁沉淀(pH=1.9),取样量为3 g条件为宜。  相似文献   

13.
对碘量法测定废弃线路板回收液中铜含量的过程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6个粗产品中铜的含量测定,研究了共存铅、锰、铬、镍、锡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ICP-OES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发现碘量法相对标准偏差(n=3)在0.0010%~0.2905%,与ICP-OES法结果一致,该方法适用于废弃线路板回收液中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用铜粉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的氯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铜粉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氯离子的机理和方法,实验表明,向酸性镀铜溶液中加入铜粉,金属铜与Cu2+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用铜粉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的氯离子效果较好,向镀液中加铜粉1g/L,氯离子的去除率为58.9%,而向镀液中加锌粉1g/L,氯离子的去除率为36.8%。  相似文献   

15.
镀铜液中铜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硫脲掩蔽Cu,EDTA滴定共存离子,然后用H2O2破坏硫脲铜配合物,再以标准EDTA滴定,计算得出铜含量。  相似文献   

16.
刘明源  袁鹰 《化工时刊》2011,25(4):21-23,55
用配合滴定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钢帘线镀层中铜的含量.钢帘线镀铜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钢丝与橡胶之间的粘合性能,镀铜量的多与少对粘合性能都有影响.这两种方法都是国标法,都可满足工厂实际生产需求,滴定法对操作环境及仪器要求低、成本低;原子吸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选择性极好、测定范围广.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9,(12):116-118
铜精矿中的存在组分较为复杂、干扰较多,因此在铜精矿铜量测定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要。碘量法方法成熟,操作简便,在铜精矿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采用标准法进行滴定时,其专属指示剂——淀粉指示剂与碘会形成大量吸附物,导致体系中的碘与硫代硫酸钠反应不充分且在偏酸性环境中,淀粉易被微生物分解变质,显色迟钝灵敏度下降。这些都将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而造成分析误差。为了有效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引入聚乙烯醇表面活性剂,将改进型碘量法与标准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型指示剂消除了传统指示剂存在的干扰和弊端,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PVA指示剂性能稳定且易于保存,在碘量分析中的表现更加出色。  相似文献   

18.
废杂铜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姣  陈晓东  唐维学  谢武  李俊华 《广东化工》2009,36(6):133-134,262
介绍了我禺铜的需求及资源状况,提出了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的必要性。总结了国惠废杂铜的分类方法和废杂铜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废杂铜的回收处理方法,并针对国内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情况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自动电位滴定测定碱性铜锡合金镀液中氰化亚铜的条件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以淀粉为指示剂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法相比,节约了化学试剂的消耗,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且方法简便快捷,能在4min以内打印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熔融铜渣回收铜及铜铁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某炼铜熔融炉渣的矿物特性和选矿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两步法"新工艺分别回收铜和铜铁合金,即低温阶段回收铜,高温阶段回收铜铁合金。该工艺对铜和铜铁合金提取比较充分,回收率均在90%以上。回收铜的品位可达99%,可直接送去火法精炼;产出的铜铁合金有害杂质少,可作为耐候钢的理想原料,其价值比纯铁高。此工艺用粉状或粒状非焦煤代替焦炭作还原剂,不用烧结,可以充分利用铜厂现有的设备,节省投资成本。该工艺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有效实现了铜渣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铜渣再利用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