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总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设计作品中自觉融入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成功经验。从其创作过程 中所坚持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梳理。发现其在一批见证了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品 建筑设计中,逐步形成了绿色技术与文化艺术交融的应用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认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创作模式的实现是以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基 础建筑理论为指导,以产学研结合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多专业协同创新的方法体系为保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胡肖辉 《安徽建筑》2011,18(1):17+42-17,42
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地方价值观的可变性,绿色建筑的设计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是建筑本土化创作的一种科学的表现形式。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有尊重地域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发掘本土文化中合理科学的地域技术并将之和现代设计手段加以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特色和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基础,为应对广州的地域气候特色,从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年完成的新建校园、微改造校园等实际工程的应用经验出发,从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绿色校园建设中适用的设计要素及策略,为岭南地区绿色中小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化的明天——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莉 《华中建筑》2000,18(2):1-1
文章在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及全球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域主义建筑观,提倡建筑在全面进行和积极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体现文化的真实延续。  相似文献   

5.
金颀 《建筑与环境》2013,(5):130-132
简述绿色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地域建筑的设计理念,当代绿色建筑是以生态学为原理,结合地域性特征最终诉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地域性环境特征、地域性生态技术、地域性经济效率三个方面阐述绿色建筑的地域特色,强调绿色建筑的地域性发展,并思考地域性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大地富裕辽阔的土地诞生了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是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碰撞,地域特色的建筑逐渐消失。延安地区以黄土高原风貌和窑洞著称,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审美共识的黄土文化意识尤为重要。本文概括了延安的地域文化,总结了当前延安校园建筑设计的现状,探究了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及应用,分析了校园建筑设计中延安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策略。深入挖掘延安地域文化元素,并将其切实融入校园建筑设计,使学生能从校园建筑设计中学习陕北地域文化,实现延安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果表明:地域文化元素以图形形象和色彩元素提取为主,主要应用于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内部布局和艺术装饰;目前延安校园建筑设计色彩过于单调,缺乏独特文化内涵;需要对陕北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细致研究,将延安地域文化元素切实融入校园建筑设计,加固地域文化底蕴,实现延安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校园科学系馆的绿色设计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几个获得LEED金奖的建筑实例,介绍美国ZGF事务所在科研建筑设计中任务书编制、服务设施及管道的排布、外皮设计、日光引入等一系列节省能源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气候引导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是当代建筑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现实情况下,绿色建筑经常被异化成为一个节能技术的杂烩与集合体;而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建筑与自然之间能量关系的应对智慧,绿色建筑的潜力还远未被充分挖掘.这种智慧基于对气候、场地、功能的敏感与反应,将自然的通风、遮阳、能量交换、场所营造等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目标,并将其作为建筑形式生成的激发性要素,是一种基于被动式概念的"顺势而为"的设计策略.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次设计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9.
胡肖辉 《山西建筑》2010,36(34):33-34
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地域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提出了尊重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作了具体说明,以期指导实践,创造出更加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绿色校园建设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研究绿色建筑理念在夏热冬冷地区中小学教学楼中的落地性,以荆州市沙北实验学校为例,借助其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为研究思路,归纳整理出夏热冬冷地区中教学楼建筑的绿色设计策略和技术手段。通过对校园室内外风环境进行模拟计算,并从中总结出沙北实验学校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而为夏热冬冷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莹  赵学义 《建筑技艺》2011,(Z6):78-81
0引言绿色校园是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它强调将环保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1]。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  相似文献   

12.
总结过去经验发现,全国发展绿色建筑采取的技术措施、绿色材料等都极为相似,缺少了对建筑特定地域的地域性思考。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协同设计、参数化表达等优点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平台,梳理BIM技术与昆明DBJ53/T-4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BIM与地域特性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地域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观念模型,该模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地域特性建立早期设计模型,结合绿色建筑性能分析软件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得到优化模型,为今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提供设计思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3.
0引言绿色校园是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它强调将环保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1]."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大学校园具有绿色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因此更应充分重视绿色校园的建设。校园规划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开端,从场地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校园功能与总体结构模式、发展控制模式与预留用地、交通系统、气候适应与校园物理环境等多层面对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结合实际校园规划项目,为解决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的规划设计问题和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宋桂杰 《规划师》2006,22(3):52-54
在分析了扬州大学8个校区与扬州市区的图底关系图及反转图的基础上,通过两副图示的对比,确定建筑群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并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4个方面对校园进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高等学校建筑群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教学、科研、食宿、娱乐、管理、服务等一应俱全,超强的自组织性决定了其对周边城市功能的依赖性并不显著,这也正是许多高校新区设计凸显内向性空间的主要原因。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却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作为辽宁盘锦辽东湾新区的引导性工程,需要我们必须更多地思考建筑与区域的衔接关系,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来作整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北京四中长阳校区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从“四节一环保”出发,运用包括屋顶绿化、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地源热泵、排风热回收、太阳能热水、节水设计等策略,达到住建部绿色设计评价标识“三星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