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根据西安参考年(TRY)逐时气象参数,采用动态模拟程序计算了某办公楼4-9月逐时冷负荷。对计算数据和结果的统计处理与分析,表明冷负荷与当前时刻的室外干球温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与太阳辐射呈强烈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3.
4.
现行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新风状态的变化,计算所得新风负荷为定值。这种处理方法不能求得空调系统的动态负荷,不利于空调设备的合理选型和节能运行,为此提出了考虑新风状态变化的动态新风负荷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图从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上探讨能耗高的成因,研究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为此,研制出一个基于动态负荷变化,主机随动跟踪调节,辅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构成全闭环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寻求最优的控制规律,使中央空调主机、冷媒流量系统都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旨在满足空调区舒适性所需负荷前提下,实现系统最大限度的节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ARX模型建立建筑热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很高精度,并基于热负荷预测数据优化热网调节方法,为热网实现按需供热和优化控制提供前提条件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便于工程设计应用的太阳能采暖房间热负荷动态计算方法。通过z传递函数分析墙体动态传热过程,根据编程计算所得的墙体传热量逐时结果,获得太阳能采暖房间热负荷系数。通过对不同朝向墙体以及不同墙体结构的计算后发现:墙体热容量越大,热负荷系数的曰变化幅度越小;同一结构,但不同朝向墙体的热负荷系数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采用后浇带法实现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基础,可兼顾土建结构和上部电器设备设置要求,而混凝土后浇带临界浇筑长度取值是该方法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模型,分析了不同季节、入仓温度和地基约束工况下的后浇带合理浇筑长度。计算结果表明,浇筑长度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影响明显,而合理的浇筑长度选取应综合考虑入仓温度、季节和基础约束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从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上探讨能耗高的成因,研究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为此,研制出一个基于动态负荷变化,主机随动跟踪调节,辅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构成全闭环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寻求最优的控制规律,使中央空调主机、冷媒流量系统都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旨在满足空调区舒适性所需负荷前提下,实现系统最大限度的节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施工现场的塔吊使用过程依赖于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管,但仅依靠人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难免会有疏漏。为进一步实现塔吊使用过程安全管理智能化,提出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故障树分析的塔吊施工重物坠落危险情景智能感知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到上述情景在施工现场复现的危险性,在实验室环境下建立了塔吊使用过程中重物脱钩坠落伤人危险情景,利用提出的感知系统对情景进行了智能感知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感知方法能够对塔吊重物坠落情景进行准确的感知,自动感知频率为2次/秒,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动力稳定性分析程序,分析三塔悬索桥施工全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主梁施工顺序对三塔悬索桥施工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具有良好空气动力稳定性的主梁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等价线性化动力分析方法以及大跨悬索桥非线性特性的表征,采用移动荷载模型分析了润扬长江大桥悬索桥在移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特征,包括单车过桥、车队单向过桥、车队双向过桥以及基于实测交通流量的连续车流过桥等4种工况。结果表明,在60~120km/h的正常行车状态下,车速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车重与结构挠度响应呈近似正比例关系;在连续车流作用下,动力响应最显著的部位为跨中区段;在不连续车流作用下,动力响应最显著的部位为L/8~L/4区段。本文的结论可以为大跨悬索桥梁的构造优化设计、空间疲劳分布效应研究及日常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对大跨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国内第一大跨桥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采用质量-弹簧体系模拟了土-桩-结构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对润扬悬索桥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土-桩-结构相互作用因素对大跨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与现场动力测试结果的良好吻合表明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大桥的损伤预警和状态评估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爆破拆除引起的建(构)筑物塌落冲击效应,对浅层地下结构安全影响已成为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强夯动应力理论,提出了建筑物塌落冲击自由场动应力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表明模型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在8%左右,而且能较好地表示动应力随深度的衰减规律。基于该模型并考虑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推导了地表冲击下浅埋框架结构上动载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结构柔度对刚性地基上浅埋结构动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地下结构的柔度可降低结构所受到的动力荷载。 相似文献
19.
20.
混凝土浇筑期模板支架荷载动力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浇筑期是模板支架最为危险的时期,介绍了混凝土浇筑期内浇筑、振捣和泵送混凝土以及放置布料设备所产生的荷载动力效应.对两工地的模板支架进行动力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产生的动力效应不明显,浇筑和振捣产生的水平荷载很小,泵送混凝土时泵管对支架的冲击效应十分明显,放置布料设备产生的冲击效应较为明显.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水平构件,建议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可不考虑浇筑产生的荷载动力效应;当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可不考虑振捣产生的荷载动力效应;应充分考虑泵管对支架的冲击效应和放置布料设备产生的冲击效应.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了放置布料设备时荷载的动力系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