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有效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不同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利用单因素法分别探究了不同混凝方法、电极类型、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等影响因素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采用Ti/Ru-Ir电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Ca(OH)2+PAM+FeCl3混凝预处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极间距为20 mm且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COD、氨氮去除率较高.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可以有效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不同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利用单因素法分别探究了不同混凝方法、电极类型、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等影响因素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采用Ti/Ru-Ir电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Ca(OH)2+PAM+FeCl3混凝预处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极间距为20 mm且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COD、氨氮去除率较高.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可以有效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方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是目前水处理研究中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本文对难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用强制电化学电解,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佳运行参数.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电解时间为100 min,电流为1.6 A时,BOD5/COD的值由原来的0.105提高到0.36,大大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后续生物处理.电化学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小试试验.试验表明,经过氨吹脱后,放电处理一次,COD升高20%,BOD5升高59.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同时,氨氮去除率达到76.6%.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小试试验.试验表明,经过氨吹脱后,放电处理一次,COD升高20%,BOD5升高59.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同时,氨氮去除率达到76.6%.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空化水射流空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复杂有机物,通过实验研究了泵压、围压、pH值和空化时间对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规律,得出了空化水射流能降解有机物,从而显著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的结论,同时确定了最佳空化条件是围压0.6 MPa,pH值9.0,空化处理时间90 min,泵压10 MPa。在最佳条件下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COD和BOD5分别上升了124.8%和293.3%,BOD5/COD也提高了52.44%,色度降低,SS提高了191.5%,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市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必选及运行效果优化,确定了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后增加NF/RO系统,该组合工艺的最优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d,溶解氧量(DO)为6mg/L,温度为35℃。当系统在该参数下运行时,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9.7%,对NH3-N去除率稳定在99.7%以上,对TN的去除率在99.5%左右,处理后出水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COD浓度为6808mg/L,NH3-N的浓度高达3220mg/L.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水时,由于过高的NH3-N对生物有抑制或毒害作用,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需降低渗滤液里的NH3-N浓度.本试验采用了盐酸、氧化镁和磷酸作为去除NH3-N的沉淀药剂.沉淀药剂与渗滤液中的NH3-N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六水硫酸铵镁(MgNH4PO4·6H2O)沉淀物.试验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次污染,而且六水硫酸铵镁可作为多种农作物的复合肥.在pH=9 5的试验条件下,当n(NH+4)=1∶1 2∶1时,渗滤液中NH3 N的去除率达76 2%,并且可同4)∶n(Mg2+)∶n(PO3-时去除渗滤液中的40%的COD.  相似文献   

9.
进行垃圾渗滤液的蒸馏实验研究,探索不同条件下氨氮馏分的迁移特性。通过实验获得蒸发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优条件,观察各种热力条件下馏分中铵离子的交换特性变化及氮元素的迁移规律,最后对实验及测定条件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危害,水质和水量特征、控制措施以及各种处理方法,指出要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和控制其水质;探索处理新工艺及最佳设计运行参数;探讨氨氮、重金属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其延移转化规律等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接蒸发法处理早期、中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了蒸发过程对渗滤液CODCr和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CODCr和NH3-N都呈现出前段蒸发量大、中段大幅度降低、后段又略有升高的趋势;pH值对CODCr和NH3-N蒸发量有显著影响,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中期和晚期渗滤液的CODCr蒸发量很低,NH3-N蒸发量均很高;在酸性条件下,中期和晚期渗滤液的CODCr蒸发量较低,早期和晚期渗滤液的NH3-N蒸发量很低;除了酸性条件下中期渗滤液以外的中期和晚期渗滤液的冷凝液CODCr以及酸性条件下的早期和晚期渗滤液的冷凝液NH3-N均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特别排放限值;酸性条件下的中期渗滤液的冷凝液CODCr和NH3-N的质量浓度也达到或仅稍高于该标准的排放浓度限值;浓缩后渗滤液体积可缩减至原液的1/6-1/10,显著降低了后续处理量,为中期和晚期渗滤液的高效低成本处理提供了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铝、聚铝铁、聚硅氯化铝和聚硅酸铝铁等4种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混凝处理的特性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铝系聚合絮凝剂中,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远好于聚铝、聚铝铁和聚硅氯化铝,对浊度、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7%、96%和42.5%。  相似文献   

13.
以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自制Co改性PbO2/Ti电催化电极处理亮绿、结晶紫和甲基橙3种模拟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控制电流分别为0.30、0.30、0.15 A,处理7、7、9 min,加入电解质NaCl 0.5、0.7、0.5 g。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亮绿和甲基橙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结晶紫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关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表明:3种染料分子在电解催化过程中生色基团被破坏,发生了降解,揭示了Co改性PbO2/Ti电催化电极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三维电杉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反应机理.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处理结果进行紫外光谱分析;采用叔丁醇验证·OH的存在.结果在最佳反应条件pH值3,电解电压为12V,极板间距为10.5cm,电解质投加质量浓度为1.2g/L,Fe^2+投加浓度为0.9mmol/L条件下,苯酚最大去除率为97.38%.苯酚去除率影响因素大小为pH值〉电解电压〉Fe^2+投加浓度〉极板间距〉电解质投加质量浓度.反应过程中,苯酚首先被降解为醌类化合物并进一步降解为其他中间产物,最终被氧化为小分子化合物.结论苯酚的去除主要是电极的直接氧化,·OH以及其他活性氧化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OH对苯酚的降解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法改善晚期渗滤液可生化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曝气条件下电解氧化可显著改善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5 mA/cm2,电解时间为6.5 h时,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从0.11提高到0.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稳态极化等方法对二氧化铅电极阳极降解对硝基苯酚(PNP)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种类、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和降解时间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铅电极能够对对硝基苯酚进行有效地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较优工艺条件为阳极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种类为0.1 mol·L-1NaCl、PNP初始浓度为400 mg·L-1、降解时间为4 h。采用紫外图谱扫描(UV)分析了电化学降解PNP的中间产物,初步探讨了降解机理及二氧化铅电极降解对硝基苯酚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BER)脱氮效率及出水水质,通过增大极板面积、减少极板间距、改变电极布置形式,构建了新型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BER-NC)用于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处理,研究了电流、进水p H和ρ(C)/ρ(N)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系统中反硝化菌群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极板间距能减缓碳棒阳极电解,出水色度低,能在较高的电流下运行,3BER-NC最佳运行电流为200 m A,比3BER反应器高出100m A.增大极板面积和改变极板位置分布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TN平均去除率提高约37.74%.电流强度、进水pH和ρ(C)/ρ(N)对系统脱氮效果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运行条件下3BER-NC体系的脱氮效率均优于3BER.在3BER-NC体系中β变形菌起主导作用,脱氮主要是由异养和自养反硝化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天然电场选频法电极的选择有多种,如不极化电极、铜电极、铁电极等。有人把选频法当成常规的自然电场法,选用不极化电极;有人认为是电磁类方法,选用铁电极或铜电极;选用不同材质的电极是否对勘探结果有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选择常用的铁电极、铜电极和不极化电极开展实地试验对比观测,首先在同一条测线、相同点位上开展不同电极观测试验;为进一步观测它们之间的区别,设计一放大器对测试信号进行放大,进一步开展重复的试验观测研究。试验获得了6m和20m极距情况下,三种不同电极的观测结果。通过对试验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相同点位上三种不同电极的观测结果相同,说明三种电极的材质对观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因此,选频法在以后的野外工作中可根据工作实际选用施工方便的铜电极或铁电极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