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述了生产涤/维通丝的必要性和制作过程,根据涤纶和维纶纤维的特点,通过试验研究了涤/维不同比例和不同纱线结构对其主要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制作涤/维通丝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丝纤维混纺的成纱结构研究》一文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绢、涤原料比例进行混纺,研究混纺纱的表观直径和纱中两种纤维的径向分布,分析成纱性能,找出提高绢、涤混纺纱织物服用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裘愉发 《丝绸》2007,(11):53-54
介绍了涤纶、锦纶长丝织物容易产生丝纰裂的原因:经纬密度太稀或比例不当,组织结构不合理或结构相不当,纤维本身光滑,织造参数配置不当,后处理工艺不当等。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涤纶针织服装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涤纶针织服装市场的调查,采集了大量数据信息,应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了涤纶在针织服装中的使用和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从消费者性别角度分析,女装所占比例最大,为78.7%;从服装功能角度分析,正装所占比例最大,为52.6%;从涤纶含量来划分,含涤90.1%以上包括纯涤面料服装所占比例最大,两部分合计占33.2%;从含涤针织服装的的价格分布看,100元~300元之间的服装所占比例最大,占49.3%;从中国国际面料展的展品统计数字看,含涤面料的含涤比例大多在20%~100%之间。此外,介绍了涤纶面料在常规经编、纬编服装,功能性经编、纬编服装以及经编产业用布方面的应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江苏纺织》2008,(5):5-5
“五一”之后,市场涤丝量、价均有下跌。主要由于下游需求疲软,圆机坯布外贸订单较少,布料成交量较低。目前受原油价格走高影响,聚脂切片价格跌幅较小,纺丝厂家涤丝产品库存巨大,下游大圆机的开机率仍在60%左右,涤丝市场上观望心态较重。因此近期市场的交易量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涤丝价格仍将下调。  相似文献   

6.
抗菌超细纤维及其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铭  董瑛  朱平  高春鹏 《印染》2006,32(16):21-23
采用含银无机磷酸盐和金属氧化物混合体,运用涤锦复合高速纺丝POY-DTY二步法技术,生产出涤锦(80/20)抗菌复合超细纤维的DTY长丝和抗菌经编针织物染色成品;测试了DTY长丝的物理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和耐气候牢度,以及其经编针织物染色成品的缩水率、变色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法生产的纤维及其织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实际生产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抗菌纤维的变色问题,且抗菌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衣》2013,(5):54-54
用棉、用丝、用布做成的衣服你也许见多了,但用木浆做成的衣服你又见过没?近日,一款用木浆作为原料制成的衣服向公众揭开神秘的面纱。据介绍,该衣服的纤维从木浆提炼出来,并且100%可进行自然生物降解,而木浆的来源是从人工培植的树林中取得,而在纤维提炼过程中,99.5%的溶液还可以回收并循环再用,剩下的废弃物,  相似文献   

8.
从纤维的弹性模量、纤维线型、组织结构、织造工艺与织物免烫性能关系的研究出发,选择了合理比例的涤纶、锦纶和丙纶等纤维作为芯丝,开发了一系列真丝产品,并采用环保免烫助剂进行化学整理,为研制免烫真丝绸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丝绸》2003,(5):14-15,17
涤丝/You丝装饰绸采用两种纤维、不同线型经不同的印染加工研制而成。产品呈现双纤维自然肌理效果,绸面凹凸不平,具有粗犷、舒适等特点,色彩柔和,是理想的高档家用装饰织物。  相似文献   

10.
化纤资讯     
《纺织指导》2006,(11):7-7
原料 国内主要PTA供应商11月份合同报价出台;扬子石化MEG出厂价格大幅下调;抚顺石化上调11月份丙烯腈报价;原油出口关税11月1日起开征5%;纤维 10月份涤/涤复合丝五方报价回顾……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相同条件下对比测试了亚麻、棉、真丝、羊毛、锦纶、涤纶、腈纶、粘胶等纤维的性能,针对亚麻纤维几项突出的性能(抗菌、吸湿透湿、抗紫外、抗静电等),根据亚麻纤维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简化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色染色的工艺并保证色牢度,采用M型、汽巴克隆FN型和汽巴克隆LS型3种含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对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讨染色工艺及混合染料对同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碱剂,调整碱剂用量、加碱方式、染色温度,进行适当的染料混合,能显著地改善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浴染色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3.
生丝由于细度不匀,含有丝胶,在针织生产中易出现横条疵点,可编织性差,采用丝短纤与涤纶混纺可克服这一缺点。对混纺比为丝/涤80/20的混纺针织纱的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纺纱工艺,并对纺纱过程中存在的混合难、绕罗拉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绒棉涤纶Tencel亚麻混纺纱线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绒棉、涤纶、Tencel与亚麻混纺针织纱线,其产品不仅具有亚麻产品的特点,而且使多种纤维的优势互补,改善了纱线的内在和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长绒棉、涤纶、Tencel与亚麻混纺针织纱线,长绒棉、Tencel分别制条,亚麻与涤纶混和制条,在并条机上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15.
超细亚麻/绢丝/精梳棉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珏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11):83-84
改性亚麻纤维细软、蓬松.可以满足高支混纺纱的纺纱要求。使用改性亚麻与绢丝、精梳棉混纺,可获得全新效果的混纺纱,使亚麻织物趋于高品质和轻薄化,提高了亚麻织物的附加值。文章就超细亚麻/绢丝/精梳棉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亚麻落麻与涤纶混纱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亚麻落麻纤维的可纺性和成纱质量特征,对不同混纺比亚麻落麻、涤纶混纺纱的性能进行测试;指出:经前处理的亚麻落麻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但只能纺制较粗号数的纱,而加入涤纶纤维后,则可纺性得到较大改善,并随着涤纶纤维比例的增加、可纺性变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特性.采用亚麻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线)时,首先亚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棉包混和制条,棉纤维制条,然后再在并条工序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18.
Ni H.  Li Y.  Jiang Z. 《丝绸》2021,(4):6-9
Energy storage luminous polyester fiber is a new functional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 whose application in the market is becoming wider and wider.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uminous polyester fiber and broaden its market applicability, luminous polyester staple fiber is blended with silk staple fiber in this study.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ilk fiber, we enhance the afterglow strength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uminous polyester, an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effect of luminous polyester staple yarn. The silk is blended with luminous staple fib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ddition ratios, and then spun into blended yarn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blowing,carding, intermediate drawing, roving, and spinning.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blended silk and luminous polyester yar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silk staple fiber in the blended yarn is less than 8% , the luminous intens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venness of the luminous staple fiber yarn are improved. © 2021 China Silk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陈启宏  周立民 《丝绸》1998,(1):12-14
研究了真丝织物气相转移印花水溶性油墨中增稠剂和助剂对转移率的影响,讨论了12只染料在真丝和涤纶织物上转移印花后颜色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由水溶性油墨印制的花纸,在预处理过的真丝织物上转移印花,部分分散染料转移率可达70%以上;多数分散染料在真丝织物上转移印花颜色比涤纶织物上颜色深暗,色调略有变化,在真丝织物上的皂洗牢度达3~4级,丝沾2~3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亚麻混纺针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因亚麻纤维抗弯刚度大而引起的断纱、爆孔、破洞等问题,介绍亚麻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特点及改善措施。选用36 tex(16S)亚麻与棉混纺纱(55∶45)和36 tex(16S)亚麻与涤纶混纺纱(55∶45)开发麻棉、麻涤混纺针织面料,详细阐述组织结构确定、织机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开发工艺,分析面料外观效果,提出爆孔及破洞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出在纺纱工序使亚麻保持高回潮率,织造工序调节粗针织造,染色工序进行前处理,可降低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生产过程中的断纱、爆孔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