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识别低阻气层的一种特征参数判别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松南地区浅部天然气低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选用自然伽马、中子、声波、密度、自然电位等测井资料,结合地质和测试资料,设置并确定了判别气层的特征参数;依据特征参数判别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处理了一些低阻含气井段,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大港白水头地区低阻油气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白水地区低阻油层的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后,应用测井曲线特征集法,把白水头油田常规油气层,低阻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等看成是独立的地质事件,建立了它们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对未知地质事件进行了预测划分,最后根据所建模型定量储层各种参数,收到了良好的地质效果,表明测井曲线特征集法对于识别多成因的低阻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逐渐从背斜构造向低部位向斜构造的什邡-马井地区延伸,并取得了丰富勘探成果,低构造部位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比较特殊,储层电阻率普遍较低,容易将气层误判为水层,测井识别难度大,为此,开展了低阻气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造成储层低阻原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粒度细、束缚水含量高、砂泥岩薄互层及低部位构造,次要影响因素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部分储层存在导电矿物和低角度裂缝。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低阻气层识别方法研究,在沉积微相分析基础上,开展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重点利用中子孔隙度挖掘效应开展气层识别;利用可动水饱和度指标对气层进行判别。低阻储层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处于滨浅湖沙坝微相区。 相似文献
5.
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的勘探和生产资料证实该区发育较多低阻气层,但低阻成因目前尚不明确,给该区低阻气层的流体识别和测井评价,尤其是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和测井资料,分析并总结出该区低阻气层的成因为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微孔隙发育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并基于该区低阻成因,总结了影响地层水导电性能的3类导电流体,即泥质(束缚水)、微孔隙导电流体(毛细管水)和大孔隙导电流体(自由水),建立了改进的“双水模型”及相关参数估算方案来计算低阻气层的饱和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杭锦旗地区低阻气层的测井解释评价中效果良好,与测试结果符合较好;可为低阻气层测井评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苏北盆地低阻油层成因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原生低阻油层和次生低阻油层的概念,针对不同低阻油层的成因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苏北盆地低阻油层的特点形成了一套低阻油层评价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7.
Qv在松南地区浅层低阻气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吉林松南地区浅部低阻气层的特征及成因,讨论了在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不同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将导致附加导电性的差异(变量),进一步研究了松南浅部气层粘土矿物组份间的关系。依据所研究组段粘土矿物分析资料,提供了地层电阻率与阳离子交换浓度的近似关系式。由此,用综合解释方法研制的软件,处理了本区五口井的部分含气组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台子油田东营组油气层由于受岩性细、地层水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电阻率值低,测井解释结果偏低,油、气、水层识别难度大。运用油气成藏机理、电性图版识别技术、低电阻形成理论及储层精细对比技术对双台子东营组油气层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低渗透火山岩储层中,由于井眼环境和岩性骨架对常规补偿中子的影响,测井信息的信噪比比较低,在识别气层尤其是低阻气层时符合率比较低。为此,介绍了一种新的测井方法--加速式中子源孔隙度测井(APS),该方法提高了中子产额,增加了探测器数量,采用了背屏蔽设计,优化了选择探测器源距。从测量结果上来看,该方法能降低岩石骨架和井眼环境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提供了多个孔隙度测量结果。以大庆徐深8井为实例,阐述了APS测井在识别低孔、低渗、火山岩气层、水层中的应用,解决了常规测井无法判别油气水的问题,射孔试气证明了APS测井的有效性。从综合应用效果看,APS测井在识别低阻气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实验室分析技术,对埕岛地区中生界开展碎屑岩储层的岩石特征、成岩作用、储层空间以及主控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埕岛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交代作用、溶解溶蚀作用、充填作用以及裂缝的形成作用。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解孔隙和裂缝。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的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构造作用次之,成岩作用最小。综合考虑沉积作用、构造作用以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将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储层最好,Ⅱ1亚类、Ⅱ2亚类和Ⅱ3亚类储层次之,Ⅲ类储层和Ⅳ类储层较差,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 相似文献
12.
铝土岩气藏是近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一种非常少见的非常规气藏,测井评价在其勘探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测井评价中将铝土岩作为风化壳盖层,未将其作为储集层,没有形成系统的测井评价方法,不能满足铝土岩气藏勘探开发的需求。立足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太原组含铝岩,从岩性、矿物组分、储集层物性、含气性、成像模式-孔隙结构特征五大方面,开展铝土岩气藏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明确了含铝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含铝岩识别图版,根据岩石物理实验构建了铝土岩气藏孔渗饱评价模型,结合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提出了铝土岩储集层识别标准,形成铝土岩气藏的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复电阻率测井(CRL)是我国电法测井研究工作者根据岩石电阻率频散特性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从理论角度看,其区别于其它常规电测井方法的主要特征为:复电阻率测井把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作为测井评价储层合流体性质的主要依据,有望在剩余油评价、特殊矿化度地层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首先介绍复电阻率的定义、电阻率频散的概念和复电阻率测井的原理,然后结合电极型复电阻率测井仪器的油田应用实例,探讨其在剩余油评价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和有效性,并指出了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泥浆侵入对阵列感应电阻率测井影响的数值模拟与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证明,高矿化度泥浆侵入地层,电阻率校正量的大小与地层物性、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比值以及泥浆的浸泡时间有关。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作出电阻率增大倍数与侵入时间以及孔渗指数的关系图版。利用图版法进行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侵入校正得到地层真电阻率,将其与试验结果及阿尔奇公式反推结果对比分析,图版法用于电阻率侵入校正存在局限性,阿尔奇公式毛管法适合高矿化度泥浆侵入校正,并且应针对不同地层孔隙结构和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比值分别建立模型来进行电阻率侵入校正。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渗透油藏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孔隙结构复杂,利用常规测井进行油层识别和储层参数的定量解释有很大难度,影响了储量的升级和评价.以基山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以核磁共振的原理为基础,从孔隙结构研究入手,利用T2分布谱分布形态特征和差谱、移谱分析进行了油层的识别,利用核磁共振T2谱对孔隙结构的研究确定了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孔隙体积进行了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将核磁共振测井成果与常规测井资料相结合,明显提高了有效层识别和参数的解释精度,解决了低渗透油藏储量评价的难点,也为储量的评价和顺利上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姬塬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及毛管压力实验等资料,结合姬塬地区长2段低阻油层特征,建立相关地层参数计算模型,用求得的含水率来进行低阻油层定量评价。经23口井实际生产数据的验证与对比,符合率较高,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