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星云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对星云湖流域土地利用信息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研究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体与裸地7种土地类型近30年间的土地利用状况信息,并与湖泊水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星云湖流域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种土地类型均有明显变化,流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5种。建设用地与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显著,主要占用耕地与草地;草地与裸地面积在逐步减少,大量草地转化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在小范围内波动,林地覆盖范围变得破碎化;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主要流入来源是草地与林地,主要流向为建设用地与交通运输用地。2)星云湖在1995年前各项水体污染指标变化不明显,为Ⅲ类水质;2000年开始水体污染指标逐步增加,水质类别下降为Ⅳ类,2005年后水体污染指标增加明显,水体恶化显著,水质下降为Ⅴ类,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状态。3)星云湖流域耕地、建设用地与交通运输用地与水体污染均有强烈的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星云湖的水质恶化可能是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源与工业污染源的共同作用结果;草地与裸地同水体污染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透水性下垫面对污染物具有明显截留、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流域点源氮素对地表水体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问题,本文基于ArcGIS平台改进了饱和-非饱和氮素运移转化和氮素对地表水体的负荷计算模型ArcNLET,该模型可考虑水流和氮素在土壤中的一维垂向运动和在地下水中的二维水平运动,计算从点源排出经土壤消减到达地下水面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及其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分布,并最终计算氮素对地表水体的负荷。将该模型应用于美国佛罗里达州Julington Creek流域点源氮素污染和负荷计算,定量分析了当地点源氮素出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由于地形和土壤性质的差异,从点源到达地下水面的氮素浓度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该流域氮素进入地表水体的负荷中,铵态氮比例占26%,说明忽略地下水中铵态氮会低估氮素污染风险。该模型各模块相互独立,参数较少,利用ArcGIS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是定量评估流域点源氮素对地表水体污染负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水体污染原因的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体污染种类地论述,分析了水体污染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预防水体污染的措施,着重强调保持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湖泊流域中农业种植排放的磷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湖泊流域农业种植系统的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并以巢湖流域为例,运用模型系统地量化并分析了2006年流域农业种植系统中的种子、化肥、农药、粪便、作物、秸秆等含磷物质的代谢过程。结果表明,系统对水体磷贡献为20.84 kg/亩,其中畜禽粪便还田和化肥施用是造成水体磷污染的主要原因,其含磷量分别占系统磷总输入量的74.68%和15.07%,并提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和提高磷肥施用效率等减少系统对水体磷污染的主要措施。研究为高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寻找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时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时优化调度的优点,方法和步骤、建立了基于多维动态规划和模拟技术相结合的大系统分解协调实时调度模型,提出了利用水源区水库调度图控制面临时段的调水决策以考虑余留期效益的建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背景进行了实例验算,成果合理,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时优化调度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建立了基于多维动态规划和模拟技术相结合的大系统分解协调实时调度模型,提出了利用水源区水库调度图控制面临时段的调水决策以考虑余留期效益的建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背景进行了实例验算,成果合理,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7.
汽车悬架最优控制的研究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1/4车辆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仿真及实际控制过程中,采取主动控制及半主动控制时应分别选取加权矩阵,以保证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且半主动悬架同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从氮、磷营养盐水平,铁、硅含量,光照强度,温度,水体动力学(水体流态,风力)和水体更新周期等方面对水体富营养化成因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更好地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控制水体污染,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的不断进展,网络延时对网络控制系统的影响日益突出,它是恶化系统性能、导致信息不能准时到达、引起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对网络控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延时对网络控制系统的影响,并从减少网络延时的网络优化与调度策略、无模型智能控制策略、鲁棒控制策略等方面出发,对网络延时的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有效地实施网络控制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流域尺度的污染已成为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TMDL(最大日负荷总量)水环境治理技术方法,以镇江市运粮河流域整治为例,以水体水质为目标导向,探讨出了一套应用于流域排口污染物削减的研究方法:①梳理流域排水系统,结合现场调研确定排口性质;②计算排口产污量;③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及其水系流动、生态本底情况,采用一维模型分析计算流域的水环境容量;④以流域水环境为控制目标,结合产污量计算结果对重点排口提出污染物削减标准;⑤制定流域排口污染物削减方案;⑥对排口整治方案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该研究方法可为我国其他中小城市的流域治理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域治理提供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1.
以宿松水文节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水利工程控制的该流域产汇流特性,提出分区构架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模型预报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安江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研究了根据遥感信息提取的流域下垫面特征值来推求模型部分参数的方法.利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与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遥感影像间接推算流域的蓄水容量;针对小流域的特点,基于土地覆被数据和Landsat水体数据叠置分析直接提取流域的不透水面积比.应用基于遥感信息的模型参数率定方法对高关水库流域的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将推求出的模型参数进行流域水文模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为无资料或缺资料地区的参数率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控磷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武汉东湖体污染现状,分析其水体污染的成因,提出了东湖富营养化水体台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质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系统分析技术进行水污染控制系统的规划是现代水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水质模型对整个规划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详细地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质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评价了水质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国内刚投产的某工程的工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分析了棒材轧线的主要控制模型、控制功能。最后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漓江的水文和水质特点,综合利用数学建模、Visual Basic高级语言编程、AC-CESS数据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初步开发了漓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包括电子地图平台、水质模拟模块和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块,针对中小型河流的特点,选择Streeter-Phelps模型微分式的托曼(Thomas)修正式,建立了漓江水质模型.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同时考虑稀释、迁移和净化作用,该软件系统可为漓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决策、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其他流域的水污染控制提供借鉴,尽管软件功能尚显单一,但由于该系统提供了可自由拓展的接口,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添加相应的模块,使该软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可极大提高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AMD和HMS结构混合控制系统减振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由主动质量控制系统和被动质量控制系统组成的混合控制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减震作用,探讨了AMD系统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HMS系统的惯性系统质量和液体中气体压缩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给出了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流水体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提出综合运用GIS、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实现河流水污染的空间数据管理和污染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激励函数、为权值的修正加入动量项等方法改良BP算法;并引入遗传算法实现BP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最佳学习率和动量因子等参数的自动搜索,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等问题。并进一步将该模型与GIS强大的空间功能结合,实现了水体污染的海量空间数据管理及评价预测结果的空间图形直观可视化表达,十分便于及时掌握河流水体污染动态、空间分布及演化趋势。并最终以GIS为二次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河流水体污染非线性预测管理系统,并在长江重庆城区段河流污染预测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预测精度达78%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岐江河水环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治理岐江河的水体污染和改善中山市水环境,提出了以引水冲污为主的工程性措施,即引外江水注入岐江河,增大河道过水流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通过分析现状、拟定方案,并利用一维非恒定水质模型对三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定多渠道联合引水方案,并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流模型在内夹河流域汛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内夹河流域汛期的实测资料,对目前常用的几种产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出了适合该流域汛期的产流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