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干旱区绿洲耗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耗水分析是干旱区平原绿洲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断面法、水量平衡法、四水转化模型、遥感模型等。以新疆叶尔羌平原绿洲为例,应用四种方法,分析了叶尔羌平原绿洲2002年水资源转化及消耗,重点是四水转化模型的分析模拟。四种方法的总耗水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四水转化模型、遥感模型还得到了不同分区、不同土地类型、不同月份的耗水结果。分析表明,叶尔羌平原绿洲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耗水比例各占50%,自然生态耗水维持一定水平,水资源配置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应用干旱区平原绿洲四水转化模型,对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的水土资源不同利用情景的水资源转化和消耗进行模拟,研究地下水的适宜开采量和灌溉规模问题。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社会经济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3%~60%;如果维持灌溉地年耗水650 mm左右、非灌溉地300 mm左右,那么最大灌溉面积约为850万亩,适宜的地下水利用量约为10亿m3,对应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9。  相似文献   

3.
应用绿洲耗散型水文模型,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麦盖提县绿洲的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和不同利用情景的水资源转化和消耗进行模拟,研究地表水可利用量已限定的情况下,地下水的适宜开采量和灌溉规模问题。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社会经济系统耗水约占总耗水的60%,灌溉面积及地下水开采量是合适的;适宜的地下水开采量为1.0~1.5亿m^3,地下水开采系数为0.25~0.35;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宜过高,约为0.5左右。  相似文献   

4.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叶尔羌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任务,通过对叶尔羌河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替代灌溉效益较差的平原水库,提高灌区灌溉效率,节余灌区引水,确保叶尔羌河向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供水,增加枯水期灌区供水,改善灌区灌溉供水条件。采用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初步分析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承担水资源配置功能所需的灌溉调节库容,拟定了水库调度保障措施。研究成果对叶尔羌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叶尔羌河流域位于新疆西南部,流域灌区是新疆最大的灌溉绿洲,也是全国第四大灌区。叶尔羌河流域经过多年开发治理,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灌溉体系。但是目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农业生产落后,灌区生态环境恶化。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灌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叶尔羌河灌区优质高产农业基地建设的水利措施。  相似文献   

6.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叶尔羌河流域的山区控制性水库工程,在此对阿尔塔什项目如何替代平原水库、实现水资源统一调配、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能进行分析论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流域内山区水库、平原水库、地下水库联合调节,进行流域内的水文补偿,跨流域的电力补偿及利用下游灌区平原水库的反调节作用,可确保叶尔羌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以及下放生态水。  相似文献   

7.
李平 《内蒙古水利》2007,(3):102-104
叶尔羌河是塔里木河的四大源流之一,也是新疆最大的灌溉绿洲。叶尔羌河流域经过多年的开发治理,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灌溉体系,通过多年从事流域管理积累的经验,结合新形势,对流域内各业用水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流域水资源优化管理的思路,以适应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智能化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干旱区绿洲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干旱区智能化微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在库尔勒包头湖农场棉花智能化滴灌试验田进行了为期3 a的大田试验,通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智能化滴灌条件下棉花的耗水规律.通过耗水规律合理地修正了当地棉花的灌溉制度,既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又能够为棉花的灌溉决策提供...  相似文献   

9.
翟家齐  赵勇  刘宽  董义阳  李星 《水利学报》2023,54(12):1440-1451
农业节水潜力及其尺度效应是干旱区灌溉绿洲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绿洲农业生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健康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及尺度效应形成机制不清等问题,本文明确了取水节水与耗水节水的概念及内涵,提出节水潜力问题不能忽略灌溉水外溢支撑的生态耗水及效益;从水循环视角解析了干旱灌溉绿洲农业灌溉水分在农田及农田之外的转化与消耗机制,分析了不同节水措施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农业节水的尺度效应及其伴生生态系统响应背后的水循环机理;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不同环节、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剖析了植株-田间-灌溉单元-绿洲不同尺度农业节水量的转化关系及转化项;最后提出了以植被健康、河湖稳定、水盐平衡为生态健康约束,基于水循环模型定量评价灌溉绿洲不同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能够为绿洲全局视角下科学评估农业节水潜力及影响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水循环监测及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为例,针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平原绿洲水资源的运移、转化和消耗等水循环特点,以水资源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绿洲水文研究、建立绿洲水循环监测系统及绿洲水资源利用评价系统的初步构想。监测评价系统能适时科学地诊断绿洲水循环过程及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并及时有效地解决绿洲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进SEBS 模型评价黑河中游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农业耗水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准确估算干旱半干旱区绿洲蒸散发(ET)对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非常重要。针对干旱半干旱区作物蒸散受土壤水分胁迫的特点,将土壤水分信息引入到SEBS模型中,利用MODIS影像,结合WRF模式输出的格网和地面观测的气象数据估算2012年黑河中游绿洲蒸散发。与涡动观测结果对比:改进的SEBS模型更适用于灌溉作物在水分胁迫下的蒸散发估算。进而分别在灌区和黑河中游整个绿洲尺度上评价2012年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灌区尺度上水资源利用效率是57%;以整个黑河中游为对象,由于考虑了地表水地下水的转换和重复利用,绿洲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可达到66%,但抽取地下水重复利用消耗大量的能源,为此需要提升单方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做到既节约水资源,又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内陆干旱区面积253万km2,占国土面积1/4。解放以来,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西部大开发浪潮更促进其社会经济提速发展,但水资源日益成为其主要的制约因素。内陆干旱区年降水量除海拔很高的山区外,都在200 mm以下(塔里木盆地绿洲为50 mm左右)。水资源产生于山区,消耗于平原绿洲。绿洲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内陆干旱区精华所在。由于内陆干旱区自然生态极为脆弱,而在平原绿洲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简称四水)转化频繁,增加了水资源评价分析的难度,给水资源合理配置、利用的规划和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基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13.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对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面积进行遥感解译,设置灌溉面积扩张(现实)和维持不变(理 想)两种实例,对比分析 1990—2020 年平原绿洲耗水平衡和用水效率,从灌溉面积扩张视角对灌溉效率悖论成因 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现实实例下,36 亿 m3净节水量被用于扩大灌溉面积,人工和天然绿洲耗水比从 4∶6 转变 为 6∶4,产生了严重的灌溉效率悖论;理想实例下,人工和天然绿洲耗水比维持在 4∶6,产生真实节水量 24 亿 m3, 可避免灌溉效率悖论的产生。灌溉效率悖论的产生是连续丰水年出现、节水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和灌溉面 积扩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0 年来灌溉面积扩张对塔里木河流域灌溉效率悖论的产生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黄河》2017,(6):68-71
依据《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叶尔羌河流域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14组潜水水样中,水质安全类别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的分别占14.3%、7.1%、78.6%;51组浅层承压水水样中,水质安全类别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的分别占3.9%、7.8%、88.3%;6组深层承压水水样水质安全类别均为不安全。研究区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但研究区山前倾斜平原的地下水水质相较于叶尔羌河流域中下游的地下水水质要稍好一些;在垂向分布上,潜水水质优于承压水水质,浅层承压水水质优于深层承压水水质;研究区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主要受气候、土壤、地貌及生活、工业活动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疆前海总干渠主要为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保障,保护叶尔羌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对维护前海灌区的生态安全和建设美丽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前海灌区在叶尔羌河流域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前海总干渠、前海灌区工程及水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推进前海灌区工程完善和水生态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尔羌河流域属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区,河道径流主要为冰雪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根据目前水资源调蓄能力,以及农业、生态等用水情况,汛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约7.8亿m~3。建议修建山区水库、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洪水资源调蓄能力;对部分平原水库进行防渗及清淤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全流域洪水资源调控机制,安全高效利用洪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叶尔羌河流域灌区为新疆第一大灌区、全国第四大灌区,目前灌区的灌溉方式没有大的改变,仍然认为叶尔羌河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盲目用水,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等,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不明显。本文通过对灌区农业生产灌溉的实际调查及主要农作物的灌溉试验,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地指导灌区农业生产及灌溉。  相似文献   

18.
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是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中唯一的山区控制性水库工程,本文以下坂地项目如何完成叶尔羌河向塔里木河输水规划为目标,重点就山区水库如何替代平原水库、实现水资源统一调配、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能进行分析论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流域内山区水库、平原水库、地下水库联合调节,进行流域内的水文补偿,跨流域的电力补偿及利用下游灌区平原水库的反调节作用,可确保叶尔羌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以及向塔里木河输送生态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新疆叶尔羌河水能开发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叶尔羌河山区水能开发的规模、开发条件和重点开发河段,重点工程选择进行了论述,并就叶尔羌河水能开发及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叶尔羌河下游沿河生态林和向塔里木河下放生态水以及绿洲灌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叶尔羌河水系含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柯克亚河与乌鲁克河等4条河流,其中叶尔羌河最大。文章介绍了该流域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