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离散元法(DEM)研究了筛面与物料特性在筛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模拟了不同筛面长度的圆孔筛、方孔筛的筛分效率和复杂粒形物料在圆孔筛、方孔筛上的筛分效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开孔率的前提下,筛面越长,筛分过程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圆孔筛和方孔筛的筛分效率均随筛面长度的增大而提高,且筛分效率与筛面长度之间关系符合Boltzmann方程;不同形状的颗粒分别在圆孔筛和方孔筛上筛分时,球形颗粒筛分效率最大,片状颗粒的筛分效率次之,胶囊形颗粒筛分效率最小;3种形状的颗粒在方孔筛上的筛分效率均明显高于在圆孔筛上的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2.
颗粒筛分过程的三维离散元法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软球干接触模型对直线振动筛面上颗粒群的筛分过程进行了三维离散元法(DEM)的模拟研究,分析了振幅、振动强度、振动方向角、筛面倾角对筛面颗粒群的平均运动速度及动态筛分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振动筛面颗粒群的运动状态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其稳态平均速度与振幅、振动强度及筛面倾角之间为线性关系,而与振动方向角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当振动方向角为45°时,颗粒群稳态平均速度最大。在筛分过程中,物料颗粒的筛分效率是动态变化的,并随着振幅及振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振动强度增大至3.3时,效率反而降低。筛分效率受振动方向角的影响较小,而随着筛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振动筛筛孔形状和筛网材料对筛分效率影响显著,优化的筛孔形状设计与筛网材料选择将有效提高实际工业场景中振动筛的工作效能。为研究筛孔形状和筛网材料对筛分效率的影响,文章基离散元法(DEM),利用离散元EDEM仿真软件,通过控制变量的单因素实验,模拟了不同筛网材料下筛孔形状从正方形趋于圆形的筛分过程,并对仿真数据进行后处理。文章采用动态筛分效率作为的评价指标,基于仿真数据分析研究因素对筛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筛网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正方形网孔形状筛分效率最佳,八边形网孔形状筛分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实验分析和对比了四种不同材料的筛网在不同网孔形状下矿物颗粒在筛上的运行速度,实验结果指出,不同因素下筛上矿物颗粒运行速度与其筛分效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综上,筛网材料和筛孔形状会影响筛上矿物颗粒运动速度,通过影响矿物颗粒在筛上的滞留时间间接的影响其透筛概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原煤含水量的增加,引起原煤颗粒间相互粘聚,影响振动筛筛分效率。基于离散元法,运用EDEM软件模拟了潮湿原煤颗粒在圆形筛孔、方形筛孔和矩形筛孔的筛分过程,并且以筛分效率和阻碍粒排出率为衡量指标,对振动筛筛孔形状影响潮湿煤筛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筛孔名义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潮湿煤在矩形筛孔筛面上的筛分效果最好,方形筛孔次之,圆形筛孔最差。  相似文献   

5.
王壮  李军  滕杰  陈广慧  马学东 《煤矿机械》2020,41(1):184-187
为了研究螺旋筛分机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筛分效率,使用SolidWorks建立几何模型,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进行仿真计算。采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进行了螺旋筛分机在螺旋杆以不同转速、原煤颗粒在不同含水率时筛分效率的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原煤颗粒的含水率越高,则螺旋筛分机的筛分效率越低;螺旋杆的转速越高,则螺旋筛分机的筛分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PFC的振动筛分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筛分效率的理论公式,并利用PFC对振动筛面上颗粒群的筛分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振幅、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筛面倾角对筛分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新型筛分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珂  高贵军  段祯  王彦  杜靖永 《煤炭学报》2023,(S1):392-400
煤泥颗粒黏度高是筛分过程中易糊筛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改变传统直线振动筛的结构可以更好地避免糊筛。针对煤泥黏度大、易糊筛的特点,提出了可以防止糊筛的新型叠振筛,并设计动、静筛条交错排列、相对运动的叠振筛结构;对卡在筛缝中的颗粒与黏结成坨块的煤泥在叠振筛与普通直线振动筛上的筛分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与对比,研究了叠振筛的防糊筛原理;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并运用离散元软件模拟煤泥颗粒在叠振筛上的筛分过程。为提高叠振筛的筛分效果,基于DEM并利用Hertz-Mindlin with JKR黏结模型分析了振动参数(筛面负倾角、振动方向角、振幅、振动频率)对煤泥筛分效率和筛下物分布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筛面倾角在-1°~-5°,筛分效率随着筛面负倾角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筛面倾角为-4°,筛分效率最高;振动方向角在35°~55°,筛分效率随振动方向角的增大逐渐增大,但55°的筛分效率较50°提升并不明显;振幅在1.5~3.5 mm,筛分效率随振幅的增大逐渐增大,3.5 mm的筛分效率较3 mm提升并不明显,但会较大幅度提高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在14~24 Hz,筛分效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2...  相似文献   

8.
振动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其筛分机理对提高筛分效率和筛分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EDEM软件模拟和分析了颗粒筛分过程,研究了筛分环节之触筛环节。提出平均触筛概率的概念,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与平均触筛概率的关系,采用拟合曲线比较了平均触筛概率与筛分效率的关系。触筛机理的研究深化了筛分机理,为更好地描述筛分过程及建立筛分数学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振动筛面上单颗粒运动的非线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料在振动筛百上的运动规律人们研究的很多,通过对筛面上物料的运动规律的研究,认识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机理、寻求最佳运动学参数并指导筛分机械的设计。当前筛分机设计和运动学参数的选择都是以线性动力为基础,即以单颗粒在筛面上跳动一次再落到筛面上,筛面恰好运动一个周期,并以一个综合指标一抛射强度KV=3.3来表示。目前,筛分机的设计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随着难筛分物料的筛分机的出现,筛面的抛射强度KV大大提高,可达6~8甚至更高。所以对单颗粒在振动着筛面上的运动规律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 单颗粒在筛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强化混合颗粒在筛面的分层,提高传统振动筛的筛分效果。依据混合颗粒在振动下的空隙填充效应,并基于Lissajous振动合成理论,提出了一种复合振动筛。解释了复合振动筛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并使用离散元方法进行了验证。以复合、直线、椭圆和圆振动筛为对象,以频率、振幅和振动方向角为变量,进行了传统振动筛和复合振动筛离散元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振动筛在筛分效率和物料处理两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复合振动筛可以传递给颗粒一个沿筛面宽度方向的激振力,颗粒在xyz三个方向均有激振力的作用,颗粒受力更加多样化,混合颗粒体系更加松散,活跃程度更大,分层效果更好,进而复合振动筛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筛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振动筛在镁粒和镁合金粒筛分过程中存在的筛网绷紧不均匀、一次筛分效率低、限上率超标、筛网寿命低等问题,在现场工艺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筛网绷紧均匀的卷轴式筛网绷紧装置和可靠、简便的卡瓦锁紧机构,设计安装了筛网后挡料板,有效防止了镁粒和镁合金粒从筛网后部溅入而产生的混料现象。  相似文献   

12.
固相颗粒振动筛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何耀民 《煤矿机械》2007,28(8):21-23
在现场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对固相颗粒直线型振动筛进行了结构上的设计与改进。新型振动筛设计了3排软弹簧隔振支撑系统、筛箱固定装置、卷轴式筛网绷紧装置、卡瓦锁紧机构及筛箱倾角调节装置,筛网安装调整方便、绷紧均匀,提高了产品一次筛分率,降低了振动筛的动载荷,大幅度提高了筛网、轴承等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ZS1756型直线振动筛,在生产中所出现的筛面断裂,破损,筛板容易松动、脱落,造成跑粗,影响筛分效果,维修量大,严重制约生产的原因。介绍了改造方案及改造后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单振源共振筛筛孔尺寸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在单振源共振筛试验系统中筛孔尺寸分别取0.075、0.1、0.12、0.15、0.2、0.3mm,处理量分别取2、4、6、8、12、14、16、18、20 t/m2.h,测定入料细度(-200目)、筛下细度(-200目)及筛上细度(-200目),并计算出筛下产率、筛分效率等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量的逐渐增大,筛下细度(-200目)基本保持恒定,筛上细度(-200目)逐渐增大,筛下产率与筛分效率均逐渐减小。同时在筛孔尺寸为0.075~0.15 mm,随着筛孔尺寸的逐渐变大,处理量快速增大,当筛孔达到0.2mm以后,处理量逐渐趋于平缓,且筛分效率为75%时,处理量可达到8.8~19.3 t/m2.h。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一定简化原则建立了某型煤粉筛力学模型及振动微分方程,并根据其振动微分方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该煤粉筛筛箱动态时域分析模型,对其运动学特性进行时域分析,得到了煤粉筛筛箱动态特性数值解;其次利用虚拟样机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Recur Dyn,建立了该煤粉筛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得煤粉筛工作状态下筛箱各测点的位移、加速度曲线,继而得到筛箱各测点轨迹图;最后对煤粉筛运动特性进行振动测试,将测试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和现场测试三者结合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及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缩短了煤粉筛的研发周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筛网旋流器工作过程中常见的断流和堵筛问题,通过对颗粒到达筛面时两者运动情况的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对切向速差必须小于颗粒透筛允许的最大速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透筛效率。提出了一种变静止筛网为转动筛网的筛网旋流器,可以很好地解决筛网旋流器的断流和堵筛现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选矿厂细碎机破碎能力有较大富余,球磨机给矿粒度偏粗的问题,通过降低筛板筛孔尺寸,分别在生产筛板(筛孔尺寸14 mm×20 mm)与试验筛板(筛孔尺寸10 mm×40 mm)条件下对细碎筛分作业、球磨分级作业进行流程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试验筛板后,细筛分级产品中-12.0 mm含量由88.09%(F95=15.20 mm)提升至98.71%(F95=10.31 mm);当一段球磨处理量分别为295 t/h、310 t/h、和325 t/h时,二段分级溢流中-0.074 mm粒级含量分别由79.86%增加到86.86%、77.03%增加到87.68%,75.63%增加到84.45%。更换筛板后,细碎筛分产品和二段分级溢流产品的粒度均明显变细。破碎筛分流程的优化充分发挥了破碎机的破碎能力,降低了球磨机的给矿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