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16,(1):12-15
介绍了Web服务器集群技术和负载均衡,针对静态的加权轮询算法和动态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反馈的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该算法根据服务器的实时负载动态地改变权值的大小,再根据最小连接数算法来分配新的连接请求。通过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这3种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得出,新的算法能降低HTTP响应时间、提高负载均衡效率。  相似文献   

2.
《软件》2017,(8):6-12
为了减轻快速增长的网络负载压力,本文为web后端服务器集群搭建了基于Nginx的负载均衡服务器[1],将其作为集群的反向代理服务器,使集群具备了负载均衡的功能,对负载均衡算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Nginx自带负载均衡策略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2-5]-改进型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同时对其算法进行了设计。测试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型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的可行性[6]。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虚拟机层的负载均衡,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加权最小连接的资源调度算法。传统的加权最小连接算法对服务器的权值是事先根据服务器节点的配置情况和管理员的经验设定的,以连接数来表示节点负载。本文在加权最小连接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情况,实现对服务器的动态赋权值。同时根据任务类型的复杂度,对任务类型也进行了加权计算,给出了双加权最小连接算法的设计思想、基本流程及实现过程。通过在Cloud Sim平台上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加权最小连接算法相比,双加权最小连接算法能够得到更高的负载均衡度和更好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态负反馈的机制,参考现有的加权最小连接数调度和轮转调度算法,设计出了改进后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通过负反馈机制计算每台服务器的综合负载权重值,而综合负载权重值直接体现着服务器的当前处理能力。调度服务器根据综合负载权重值分配工作负载,实现负载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5.
基于Linux虚拟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斌  徐精明  代素环  葛华 《计算机工程》2011,37(23):279-281,287
分析Linux虚拟服务器负载均衡调度过程,提出一种基于Linux虚拟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结合系统资源类型和服务器权重系数,依据服务器加权负载标准差,进行集群真实服务器负载状况分析,动态调整服务器权重系数,对改进的最小连接数调度算法进行负载均衡调度。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而负载均衡算法一直在背后支撑着后端网络服务系统。但现在的负载均衡算法算法仍无法做到服务器集群的均衡分配,并且传统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负载均衡算法的效率,并且综合考虑多种客观因素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客观因素加权的方式对负载均衡算法进行了优化。利用权值计算得相应服务器综合能力评分再按比例分配任务。保证性能较好的节点分配到更多任务,使得分配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7.
采用服务器集群架构提供服务成为互联网服务业中普遍采用的策略,目前使用得比较广泛的网络负载均衡集群是Linux虚拟服务器集群。优秀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将用户请求合理地分配到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中.提高集群中服务器的利用率和集群系统的吞吐量。针对LVS默认算法WLC算法的不足之处,对WLC算法进行改进.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反馈式的负载均衡算法。实验证明,改进算法能够增大集群的吞吐量,提升集群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传统负载均衡技术应用到云计算环境中引发的新问题,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基于LVS集群分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硬件性能计算各节点的权值,将性能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服务器分为一组,每组节点数量相等(或近似相等),负载均衡器定期地收集各节点CPU、内存、I/O、网络利用率以及响应时间,动态改变节点的权值,使用改进算法选择该组内最佳节点,并计算节点的综合负载和组负载。最后再次使用改进算法由组负载均衡器选择集群最佳节点,并进行任务请求的合理分配,从而解决因并发量过大而引起的时延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加权轮询算法(WRR)和加权最少连接算法(WLC)相比,本算法能够在并发量较大的情况下维持较短的响应时间和较高的吞吐率,使集群负载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由于OpenStack的负载分发不均衡而引发的存储性能下降、资源利用率降低、I/O响应时长增加等问题,提出对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进行改进. 通过对对象存储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利用存储节点的CPU、内存、硬盘、I/O资源利用率信息,并结合节点任务请求连接数,计算存储节点负载能力、性能和权值. 负载均衡器根据每个存储节点的权值大小判断任务分发方向. 经实验证明改进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能够解决存储读写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升数据吞吐率、存储读写性能和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集群服务器依靠前端分发器基于负载均衡来分发客户请求,而ASAS集群采用了基于后端服务器负载分析后的主动调度策略。控制ASAS集群后端服务器的CPU利用客户请求的响应时间,或者连接容量,却很难建立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传统的控制器很难控制。这里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算法,控制算法的输入是CPU利用率和客户请求的响应时间,输出是连接数,试验表明这种模糊控制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1.
在有限资源情况下, FTP服务资源共享平台仅凭多个独立的服务器无法承担访问量、数据容量、网络流量等快速增长所需要的运算需求,采用最小连接调度(LVS)策略设计并实现了改进的最小链接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在通过增加备用调度服务器方法设计的调度服务器冗余资源共享平台中评测传输速度、负载用户数和磁盘读取速度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资源共享平台性能有显著提高,这对促进有限资源条件下的高效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技术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服务的指数增长,各大网站的访问量急剧上升。海量的用户请求使得热门网站的网络请求率可能在几秒钟内大规模增加。一旦服务器承受不住这样的高并发请求,由此带来的网络拥塞和延迟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负载均衡是高可用网络基础架构的关键组件,通过在后端引入一个负载均衡器,将工作负载分布到多个服务器来缓解海量并发请求对服务器造成的巨大压力,提高后端服务器和数据库的性能以及可靠性。而Nginx作为一款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践中。文中将分析Nginx服务器负载均衡的体系架构,研究默认的加权轮询算法,并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实时收集负载信息,重新计算并分配权值。通过实验测试,对比不同算法下的负载均衡性能,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提高服务器集群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安全反向代理服务器架设在真实网页服务器与用户浏览器之间靠近真实服务器的一侧,通过传输层安全协议保障用户与真实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作为基于传输层安全协议的虚拟专用网服务器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反向代理有着极大的商业价值和技术含量.在FreeBSD-6.3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与传统TCP/IP并行的TCP/IP跳转表.基于TCP/IP跳转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加速卡调度算法.设计并实现了直接从加速卡队列获取数据包的代理转发协议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后台真实服务器反馈的负载均衡算法.测试表明,由这些算法和协议栈组成的高速安全反向代理服务器新进连接数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面向数据的体系架构(DOA)为海量异构数据流通共享提供了新的有效解决方案。而数据注册中心(DRC)作为DOA的核心部件,它的访问性能尤为关键。针对高并发访问带来的DRC集群服务过载问题,采用Nginx反向代理负载均衡技术处理高并发访问。对Nginx的负载策略进行分析优化,提出一种由动态配置、负载收集、算法调度组成的动态负载均衡策略,并在负载调度模块对Nginx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WLC)进行改进,通过自适应权值不断调度下一个周期内性能最优的节点来处理请求。通过高并发性能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负载均衡策略在DRC集群中能更有效处理大流量的访问需求,提高集群的资源利用率和缩短请求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的Web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集群技术构建的服务器组在资源利用率上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算法,建立判断矩阵,得到各项评估指标的单项和综合权重。调度器定时接收真实服务器上的4类参数:网络性能,服务器硬件,服务器软件和网络服务类型。根据调度器收到的每一个连接请求,采用动态反馈算法选择负载最小的服务器响应连接请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少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有效提高集群系统的响应率。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冗余服务性能的动态容错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钱方  贾焰  黄杰  顾晓波  邹鹏 《软件学报》2001,12(6):928-935
针对分布式应用的性能要求,引入了负载平衡机制,以便对activere plication和primary backup容错算法进行权衡.提出一种基于冗余服务的动态容错算法RAWA(read-any-write-any),能根据系统负载状况动态改变请求的quorum,不但提高了请求的处理速度,而且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实现了负载平衡.结合所提出的一致性维护和互斥访问机制,该算法可以适用于嵌套访问和状态服务.另外,还分析了RAWA算法的性能,并通过在CORBA平台上与其他容错算法的对比测试,证明RAWA算法在  相似文献   

17.
实时通信主要传输实时音视频,具有低延时和高带宽消耗的特点.在用户量较大的场景下,单服务器方案无法满足整体需求,此时需搭建分布式集群对外提供服务,而如何将这些访问合理的分配到不同服务器上,均衡集群内服务器的负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单服务器场景下的实时通信流程,然后研究和分析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同时为满足同群组客户端需转发到相同服务器的一致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应用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