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煤矿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选取某大型煤矿5个主要工段的12个主要工序,运用罗马尼亚风险评估模型(Romanian model)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CMM)对某煤矿进行风险评估并比较2种模型的评估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噪声、CO等有毒气体、电焊烟尘这3种职业危害因素,ICMM矩阵法评估为中等风险,定量法评估为不可接受风险,Romanian model评估为4级中等风险水平。对于粉尘造成尘肺病这一风险事件,ICMM矩阵法评估为高风险;定量法评估为不可接受风险;Romanian model评估为5级高风险水平。Romanian model模型的评估结果更能为煤矿企业职业病危险分级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于因技术改造致危害因素显著增加的某企业10万t/d污水深度处理升级改造项目,不宜采用原有项目进行类比分析,现探讨采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应用。通过系统、全面地辨识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分析其防护措施,评估职业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后新增硫酸、氢氧化钠等为中等风险职业危害因素,双氧水为低风险职业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某矿渣微粉生产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强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定量分级法、职业健康检查法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一氧化碳、粉尘(按其他粉尘计)和噪声,其中皮带工巡检时接触噪声超标,其余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标。粉尘、噪声和一氧化碳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加强工人的个体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煤炭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且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众多,为综合评价煤矿井下的危害状况,依据未确知测度理论,选取煤矿井下粉尘质量浓度、有害气体指数、瓦斯浓度(甲烷体积分数)、噪声、振动、温度、湿度、风速、有效风量率、作业空间、劳动强度共11个职业危害判别指标,建立职业危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基于煤矿井下职业危害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应用Visual Basic编程技术实现该评价模型程序化,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同忻煤矿井下6个工种的职业危害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互吻合,表明该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程序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煤矿井下职业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反映煤矿工人职业健康水平,本文基于健康风险评价法和暴露参数法,建立了煤矿粉尘健康损害评价模型。利用不确定性分析和蒙特卡洛概率性风险评估方法对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喷护点和转载点等作业场所进行粉尘健康风险评价,并用伤残调整寿命年表征粉尘健康损害程度。将评价模型运用于山西某煤矿,得到21个工种的粉尘健康损害值,同时对影响粉尘健康风险的变量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用于煤矿粉尘的健康损害评价;综掘机司机是人均健康损害最高的工种,其所在的掘进工作面受到的粉尘影响也是最大,由此造成的寿命损失为1.48~2.20 a;在各作业场所中持续暴露时间和粉尘浓度是对粉尘健康损害贡献率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淮北市内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情况,2019—2020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淮北市全部16家煤矿对调查对象,对主要岗位的呼吸性粉尘、噪声进行监测,并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淮北市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仍为粉尘、噪声;呼尘岗位超标率为51.88%,噪声岗位超标率为34.7%,采煤工接触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高于掘进工、辅助工,掘进工暴露噪声强度高于采煤工、辅助工;针对煤矿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开展较好,但接触噪声工人体检率(34.49%)较低;新发尘肺病患者为采煤工、掘进工等;不同工种中新发尘肺病人的接尘工龄、发病潜伏期不同,应进一步加强针对采煤、掘进岗位的粉尘、噪声危害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某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及强度,同时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职业健康检查法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价。通过对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分析,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石灰石粉尘、水泥粉尘、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噪声及高温。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86.0%,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77.6%,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均合格。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石灰石粉尘、煤尘、水泥粉尘)和噪声,建议加强工人的个体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成连华  曹东强 《煤矿安全》2020,51(6):260-264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源头-致因因素-作用对象"对煤矿职业病危害管控的致因因素进行全过程分析,建立了基于能量释放的煤矿职业病危害致因模型,进而构建了煤矿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出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为提高计算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将AHP和DEMATEL方法结合使用,构建基于AHP-DEMATEL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以分析煤矿职业病危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职业健康管理的综合影响度最高,从业人员素养综合影响度最低;二级指标中粉尘防护设备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的综合影响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下煤矿职业病危害管理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煤矿职业健康危害发生率,提高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当前煤矿职业健康管理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员-生产-文化的职业健康管控模式,该模式以职业健康管控网络、管控理念以及职业健康文化氛围为基础,以职业健康零风险为目标导向,通过PDCA循环程序对生产、文化以及人员层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动态、闭环管控,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通过煤矿员工职业健康危害致因分析,从人员、生产、文化这3个层面说明了进行职业健康风险管控的重要性。煤矿职业健康管控模式的提出,为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煤炭企业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缺少预防工作前的"预评价"和治理效果的"后评价"环节。分析了煤矿职业危害的三类危险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职业危害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3个煤矿的职业危害危险源进行了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合理可靠。煤矿职业危害风险评价研究对于丰富职业危害防治理论、提高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并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等方法进行分析。该企业作业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高温等。部分作业岗位粉尘、噪声、高温超过国家限值;该企业未开展岗前、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不全,未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职业健康体检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现场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进一步完善职工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虽然加强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工作,但煤矿的职业病危害仍然较严重,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毒物、振动等,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通过对煤矿职业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煤炭工程》2021,53(10)
煤矿作业场所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众多,为解决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估过程中指标因素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引入云模型理论并结合组合赋权技术构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评估模型。以某煤矿所辖的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选取作业人员状况、尘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等五个方面共20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向云发生器计算隶属于不同等级的确定度,基于欧式距离组合运用AHP和EWM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以降低决策者的主观影响,依据评估指标云模型特征参数确定该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作业场所综合评估等级为C_4级,与实际评估情况基本相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为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评估提供了新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贝叶斯网络和置信度指标,建立了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估计模型。首先全面辨识了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因素,以风险因素作为网络节点构造了贝叶斯网络结构;然后依托网络结构的逻辑关系和专家决策,获取了贝叶斯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随后在根节点的失效概率估计时引入可弱化决策主观性的置信度指标,以完成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估计模型的建立,并将模型举例应用到某铀矿企业。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概率,并可以找出影响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有放射性危害的企业职业健康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浅谈煤矿井下职业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井下条件十分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比较显著。与此相比,政府和企业对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不良体位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对五大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然而因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每年造成职业病患者的死亡人数却远远高于工伤事故的死亡人数。同时煤矿井下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以及不良体位等职业危害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对广大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17,(4):241-244
为全面系统的评价煤矿井下系统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结合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特点,依据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筛选出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风险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子的权重系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井下系统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指派法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级隶属函数;最后通过构建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对某矿综采工作面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优先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建议,为煤矿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依据国家现行法规、规范和标准,以现场调研检测法及定量分析法等对马钢第四钢轧总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性毒物监测点合格率为91.7%,粉尘点合格率为90.4%,噪声合格率为73.3%,属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企业;在职业卫生防护及管理工作方面,设施先进齐全,制度合理,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部分危害因素岗位浓度(强度)仍超标,需进一步加强工程治理和个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煤矿安全》2017,(2):237-240
根据煤矿职业卫生现场监测结果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为了评判煤矿井下职业病危害现状,选取生产性粉尘、NO_2、SO_2、CO、噪声和温度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各危害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和权重集,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贵州省煤矿井下的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喷浆支护点、机电硐室、掘进凿岩工作面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煤矿井下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生产性粉尘。职业危害评价结果由好到坏的顺序为:机电硐室、掘进凿岩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喷浆支护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塑胶公司PPR管材、管件生产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要求,对项目现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丁酮、异丙醇等,其中破碎工接触噪声40 h等效声级超过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其他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标;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项目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但应加强培训和教育,以控制职业病发病风险,保证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20.
王迅 《现代矿业》2023,(1):225-229
为了研究金属矿山采选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针对安徽某矿业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对该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分析得出:该企业部分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一些作业岗位噪声超过国家限值,今后需加强现场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进一步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