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对超过3滚筒的多滚筒驱动情况下输送带功率分配方案探讨不足,对4驱动带式输送机进行功率分配研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探讨出了合理可靠功率平衡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在满载、正弦加速度可控启动和不同启动时间条件下,对6.0 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出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4种启动时间下,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显示,延长启动时间可显著降低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同时得出了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陈艳  唐晓啸 《煤矿机械》2020,41(1):59-61
以长距离水平运载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头部双滚筒驱动及头尾双滚筒驱动2种驱动方式,建立了基于RecurDyn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双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阶段输送带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尾双滚筒驱动在起动阶段对输送带张力的影响要小于头部双滚筒驱动。该研究为带式输送机双滚筒驱动的设计以及输送带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对驱动电机、输送带选取非常重要,为了研究带式输送机启动阶段的动态特性,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建立了带式输送机的模型。分析启动速度曲线,得出启动时尾部滚筒会滞后于驱动滚筒一段时间。启动时间为8 s时,输送带最大张力为32 845 N,滞后启动结束时刻3.5 s;启动时间为12 s时,输送带最大张力为31 843 N,滞后启动结束时刻1.5 s。因此延长启动时间可以减小输送带的动张力和缩小动张力的滞后。  相似文献   

5.
利用AMEISim软件,建立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对满载可控启动工况下的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得出了靠近驱动滚筒机头输送带与机尾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通过对4种不同启动时间下输送带的张力仿真结果的对比,发现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MESIM作为一种拥有图形化的开发环境的软件,对输送机的动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可以为输送机系统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机学和带式输送机运行理论分析了双滚筒驱动的带式输送机两驱动单元牵引力和电动机负荷的分配情况,得到了2台电动机功率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现场的应用实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输送带弹性的影响,后驱动单元电动机的负荷要比前驱动单元电动机大;前驱动滚筒比后驱动滚筒直径略大,可以补偿因输送带弹性造成的负荷分配不均;采用转差率高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更利于负荷平衡分配;调速离合器产生很小的滑差就能克服严重的负荷不平衡,而调速离合器产生的滑差功耗却较低。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5,(10):286-288
针对双滚筒带式输送机功率不平衡带来的过载、断带等诸多问题,研发设计了基于PLC的功率平衡控制系统,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分析得出输送机驱动系统牵引力的合理配比,并根据双滚筒带式输送机工况需求,提出模糊控制策略,有效解决了双滚筒驱动下功率平衡问题,实现了双滚筒带式输送机的高效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李进荣 《煤矿机械》2012,33(10):87-89
建立了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大型带式输送机满载启动工况下的动张力曲线,可以看出:满载工况下,驱动滚筒所受的张力远大于空载启动时的张力;满载时驱动滚筒的张力大于改向滚筒的5倍左右,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大运量、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中,采用我级滚筒驱动,增加保间驱动,并相应考虑各级驱动装置间的功率分配及控制,可减小输送带最大张力,选用低强度输送带,从而降低投资和运营费。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阳煤一矿带式输送机启动时功率不平衡的问题,基于输送带特性的研究以及带式输送机建模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启动曲线和启动时间的性能,并对单电机和多电机启动情况的带式输送机的启动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改善多电机启动时功率不平衡的有效策略,解决了功率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双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在传递按一定关系分配2个滚筒的牵引力时,输送带张力的变化情况,并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指出了每一种牵引力分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讨论了在实际运转中,由于所用电机特性差别、滚筒直径差别以及输送带弹性的影响,使电机实际负载功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为双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7,(9):219-221
随着大型带式输送机在煤炭、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各滚筒之间总功率的合理分配已成为焦点问题,故在电动机功率不平衡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输送带弹性伸长率对不同类型功率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尼龙芯输送带受弹性伸长率影响更大,故安全起见,工程应用中建议选用较适合的钢丝绳芯输送带。  相似文献   

13.
以双滚筒驱动为例,探讨分析了在带式输送机动态模型上转矩、功率的配比;通过应用矢量控制的变频驱动系统可以实现分配平衡。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补偿的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器控制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主要涉及长距离多驱动点带式输送机的启停控制技术和功率平衡。分析了多驱动点带式输送机的启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正确的启停方式。比较了2种功率平衡方式,根据多驱动点带式输送机的载料和张力分布情况,最终采用头部3台驱动保持功率平衡、中部3台驱动保持功率平衡,然后根据中驱张力值来分配头部驱动和中部驱动的做功。  相似文献   

15.
在多电机共同驱动带式输送机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多电机间的功率输出不平衡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带式输送机双电机驱动功率不平衡因素对其功率不平衡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双电机CST(可控起动传输)驱动带式输送机模型,重点研究负载和电机延时启动对其功率不平衡因素的影响,为带式输送机多电机驱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矿用带式输送机传统驱动系统存在的效率低、重载启动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永磁直接驱动系统,即将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连接到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滚筒,带动传动滚筒转动,并依靠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输送带的转动。根据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重点对隔爆型永磁同步电动机及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装置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综合对过载能力要求、功率因数、电动机功率大小、电动机经济性等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获得最合理的设计方案。由于永磁直接驱动系统取消了中间传动环节,使传动系统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用鑫 《煤矿机械》2011,(10):92-94
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超长运距带式输送机的电动机功率平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双滚筒驱动超长运距带式输送机牵引力的分配公式;讨论了影响超长运距输送机的电动机功率平衡的动态和静态因素;研究了超长运距带式输送机电动机的功率平衡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驱动技术是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由于驱动功率和输送距离受到输送带强度和元部件的限制,不能无限增大,只能采用多点驱动方式来解决长距离大运量输送物料问题。主要通过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多点驱动-卸载式驱动、直线摩擦驱动和软起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滚筒卸载式驱动和液力调速软起动是大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最经济合理的驱动技术。  相似文献   

19.
《煤矿机械》2017,(11):131-133
针对多电机同轴拖动时产生转差功率的技术问题,分析带式输送机多电机同轴拖动的机械性质,研究带式输送机变频调速控制方式,从而提出变频调速主/从功率平衡控制原理及控制方式,实现主机和从机的负载转矩平衡分配,确保了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功率匹配平衡。该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拉运带式输送机,实现了2台1 140 V、250 k W电机且滚筒直径不同的变频拖动。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时存在功率不平衡等,造成电动机过载甚至损坏等问题。通过对带式输送机滚筒牵引力的理想和实际配比的分析,按转矩进行负荷分配,采用主机为速度闭环的矢量控制,从机为主机速度级联下的转矩控制,主、从电动机在转矩分配给定的情况下进行转矩闭环控制。重点分析转矩闭环的功率平衡控制原理,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的主从电动机在正常运行和突加负载的情况下,转矩均能实现按比例分配,可实现功率平衡,证明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