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克服现有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的局限和不足,在基于物元可拓方法对煤矿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引用变权理论对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并采用贴近度替代最大隶属度准则构建基于变权物元可拓的煤矿安全状态评价模型。结合敏感性分析指出评价对象对权重和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得出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权重计算方法比较,变权法对异常指标作用不会进一步放大,可以有效反映煤矿的真实安全状态;员工的月平均培训时间是影响煤矿安全状态的敏感性指标,从而可实现对敏感环节的及时排查;基于该模型的煤矿安全状态等级为较安全,偏向于安全等级的程度较大,与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验证了现有的研究样本,同时给出了待评综合安全状态等级随各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到生态安全评价中.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安徽省9座矿业城市2010—2018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对未来7年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18年,安徽省矿业...  相似文献   

3.
《煤矿机械》2021,42(7):197-201
煤矿安全评价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工作。由于煤矿事故致因具有模糊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予以解决。二维云模型较云模型更能有效地处理煤矿事故的复杂情况。利用二维云模型建立煤矿安全评价模型,应用改进博弈论组合层次分析法、极值迭代法和改进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煤矿安全评价实例验证,该方法科学、可靠、有效,可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尾矿库的安全运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一,因此在尾矿库的安全评价过程中,确定各因素权重是关键的一步。为了避免固定不变的常权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构造了均衡函数,引入了变权权重。同时,也为了避免个人主观认识差异及客观数据之间的关系片面性对权重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AHP-熵权法的变权综合权重风险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结合实际从洪水漫顶、坝体溃坝、地基沉陷、安全管理、自然因素五方面,选取了坝体高度、库容量等18个措施层指标建立黄金洞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初始值,经过变权综合权重风险评价,得出此尾矿库安全度等级为较安全状态。此方法计算过程简单,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宋红娜  段振伟 《矿业快报》2007,23(12):36-38
以煤矿通风系统合理性综合评价为例,结合选用的10项指标,应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该方法以灰熵理论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熵权,从而避免低层次多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评价对象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确定的相对接近度作为评价准则,从而能较客观地确定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的优劣程度,为类似系统分析与评判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更加科学地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难题,首先系统全面地查阅、比较了以往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目前最为先进的基于局部变权理论的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结果认为该方法在局部状态变权函数的构建、变权区间及调权参数的确定中依据不够充分,存在一定改进的空间;为此,基于现有理论与认识构建出了新型的三区间局部状态变权函数,将常权权重与常权相关系数加入到状态变权函数中,给出了基于主控因素归一值累积频率的变权区间阈值确定新方法,并采用在初步给定经验值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确定调权参数最终取值的方法;其次,利用新型的三区间变权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对研究区底板奥灰突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圈定了相对脆弱区;最后,分析了改进后的变权模型的权重调整规律,并通过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常权相关系数的限定条件,结果表明,加入常权权重与常权相关系数的新型三区间变权模型不仅体现了现有变权模型权重随因素状态值及其组合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的核心特征,还能够实现权重调整程度与常权权重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本次对变权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改进是科学的、可行的,研究成果对提升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具有...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传统煤矿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全动态评价的概念及特点,并对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正态隶属函数计算指标的隶属度,同时对首尾两个级别区间进行处理;对指标的权重确定采用变权方法,将属性权重与等级权重相结合,得到随指标值变化的综合权重。对于煤矿动态的生产过程,动态评价可以实时反映出煤矿的安全状况,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有利于指导现场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煤矿机械》2017,(9):166-168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能力,针对瓦斯爆炸风险,应用熵权法和二维云理论建立煤矿瓦斯爆炸的安全评价模型,并提出相近度的计算方法,用来表示实际安全等级与标准安全等级的相近程度。应用上述方法对某煤矿的瓦斯爆炸风险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熵权二维云模型的煤矿瓦斯爆炸安全评价方法合理可行系统准确,为该类事故的安全评价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边坡稳定性评估中指标权重求取的模糊性问题,构建了基于改进的博弈论-变权可拓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基于三值判断的FAHP法和CRITIC法分别确定主、客观常权;并由博弈论模型确定最优综合常权;为考虑评价指标自身状态值对其权重的影响,构造均衡函数,采用变权理论求得最终动态权重,以弥补常权评估带来的误差。利用物元可拓模型进行综合性评估,判定边坡的危险性等级。将该模型运用到某露天铜矿边坡稳定性评估中,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了该评估模型的科学可行性。在文中计算出的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其它综合评估方法进行验证,评估结果都与实际情况一致,证明了该种赋权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地评估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等级,针对边坡稳定性受众多评价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提出运用多维云模型理论,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评估。从地形地貌、岩体环境特征、人工开挖、地震及气象水文5个大指标出发,选取14个因素作为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评判指标。基于云理论,采用指标近似法得出云模型数字特征,综合各评判指标的相关度和信息量,结合改进CRITIC法确定评判指标权重,生成岩质坡稳定性等级评估的多维云模型。运用该模型,输入重钢集团西昌太和铁矿中的8组岩质边坡的指标实测值得到隶属于各标准边坡稳定性等级的综合确定度,依据最大确定度原则确定边坡稳定性等级。并将评估结果并与一维云模型、模糊评判法、CSMR法以及边坡的实际状态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多维云模型应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中更加高效,且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煤矿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融合安全行为及不安全行为定义、行为安全理论、MMEM系统理论,提出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的界定标准。根据行为影响因素,建立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差异系数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及组合权重,选用可拓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选取某煤矿进行实例验证。研究表明:针对煤矿行业,D-E-I模式具有普适性;实证评价等级为Ⅳ级,即“比较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模型科学性与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无法精准监测甲烷、氧气浓度导致生产安全性低的缺陷,设计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井下安全生产数据,将数据传送至处理器中,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传送数据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传送至煤矿安全生产监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中的云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及甲烷浓度变化预测模型获...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分析,从采矿地质、水文特征和工程施工3个层面选取14项评价指标建立稳定性评价体系,并基于博弈论构建露天矿边坡岩体稳定性综合评价云模型。以云南某露天矿边坡为工程案例,通过数学计算并评估其稳定性等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层次分析法能够明显改善主观权重的计算精度;选取的模型评价指标符合工程实际需要,且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与代表性;博弈论可以较好地求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云模型能够逐级分析出各层指标与稳定性等级的相关程度,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露天矿边坡岩体稳定性等级;结合现场实测,相较于传统评价模型,基于博弈论综合评价云模型适用性较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能够为类似采矿地质条件矿山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华攸金  李希建 《煤炭工程》2020,52(1):163-168
为了加强煤矿危险源风险判识,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及信息五个方面建立煤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依据相关标准、规程确定预警等级及临界值,构建基于可拓理论的风险预警评估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预警指标的权重,避免传统经验的主观性,并使用Matlab软件对可拓理论的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以贵州省黔西县L煤矿为例进行工程应用,该煤矿综合安全风险预警等级为Ⅱ级,对应“低警”状态,其风险程度较弱,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该煤矿企业总体的风险程度表示可以接受,但还需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表明该理论及方法可以为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生产现场的典型动力灾害,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权重融合方案,将层次分析法与CRITIC赋权法相结合,实现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的结合,减小融合后的权重值与评价指标实际权重值的偏差。根据调研煤矿现场实际及相关文献,建立包括煤岩物理力学因素、地质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单轴抗压强度、自重应力等23个二级指标的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兖矿集团某煤矿的现场实践,该模型评价结果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实践得出的结果相适应,融合权重-云模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尾矿库安全评价中存在"指标权重群决策意见不易统一"和"安全评价等级信息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等问题,提出了Spearman?EAHP的变权非对称灰云聚类模型.首先,引入Spearman系数对指标重要性排序进行预处理和一致性检验,考虑指标理想序和指标实测数据非线性变化的影响,建立了基于EAHP法的指标变权算法,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金玲 《煤炭技术》2012,31(2):36-37
煤矿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国内外一大研究焦点问题。借助安全性高、扩展性强的云计算开展分布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相关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对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响 《煤炭技术》2013,(5):85-87
首先对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在分析当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相应设计研究,最后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云计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目前煤矿井下关于瓦斯环境安全管理存在单因素“一刀切”的问题,掌握多因素存在相互耦合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煤矿井下瓦斯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井下瓦斯环境安全评价的数学评价方法和准则。该方法充分考虑瓦斯环境安全评价指标,根据模糊数学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变权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从煤与瓦斯突出、瓦斯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瓦斯爆炸3个方面提出9个评价指标,对各个评价指标参照国内相关煤炭行业的规范标准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得到各指标合理取值范围,建立了指标评价矩阵并确定指标初始权重。根据实际情况调高“差”指标权重,同时调低“好”指标权重,使之更符合实际。最终采用最大隶属度作为评定准则,确定安全等级,并采用实例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