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静易 《模具工业》2007,33(10):17-20
介绍了汽车后门外板的冲压工艺,包括各工序的工艺设计。为满足后门外板零件的产品要求,对拉深成形进行了成形模拟分析,并把成形模拟分析结果应用于模具的加工调试。制造的各工序模具已生产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车门外板的冲压工艺性进行分析,利用CAE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并根据数值模拟情况进行产品数模修正,优化数值模拟工艺参数及工艺造型,消除零件在工艺设计初期可能存在的缺陷,极大地降低了模具开发的风险,进而通过模具现场调试。成功制造出合格的冲压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冲压成形仿真软件Autoform对某车型后背门外板冲压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压边力、润滑、料厚及模具间隙等因素对拉延筋圆角减薄率的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解决了拉延筋圆角冲压开裂的问题。结果显示,零件减薄率随着压边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随着压边力的增加而减小,压边力在1400~2000 kN之间时,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可保持在19.1%之内;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随着摩擦因数的减小而增加,当摩擦因数为0.11时减薄率达到19.6%;料厚由0.63 mm增加至0.67 mm时,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由16.0%减小至13.4%;模具间隙对拉延筋圆角开裂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模具间隙为0.02 mm时,减薄率达到25.5%。故适当提升压边力和摩擦因数、增加料厚、减小模具间隙均可降低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后背门外板从CAS数据到一体结构设计时,各阶段数据分析及研究,并基于数字化仿真软件Autoform对制件进行冲压全工序分析,保证一体后背门外板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一体后背门外板为车身开发提供了稳定的尺寸精度,实现车身轻量化,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节省工装设备投入。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皮卡尾门外板拉延过程中产生的破裂、起皱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拉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将料厚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作为优化目标,以圆角和直边段的拉延筋阻力系数、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系数为工艺参数变量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在Auto Form软件中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工艺参数对破裂和起皱综合指标的关联度,给出了最优的工艺参数方案:圆角段拉延筋阻力系数为0.15,直边段拉延筋阻力系数为0.45,压边力为800 k N,冲压速度为3.5 m·s-1,摩擦系数为0.13。应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模具制造和现场实际生产,得到了质量良好的冲压件,有效控制了破裂和起皱风险。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SUV背门外檐板形状特点和冲压成形工艺,利用Autoform对外檐板成形的冲压方向、拉延筋、压料面和工艺补充面等关键工艺进行拉延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建立冲压方向与工件整体成形+零畸变、压料面和拉延筋与均匀成形、工艺补充与充分变形等工艺/成形品质的关系。按照模拟实验结果调整并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外檐板成形工艺稳定性,为外檐板拉延模具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模具工业》2021,47(6)
介绍了某车型尾门外板的结构特点,并针对该冲压件上部扰流板处的塌陷回弹问题进行研究,利用鱼刺图评估分析研究方向,确定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逐一排查提出解决方案,分析产生回弹的原因,借助AutoForm软件对整改方案进行优化分析验证和结果对比,最终提出准确的整改方案,并现场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为同类零件的相似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朱正兴 《模具制造》2010,10(4):14-19
论述了背门外板零件的冲压成形过程,涉及零件拉伸工艺的补充、冲压工序的排布两个方面。同时,结合生产现场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对背门外板的成形过程及冲压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林泉  刘驰 《锻压技术》2015,40(4):45-48
汽车前副车架上板料厚3.5 mm,型面变化复杂,有多处凹凸面,装配孔与其他零件装配精度要求高,零件成形难度较大。制定了五工序的冲压工作内容,其中拉延为最重要的成形工序。其工艺方案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工艺凸包,防止转角在拉延时开裂。针对前副车架上板的材料厚度大、形状复杂、材料流入困难的问题,在内外压边圈均不设拉延筋,使成形得以顺利进行。应用Auto Form软件对前副车架上板进行成形仿真分析,通过多次调整压料面、工艺补充面、圆角、板料外形、压边力,得到了优化后的拉延工艺数模,并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验证了冲压工艺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Autoform R7软件对汽车后门外板进行冲压回弹及回弹补偿分析,通过从全流程CAE分析控制,并对影响回弹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参数进行了设置,完成3次回弹补偿方案后,最终得到满足实际需求的回弹补偿方案,并验证了该回弹补偿方案的有效性,最终检测产品公差为±0.5 mm。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主棱线圆角半径为2.5 mm且圆角两侧曲面夹角较小的汽车后门外板,采用传统冲压工艺时,后门外板B柱区域会产生严重的起皱缺陷,无法满足外观质量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对零件成形过程和缺陷区域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阐明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工艺方案,消除了零件成形时的缺陷;经生产验证,该工艺可有效解决后门外板B柱区域的起皱现象,为解决类似零件的冲压缺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汽车前围板冲压工艺与拉深摸的结构设计,通过工艺分析与工艺参数计算,确定汽车前围板的冲压工艺方案,并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进行拉深模设计,确定了各个模具零件的尺寸。利用UG软件对前围板拉深模进行三维建模,并绘制了模具的二维工程图,设计的模具结构满足了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汽车驾驶室的零件中有大量的金属冲压件,冲压件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加工费、设备工装摊销费、人工费、运输费等,其 中材料费占冲压成本的60%以上,因此提高冲压件材料利用率对于整车降成本意义重大.目前提升冲压件材料利用率的方式有: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落料排样、废料利用,采用成双、浅拉延、套裁工艺等多种,其中废料利用是将被切除...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在SUV车型中用于安装超长尾灯的尾灯座板,主要从尾灯座板的结构、冲压CAE分析、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阐述了复杂尾灯座板的工艺和模具设计过程,可为汽车行业冲压专业的同行们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板纵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零件之一,强度要求高,工艺难度大。以某车型地板纵梁前段为例,简述通过制定合理的冲压工艺规划和利用CAE软件仿真模拟分析,提前对产品可能出现的起皱、开裂、回弹等缺陷进行预测,对产品造型进行优化,以提升产品质量,节约因后期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模具工业》2019,(11):31-38
对门外板棱线进行了冲压缺陷原因分析和实物验证研究,得出冲压缺陷主要由设计缺陷和制造缺陷组成,设计缺陷可通过制造工艺和零件结构设计消除,但制造缺陷无法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针对不同棱线冲压缺陷,从设计到制造进行了不同的方法研究及实物验证,得到棱线滑移、开裂和细小特征棱线不清晰的解决措施,使设计的零件与实物一致性达90%以上,提高了模具制造精度和零件成形质量,并研究了1副针对小圆角模具的制造方法,为后续车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汽车前门外板工序数量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CAE分析软件AutoForm建立CAE分析模型,进行冲压工艺仿真模拟分析,经过多次优化分析得到最优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水切侧减薄率过高,易产生开裂风险,需增加整形工序进行应对,从而有效地解决前门外板成形性问题。后视镜安装孔位于前门外板上,为避免翻边与侧冲孔工序干涉问题,工艺规划需5道工序完成。通过合理的工艺优化和模具结构设计,采用切整工艺和穿刀块侧冲孔模具结构,有效地减少了工序数量,由5序降为3序。利用最少工序生产制造出质量和精度合格的产品,实现了模具降本,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和周期。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翼子板结构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借助Autoform软件模拟与设计经验相结合,对翼子板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冲击线、回弹等成形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大凸模圆角半径、提高工艺补充部分高度、增加整形工序的措施,并对工艺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出翼子板拉延模结构,同时介绍了覆盖件拉深模设计和制造要点。经实践验证,设计的拉深模工艺性良好、结构合理、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翼子板冲压件的模具开发调试周期长、返工返修次数多,利用CAE分析软件进行翼子板的成形仿真分析,结合零件的造型,总结出合理的翼子板冲压工艺方案及注意事项,并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减少了模具返工返修次数,提高了模具制造质量.对翼子板的拉延工艺进行详细分析,确定翼子板拉延的主要冲压工艺参数,并且确定了拉延模具的拉延方向、压...  相似文献   

20.
《模具工业》2019,(11):15-20
汽车尾门外板模具开发过程中遇到零件成形时开裂问题,运用AutoForm软件对现有零件结构及冲压工艺进行分析和局部改进,并结合现场模具调试验证,找到了零件成形时开裂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获得质量合格的零件并实现稳定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