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行为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江石  傅贵  王祥尧  安宇 《煤炭学报》2009,34(6):857-860
为验证煤矿员工行为改善对事故预防的有效性,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设计了适合煤矿的行为纠正方法,选取采煤、掘进两区队各工种可观察不安全行为223项,进行了9个月井下试验.将行为安全指数与客观安全绩效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发现行为安全指数提高25%,“违章”比例则降低84.3%,事故扣款比例降低78.9%.结果表明,行为改善可迅速并显著提高企业安全绩效,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试验也发现,以惩罚为主的我国煤矿现有行为管理方法应随企业发展而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7,(10):246-248
鉴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为了预防和控制煤矿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以补连塔煤矿为例,分别从主观和客观2个层面对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订了补连塔煤矿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及查处指标,统一处罚考核办法、融入"有情管理"要素、落实"承诺书"管理制度以及与经济效益挂钩等一系列措施,以此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和治理体系。通过上述管控措施,有效提升了补连塔煤矿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不全行为查出率,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降低了煤矿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但由于煤矿企业在实施此体系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性和不系统性等问题,导致对煤矿事故控制还没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估当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现状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构建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耦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性模型,从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和检查、审核与评审6个方面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估,最后以王楼煤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计算参照值为0.51,说明该体系处于一般有效级别。其中该体系有效性的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和安全要素管理3个方面,应加强对这3个方面的管理以提升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9,(6):297-300
以加强管控人员不安全行为、减少煤矿事故为目的,基于安全科学原理,以国内某煤矿为依托,应用HAZOP分析方法系统地识别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并在识别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人员不安全行为隐患检查标准、风险管控培训课件、考试题库、修订安全操作规程4项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丰富改善了企业原有管控现状。  相似文献   

5.
杨大明  何全香 《中国煤炭》2001,27(12):49-50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煤矿数量过多 ,整体安全水平低。目前我国煤矿数目仍有近 4万处 ,但设计生产能力 30万t/a以上的大中型煤矿只有 5 6 0处左右 ,小煤矿占到煤矿总数的 98%以上。绝大多数小煤矿基础装备简陋 ,系统不完善 ,采用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 ,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2 )煤矿自然条件差 ,灾害严重。仅就国有重点煤矿来看 ,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 89 5 %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 4 9 2 % ,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占 5 7 5 % ,具有水害危险的矿井占 4 3% ,某些矿井还有冲击地压、岩爆、矿震和高温危害。(3)安…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2019,(1):150-152
基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综合杜邦STOP系统与安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构建煤矿安全行为观察模型,从计划、执行、检查与改进4个方面分析模型的功能。将该模型运用于斜沟煤矿,对3类工种90名员工进行56d的行为观察,根据观察数据绘制了不安全行为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所观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减少,安全行为观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雷建华 《煤》2022,31(1):19-22,33
为了消除煤矿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一步减少甚至避免煤矿事故发生,基于轨迹交叉论、杜邦STOP系统及行为安全相关理论,构建了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方面深入诠释模型的内涵,从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方式、分析方式、管理方式五个方面解释模型的特点;将模型运用于某煤矿企业,通过对煤矿职工开展10个周期的行为观察与行为纠正,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减少,安全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说明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煤》2017,(11):9-11
为有效控制由于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而引起的煤矿事故,利用效用理论建立了由于矿工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损失函数,通过分析得到:不安全行为越多企业的损失成本越大,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越规范、对不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越大;不安全行为就越少,企业的损失成本越小。结合效用理论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控制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6,(6):243-246
安全是煤矿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为进一步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采用行为安全管理方法(BBS),在煤矿企业进行应用研究。以王庄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对采煤机司机做时长12周的BBS观察和记录,对记录结果的安全行为指数进行周平均值和关键行为的对比分析。行为干预撤销后安全水平指数S_I值比基期提高20%左右,其中防护装备安全使用等4项关键行为提升程度较高,验证了BBS的实施对于采煤机司机降低事故发生率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综合防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凯  曹庆仁 《煤炭工程》2012,(1):115-117
 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文章从员工行为过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在风险预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以风险预知管理、风险预想管理、风险预控管理、风险预警管理和辅助管理为基本内容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综合防控模式。员工不安全行为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煤矿行为安全管理问题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1.
杨涛  周鲁洁 《煤矿安全》2019,(3):249-252
基于当前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个体、群体、组织管理、物态环境和领导力5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构建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结合SQL serve建立行为控制对策数据库;开发以行为安全管理方法行为观察、危险预知训练等管理方法为指导的行为控制预警系统,具备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和行为预警的功能,该系统为煤矿企业提供控制策略的参考,达到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效控制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全明  杨曌  张红 《现代矿业》2019,35(1):185-188
为有效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特提出非煤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新方法。以某石料厂为例,从非煤矿山现场安全管理和固有风险两方面建立非煤矿山安全评估方法,明确非煤矿山安全评估步骤和具体要求,现场安全风险分为3类调研项目运用符合或者不符合和扣分的形式记录调研情况,并询问和勘查得出固有风险项的具体数据等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非煤矿山现场风险分级表和固有风险分级表判定企业整体风险等级。针对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和固有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和评价,改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为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撑,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安全投入提供根本的依据,预防和控制非煤矿山企业重特大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现代煤矿企业矿工风险偏好状况,调节矿工冒险倾向,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减少煤矿人因事故,保证煤矿生产安全,保障矿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山西省高平市某煤矿一线矿工风险偏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利用Original021b、SPSS25.0和EXCEL19.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者风险偏好与年龄存在边缘显著性相关关系,与工作岗位和学历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与工作年限、井下工作年限及生活地不存在相关关系。在企业生产中,应经常关注矿工的风险偏好状况,随时调节矿工的风险偏好倾向;在安排矿工工作时,应该从年龄、学历以及此前从事的工作岗位等方面考虑参加工作者的风险偏好,安排合适的工作,以减少煤矿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基本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及特点,提出煤矿逐级负责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所有制安全风险管理和分类安全风险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即通过风险辨识,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初步建立了定量描述矿井安全风险程度的风险指数方法,给出宏观计算模型,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较低风险等级和低风险等级五级;提出"高风险管理状态"和"正常风险管理状态"两种有区别的风险控制方法;指出风险预警及其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高、低风险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高风险状态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可降低到低级风险状态,而较低风险等级状态若疏于安全风险管理,则可转化为较高风险等级状态,为实施动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矿工安全心理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士昌 《煤矿安全》1999,30(2):39-41
据统计,全国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矿业,其职工死亡总数占全国职工死亡总数的40%,这些事故大部分又是管理上的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本文着重通过对“人的因素”不安全心理的研究,为避免、减少和预防人为事故提供有关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引发于故的心理状态的最主要的表现,即情绪不稳、生活事件、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生理心理疲劳,并提出了防止事故的心理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17,(10):228-231
为最大程度减少煤矿生产现场不安全操作,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通过ABC分析法编制ABC问卷对山西同煤集团永财坡矿运输机司机收集作业信息,分析不安全行为后设计行为安全管理(BBS)方案,用灰色关联法及MATLAB软件确定关键行为,进行行为安全管理,对安全行为指数的周平均值和首末期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机司机的安全水平指数从32%上升到65%,其中重点干预的4项行为上升幅度分别为46.9%、41.7%、39.5%、58.2%,证明了BBS在带式运输机司机安全行为管理改善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煤》2015,(9):77-79
最新研究表明,90%以上的煤矿事故是由于人的违规操作、不合理指挥造成的。因此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风险预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某煤矿为例,以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预控为核心,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评估,最终明确管控重点,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托管运营煤矿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针对此种运营模式下人员的不安全动作进行科学分类研究;现场调研了2017—2018年内蒙古、宁夏、新疆地区6个煤矿1996名煤矿从业者的“三违”行为情况,从时间、工种及SCM行为产生特点3个方面对全部“三违”行为进行统计分类;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建立了8个指标、4个子类的数据集合,并通过PCA降维绘制了可视化聚类散点图。分析表明:采用SCM和k-means的聚类算4种不安全动作分类占比关系与人工分析均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所有不安全动作中,违章占比最大,错误占比最小;研究结果对于减少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动作行为,以及分级、分类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客观评价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等级,从一线职工行为影响因子、班组长行为影响因子、管理者行为影响因子以及组织行为影响因子4个层次构建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可拓学原理,融合熵权法到可拓学理论,构建熵权可拓评价模型,对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且可作为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依据,并将其运用到某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评价中。结果表明,待评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评价等级为II级,该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状态为较好,这表明熵权的可拓学理论能够客观实际地对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煤尘是矿山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有效的检查煤尘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全国煤矿中,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煤矿总数的60%以上,煤尘爆炸指数在45%以上的煤矿占16.3%。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矿占87.37%,其中具有强爆炸性的占60%以上。因此,分析煤巷掘进工作中煤尘的产生及制定合理的安全检查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