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变质程度煤配煤制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低变质程度煤与潞安常村原煤、煤泥进行配煤制浆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不同配比对配煤成浆性的影响,以及一定浓度下配比与配煤制浆粘度的关系。试验表明,选择不同煤种,改变配比能得到不同浓度、不同粘度级别的水煤浆产品。试验还对相同配比条件下单种煤混合理论加权制浆浓度与实际配煤浓度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配煤的制浆浓度是非加和性的,而是与煤和煤之间的性质匹配及添加剂对煤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配合煤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配合煤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是非加和性的,利用两种煤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难成浆煤种的制浆浓度,一般可以提高3%~5%,但不同煤、不同配比、不同添加剂的配煤制浆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利用配煤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高灰熔点煤的灰熔点,其灰熔点的降低也是非加和性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蒙古霍林河褐煤制备水煤浆浓度低、贮存稳定性差等问题,在利用微波法脱除原煤内水的基础上,利用石蜡和阳离子石蜡乳液对煤粒进行包覆改性,结果发现改性后的煤粒表面的孔隙度和疏水性都有显著改善,当石蜡用量为2%时,其封孔效果较佳,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煤与水表面接触角从22.62°提高到122.12°,最高成浆浓度从55%提高到60.5%,且其稳定性也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正宁煤煤质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添加剂用量、粒度级配等对其制备水煤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剂用量为0.8%,细煤粉比例为60%~70%时,所制备的水煤浆的质量分数为64.3%,此时水煤浆粘度为1 000 m Pa·s,符合工业水煤浆制备标准。配煤试验表明,该煤与环县煤的配比为3∶7时,所制煤浆的质量分数达到68%,较正宁煤单独制浆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所制备的水煤浆72 h的析水率为10.2%。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煤沥青对配煤结焦性能的影响,以不同配加方式和比例的煤沥青添加到配煤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2~3%质量比的煤沥青后,配煤的灰分显著降低,挥发分和粘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用煤沥青替代焦煤可以比替代肥煤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最佳的煤沥青加入比例为3%。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7,(2):320-322
研究掺混不同比例煤泥制备水煤浆,考察浆体成浆性能和气化反应特性的变化,并通过粒径分布、表面形貌、Zeta电位等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添加煤泥改善了水煤浆成浆性能,浆体流变性变好,呈现更强的假塑特性,稳定性增强,降低了煤泥水煤浆的气化反应温度,延长气化反应区间。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8):280-281
为了提高难成浆煤种的成浆性,扩大制浆煤种,试验选在银川滨河新区红墩子工业园宁夏鑫尔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经过工业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配煤,试验可以制得浓度60.13%,表观黏度1 184 m Pa·s,发热量24.20 MJ/kg,含硫量1.20%,稳定性不少于48 h的水煤浆,水煤浆浓度相较于梅花井煤浓度提高了8.97%,硫含量相较于梅花井煤下降了57.6%。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煤的成浆性及水煤浆特性,重点讨论了煤成浆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最后讲述了改善煤成浆性的措施和掌握煤成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煤在水中的润湿热与水煤浆成浆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etaramC80D微热王仪测定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在水中的润湿热,研究了煤的润湿热与煤的水分、氧含量以及与水煤浆成浆性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煤和水的作用为放热反应,煤阶越高,含氧量越少,润湿热越小,水煤浆的成装性越好。成浆性与润湿热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动力配煤最优配煤指标及配煤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动力配煤有关技术指标的分析,研究了动力配煤方案的优化设计,并介绍了优化配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动力配煤对煤种单一,煤炭资源短缺而需求量较大的福建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分析了已建成的五条配煤运行不畅的原因,指出今后应建立目标市场,选疹突破口,加强宣传,政策扶持,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动力配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配煤对煤灰熔点和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配煤可以显著降低高灰熔融性煤的灰熔点 ,降低或免去添加助熔剂 ,配煤灰熔点变化并不是两种煤的灰熔点加和值 ,配煤的灰成分具有加和性。添加适当的助熔剂是高灰熔融性煤的配煤制浆的较佳选择。利用淮南煤配煤制浆可以有效提高难成浆煤种的制浆浓度 ,一般可以提高 3%~ 5 %。  相似文献   

13.
刘皓 《中州煤炭》2016,(3):126-128
通过对榆林低变质煤和其他炼焦煤基本性质的分析,将低变质煤配入炼焦煤炼焦,研究了低变质煤的配入量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变质煤配入量的增加,焦炭的各项性能均在降低,在低变质煤配入量为12%时,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能达到冶金焦三级标准的要求。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认为低变质煤的配入量为10%左右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7,(3):240-242
提出了基于配煤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建立的配煤最优化模型,并建立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配煤预测模型。开发了气化用煤配煤专家系统,通过对该两者模型的求解,实现核心配煤计算功能及混煤煤质预测功能,从而提高了配煤效率和配煤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据《优化》大纲对炼焦煤质、焦炭质量的要求,通过对省内外主要炼焦煤资源调查研究,利用40kg试验焦炉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筛选最有可行性的配煤方案用于炼焦生产,达到改善焦炭质量,降低炼铁焦比和配煤成本的目的。同时进行了无烟煤、省内气煤煤种的配煤炼焦方案研究,以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神木弱黏性长焰煤(SM)的成浆性能,在气体热载移动床反应器中对其进行热解,制备了不同热解温度下的半焦,并分别对SM、半焦和二者的等质量比配合样进行水煤浆的成浆特性考察。结果表明:热解可以使SM的定黏浓度从65.2%提高到69.6%,而屈服应力τy和稠度系数K变化不大,说明热解改性是提高SM成浆性的有效方法;SM和半焦的孔结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及酸性基团分析表明,半焦煤阶的提高、含氧官能团的减少和孔隙结构更加丰富是半焦成浆性提高的主要原因;配合样浆体的定黏浓度介于SM和半焦之间,并且其流变特性和稳定性优于SM浆体,说明半焦的成浆性能对配合样的成浆性起决定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半焦与原煤混配是提高原煤成浆性的简易且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泥炭腐植酸分散剂在神木煤制浆中的作用效果,采用干法棒磨制浆工艺,研究了不同磨矿时间条件下神木煤的粒度分布,并研究了泥炭腐植酸分散剂及其与萘磺酸盐复配药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棒磨两段干法磨矿,当磨矿时间为10 min+13 min(一段磨10 min,过筛,>0.18 mm二段磨矿13 min)时,得到了神木煤制浆较好的粒度级配:>0.096 mm粒级含量∶<0.074 mm粒级含量为2.9∶7;制浆试验表明,泥炭腐植酸分散剂NKD-3对降低神木水煤浆粘度和提高其稳定性效果均较好,尤其与萘磺酸盐复配,当采用20%萘磺酸盐+80%NKD-3的复配比例时,神木煤制浆的适应性最好,此复配药剂用量为1%时,制得的浓度为60%的神木水煤浆表观粘度为1 180 m Pa·s,可稳定9 d不出现硬沉淀。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炼焦煤资源不足且价格日趋上涨,降低焦化厂生产成本并扩大炼焦煤种迫在眉睫。本文依据实际生产配煤方案选取六种配煤方案进行研究,采用添加剂替代炼焦配煤中的一种或两种强粘结性煤,从而改善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增加弱粘结性煤用量。结果表明:当不添加瘦化剂时,随粘结剂用量的增加,配合煤灰分降低,挥发分升高,粘结指数升高,粘结剂用5%-7%时替代焦、肥两种煤结焦性能最佳;当添加4%的瘦化剂和5%的粘结剂时,能够抑制配合煤挥发分产率过快升高,且在配合煤的质量指标不变的同时,弱粘结性煤的用量可增加8%左右主焦煤和肥煤的配入比例降低6%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的成浆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朱书全  詹隆 《煤炭学报》1998,23(2):198-201
对平均粒度、粒度分布和堆积相近的从褐煤到无烟煤的中国煤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了制浆研究,煤的成浆性定义为在25℃和30s^-1剪切率下粘度为1Pa·s下的水煤浆固体浓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分析了成浆性和煤的一般性质及煤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关系,表明在50多种煤的特性参数中,无水无灰基氧含量是与煤的成浆性最为相关的因素,其次是煤表面溶出的金属离子总量和含铁矿物及粘土矿物等。此外,还讨论了最高内在水分的影  相似文献   

20.
动力配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文华  姜利 《中国煤炭》1997,23(7):13-16
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动力配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在配煤方案的优化研究中应重点研究解决“优化方法”、“煤质指标的关系”和“煤质指标的分布”等问题,提出了制定配煤质量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及在配煤燃烧特性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