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强  肖平  周维垣 《水力发电学报》2007,26(3):34-38,33
混凝土坝的坝踵部位属高应力梯度区,是混凝土坝应力分析的关键部位。本文通过精细网格模拟研究了重力坝坝踵应力情况,就均质坝基和非均质坝基弹模变化对坝踵主拉应力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①均质坝基弹模与非均质坝基敏感区域的变异单元弹模变化相同的幅度,非均质情况引起的坝踵应力的变化远大于均质情况。在用精细网格对坝踵进行模拟时,应同时考虑到该网格水平材料的非均质性,否则,精细网格计算也可能是徒劳的。②在非均质坝基情况下,坝踵最大主拉应力对坝踵相邻岩体(〈1米)弹模变化极为敏感,稍远处局部岩体弹模的变化则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我国混凝土坝常见病害,即危害性裂缝、渗漏侵蚀、冲刷磨损及汽蚀、碳化及钢筋锈蚀、水质侵蚀和冻融等的破坏机理,结合我国水电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混凝土坝各类病害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及防止大坝过早出现病害的途径,作者也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碳化后引起钢筋锈蚀膨胀导致混凝土顺筋开裂,从而引起结构耐久性劣化。本文分析了根据热传导原理数值模拟混凝土碳化作用的可行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单根钢筋均匀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数值模型。并通过施加碳化场,应用热-结构耦合模型模拟了混凝土碳化后钢筋锈胀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锈胀力,为验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做了快速碳化3 d、7 d、14 d和28 d的试验。研究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碳化深度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模拟值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碳化速率变小;混凝土碳化后锈胀力模拟值变小,且随着碳化深度的增大,锈胀力模拟值近似成比例下降;建立了钢筋锈胀力与碳化深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大坝溢流面混凝东融与冻胀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地区修建的混凝土坝溢流面冻融和冻胀破坏现象非常普通,其程度也比较严重,轻则影响观瞻,重则威胁大坝安全运行。为此,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候补和加固。文中介绍大坝溢流面冻融与冻胀破坏情况,并分析其破坏原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较新的坝型。在我国东北地区除了黑龙江省莲花水电站和吉林省松江河梯级水电站已采用这种坝型外,拟建设的辽宁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亦采用这种坝型。这种坝型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会因其变形较大而引起面板开裂和坝体漏水,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变形、及其控制、监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特点,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技术和排队随机仿真网络理论,建立了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交通运输系统排队网络仿真模型和高碾压坝施工浇筑过程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研究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和大坝浇筑过程问题,通过算例分析,可以看出:采用这种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所得结果可为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混凝土坝工程在数量、高度和规模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其长期安全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变形是混凝土坝结构性态的综合反映,尤其是长期变形,是评价大坝结构性态转异和长效服役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对我国混凝土坝工程建设现状和混凝土坝变形效应诱发事故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评述了高混凝土坝坝体混凝土徐变特性、坝基岩体蠕变特性等计算分析,以及高混凝土坝长期变形安全监控与预警等的模型、方法研究现状。认为今后应加强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混凝土坝结构性能演变、多场耦合作用下结构长期变形性态、补强加固措施提升性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确保高混凝土坝长效服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期服役的混凝土坝工作性态健康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风险管控措施,保障混凝土坝安全运行.在阐述我国混凝土坝病险隐患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凝土坝健康诊断的作用,论述了混凝土坝安全监测和现场检测技术、诊断模型、结构计算及模型试验等关键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加强数据驱动的混凝土坝安全性态时空演变特征提取、可...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大坝溢流面混凝土冻融与冻胀破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东北地区修建的混凝土坝溢流面冻融和冻胀破坏现象非常普遍 ,其程度也比较严重 ,轻则影响观瞻 ,重则威胁大坝安全运行。为此 ,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修补和加固。文中介绍大坝溢流面冻融与冻胀破坏情况 ,并分析其破坏原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碾压混凝土强度、抗渗、碳化等性能试验研究及微观和理论分析手段,从宏观、微观上对高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粉煤灰掺量超过一定值会使碾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乃至结构显著劣化,宜控制粉煤灰的最大掺量。研究表明,粉煤灰掺量应依工程设计的力学和耐久特性需要以及粉煤灰品质、龄期等综合性地优化选择,以满足最佳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WHDF增强密实(抗裂)剂对改进面板砼抗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DF增强密实(抗裂)剂,是一种应用于面板堆石坝面板混凝土抗裂的高性能外加剂。笔者运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等研究方法,从砼的微观结构着手,研究水泥水化机理,把水泥水化程度和水化产物与外加剂的抗裂作用机理结合起来研究,使得WHDF抗裂剂能促进水泥水化程度,优化水化产物和协同激发砼中活性混合材料与Ca(OH)2进行二次水化,从而提高砼中凝胶量,降低孔隙率,改善水泥石及其与骨料界面的结构,增强凝胶的粘结力,使砼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湖北小溪口电站等近十个水电工程的面板混凝土掺用WHDF后,混凝土表面平滑光泽,均无收缩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and aseismic measures for high rockfill dams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advanced constitutive models, dam-foundation-water dynamic interaction, high-performance non-linear dynamic FEM softwar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ailure process, and aseismic measures of concrete slab, and etc. After that, som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n earthquake-resistance analysis of high rockfill dams were discussed, such as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s of rockfill,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3.
The total number, maximum height and engineering scale of concrete dams in China rank the first in the world, and their long-term safety is a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Deform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dam structures, especially the long-term deformation, a key index for evaluation of the structure behaviors, health status, and their evolution of a dam in long-term serv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e of arts in creep calculation models for dam concrete and foundation rock and in the methods and models for safe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high concrete dam long-term deforma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latest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dams in China and concrete dam failures caused by long-term dam deform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crete dams in long-term service,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three issues: evolution of structure performances unde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ulti-factors, long-term structure deformation behaviors unde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ulti-fields, and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under reinforcement measures.  相似文献   

14.
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的挡水结构,在面板堆石坝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混凝土面板裂缝一直是面板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个难题。针对面板的裂缝问题,对面板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工程上常用的防止面板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微膨胀混凝土筑坝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温控,提高建坝速度,如能进一步改进,有可能使混凝土筑坝技术发生较大的改观。本文全面分析了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了氧化镁含量、混凝土温度、室内外差别等对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指出了氧化镁混凝土筑坝的地区差和时间差。文中分析了微膨胀混凝土应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时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指出如仍保持氧化镁掺率不超过5%,可用氧化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大坝9.8万余座,为保障我国防洪、供水、粮食、能源和生态等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由于受筑坝当时国力国情以及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本世纪初,约有40%的水库大坝为病险工程,此外还有不少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劣化问题,严重威胁到水库大坝的安全服役。为了全面改善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且随着大量工程步入高龄阶段,水库大坝的补强修复和除险加固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以重力坝工程为对象,在对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阐述的基础上,从渗流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开裂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稳定性分析与增稳措施实施效能评估、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影响评估等方面,论述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实施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应加强多种除控措施的联合使用、渗流病险除控效能的确定与不确定组合方法、裂缝抑制与承载力提升机理、重力坝系统增稳后的能量变化规律、重力坝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综合贡献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建立和完善重力坝典型工程措施及实施效能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破坏准则是混凝土材料和结构安全评价的重要判别手段。大坝混凝土承受长期复杂历时荷载作用,传统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及能量准则针对徐变、疲劳、温度应力等复杂历时荷载的破坏判别具有局限性;为此需要建立一套适用评判复杂历时荷载作用的混凝土破坏准则。本文以能量原理为假设前提,推导了基于应力与变形的混凝土破坏判别准则,所建立准则具有胡克定律的一般表达形式。设计了混凝土、砂浆试件在不同试验龄期、不同试件尺寸、不同加载水平下的徐变破坏试验,对所建立准则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应力与变形准则针对历时加载,具有表达形式更简单、物理概念明确、利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堆石料残余体应变对计算面板堆石坝永久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预测非常重要。根据它可直接判断大坝的安全,并为抗震预留坝高提供依据。一个时期以来,同时计入堆石料残余体应变对面板坝永久变形计算有多大影响存有争议。采用饱和排水动三轴试验方法得到的动应力~残余应变关系计算坝体的永久变形,所得数值一般偏大。而风干堆石料在排气状态下的三轴试验,目前只能考虑残余剪应变。本文利用前人对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动应力~残余应变关系进行面板堆石坝地震永久变形计算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坝体运用期间有部分堆石浸水,故其永久变形的计算对浸水线以上坝体采用风干料排气试验结果只考虑残余剪应变,浸水线以下坝体采用饱和料排水试验结果同时计入残余体应变和残余剪应变,比整个坝体采用饱和料排水试验结果同时计入残余体应变和残余剪应变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发电厂锅炉桩基的再补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伶 《电力建设》2003,24(8):14-0
某发电厂锅炉构架人工挖孔桩为摩擦端承桩 ,基桩施工完毕后 ,检测结果表明 :桩身混凝土胶结差 ,蜂窝较多 ,有离析现象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采用高压喷灌注浆法对桩身缺陷段进行补强。再次检测表明 :桩身下部仍存在离析现象 ,桩身仍未满足设计要求 ,需对基桩做再补强处理。采用承台土阻力分担荷载 ,必要时加大承台底面积 ,进行再补强。投产 2年来的运行结果表明 :桩基补强效果良好 ,基础沉降小 ,结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广义有效应力原理的混凝土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对坝体和地基的作用力是分析混凝土坝和地基强度、稳定性时的主要荷载.本文在广义有效应力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扬压力和渗透力的表达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格式.在混凝土坝的分析中,这种新的水荷载施加方式比现在的方法更加合理,具有普适性.研究表明,水荷载施加方法对坝体应力和位移有着明显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坝与岩基B值的不同,扬压力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