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对塔中X井气测录井异常显示段出现的烃组分含量大于全烃含量和过早饱和现象进行了分析,从仪器的氢焰鉴定器和各种气体流量的分析试验,得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氢气和助燃气的气体流量参数匹配不当。采用每调试一次氢气或助燃气流量注一个气样的方法,找出仪器出峰的最佳点,提出了确定全烃气体流量参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峰  赵电波  孟祥文  刘江华  孙海波  冀建国 《录井工程》2012,23(4):67-68,78,83,84
为了提高气相色谱检测全烃的稳定性,通过实验的方法分别就燃气、助燃气流量大小的变化对全烃检测值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CPS-KQ-VIPLUS色谱仪器中最佳全烃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值,同时用流体理论分析了样品气流量受温度变化对全烃检测值的影响,提出温度校正公式。调整使用最佳燃气和助燃气流量,同时利用温度校正方法,在CPS-KQ-VIPLUS色谱仪上测试得出,在15℃温度变化范围内,全烃检测的最大误差准确度可以从±5%提高到近似±3%。  相似文献   

3.
针对SQC-701F和SQC-882色谱气测仪在现场录井中出现的甲烷含量大于全烃含量这一录井反常现象。从仪器自身的氢焰鉴定器工作原理和室内气样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汪小平 《录井技术》1997,8(4):54-55
针对SQC-701F和SQC-882色谱气测仪在现场录井中出现的甲烷含量大于全烃含量这一录井反常现象,从仪器自身的氢焰鉴定器工作原理和室内气样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井场生产作业过程中,气测全烃参数所受主客观影响因素较多,测量值在实际应用中误差很大,导致其在解释评价中功用受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气测全烃参数预测的可靠性,针对不同气体来源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气测全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与气测全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气测全烃修正方法和数据点优化方法,并基于实用性对其进行简化,最终...  相似文献   

6.
欠平衡钻井条件下气测参数响应特征及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辉 《录井工程》2009,20(3):64-67
欠平衡钻井技术因其具有提高钻井功效、保护油气层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为录井技术带来了诸多难题。论述了利用气测烃组分分析、槽面的油花与气泡、火焰高度、岩石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等技术及参数响应特征弥补气测全烃参数局限性的观点,针对充氮气欠平衡钻井条件下气测录井的解释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通过安装气体压力计和气体流量计获取气瘁压力和气体流量参数来监测地层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孟新连 《录井工程》2013,(3):60-63,68,97,98
针对气体钻井工艺条件下的气测录井存在气样采集与油气层评价难题,建议采用专业的气体钻井采集分离专利技术采集气样。在分析气体钻井与常规钻井对气测录井的影响因素和介绍气测定性解释评价法——全烃曲线形态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工艺条件下的气测录井资料、气水关系、地层压力及其相关性的分析,在排沙管线全烃值稳定状态下引入川西气井稳定试井中计算绝对无阻流量的公式,并在地层压力较大而井下流体流动压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对气测定量解释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全烃和泵入气体排量计算天然气无阻流量(地层产气量)并以其为依据,初步形成了随钻对储气层进行相对定量评价与产能评估的方法。从该地区4口气体钻井施工井的测试井段来看,虽然该计算值与实际测试值有差别,但该计算方法可作为储气层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钻气测录井全烃值标准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元军 《录井工程》2007,18(4):13-16
气测录井随钻检测的全烃值是发现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参数,但由于钻开油气层时受钻时、入口钻井液流量等因素的影响,相同储集层条件下其全烃检测值有所不同,甚至相差较大.针对这一情况,研究分析了消除钻时和入口钻井液流量影响的方法,即反比例函数法、指数函数法和反三角函数法,尝试应用此3种方法将相同储集层但不同钻时和入口钻井液流量条件下的随钻气测全烃检测值转化为标准钻时、入口钻井液条件下的全烃值.误差分析表明,反比例函数法对较高全烃检测值调整率过大,而指数函数法对较低全烃检测值调整率过大,都有超出有效范围的情况,不符合实际应用对比的要求;反三角函数法的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随钻全烃调整值在有效范围内且与试气结论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气测录井是苏里格气田储集层含气性认识与评价的主要参数和手段,钻井过程中受到储集层含气特征、钻井参数、钻井液参数、脱气及传输效率、仪器性能等多方面影响,全烃检测值差异很大,低全烃值气井频繁出现,影响了气层的有效识别和评价,制约了工艺流程选择和合理实施。通过合作区块低全烃值井分析探究发现,引起低全烃值有三种情况:一是钻井进程和录井环节都正常,因钻时大、钻井液粘度大、气泵泵效低等因素影响致使全烃值偏低,这种影响效应全井是一致的,属于全井低全烃值型;二是钻井参数(如井眼大小)或工艺(如定向钻进)阶段变化甚至频繁变换引起局部井段全烃值偏低,属于钻井参数低全烃值型;三是井漏、仪器故障等因素引起全烃值失真或丢失而偏低,属于录井工艺低全烃值型。针对不同原因采用区域标志层法、冲淡系数法、参数关联法等进行校正、恢复、还原,实现储集层含气性有效认识和正确评价,促进了气测录井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测录井资料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开展不同钻井液条件下的气体检测实验、井口逸散气校正实验,建立了不同钻井液体系条件下的气测全烃检测对比关系,确定了钻井液粘度变化对气体检测影响校正系数;建立了井口和泥浆槽钻井液全脱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它们与随钻检测全烃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气测资料综合校正方法,为气水层评价提供了更准确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SK-2Q01色谱气测仪气路设计上的不足及改进前后的样气工作原理、流程。通过改进,一次注样后可使烃组分、非烃同时分析,解决了原气路存在全脱气体少、不够多次分析和影响全烃连续监测等缺点。为现场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和生产厂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分析了SK-2Q01色谱气测仪气路设计上的不足及改进前后的样气工作原理、流程。通过改进,一次注样后可使烃组分、非烃同时分析,解决了原气路存在全脱气体少、不够多次分析和影响全烃连续监测等缺点。为现场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和生产厂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从全烃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机理入手,对标定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全烃值小于甲烷或烃组分之和的原因,并发现用混合样标定全烃能降低全烃检测系统检测效率,提出了采用甲烷气样标定的认识。又从气测仪器设计角度分析了全烃与组分检测系统,在气测录井过程中具有分工和相互补充作用,全烃和组分检测系统的最小检测值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原则,进一步分析用甲烷气样标定的优点。阐明了气测录井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相互关系,澄清了气测录井技术中几个模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不同钻井液条件下的气体检测实验、井口逸散气校正实验,建立了不同钻井液体系条件下的气测全烃检测对比关系,确定了钻井液粘度变化对气体检测影响校正系数;建立了井口和泥浆尊譬井液全脱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它们与随钻检测全烃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气测资料综合校正方法,为气水层评价提供了更准确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5.
小井眼加深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是一种特殊井,由于历史的原因,其前后衔接欠佳,给气测录井过程中烃类气体含量的井间对比带来困难。针对此问题,在阐述小井眼加深井特点和对气测录井气体显示值影响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正确识别气测真假异常方式和涉及钻头尺寸的全烃校正方法。通过钻头尺寸的校正,解决了加深井钻进前后气体显示的连续可比性问题。实例分析对比表明,小井眼加深段的气测校正全烃值与邻井同一接位的显示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可用于油气层的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印  杨明清 《录井工程》2009,20(1):8-10
以往气测录井对混油钻井液气测值的处理,一般只是根据经验作非量化校正处理,没育有效的量化校正方法,尤其是对气测烃类组分值的校正处理基本上没有考虑。针对此情况,分析了储集层甲炕相对含量变化特征和混油钻井液烃类组成与储集层烃类组成不同的特点,以胜刊油田M-平1井钻井液混油前后的气体检测分析数据为例,通过分析混油钻井液与束混油情况下地层全烃和烃组分检测值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剔除混油干扰后的地层全烃和烃组分的校正计算公式,为混油钻井液条件下利用气测参数准确评价油气层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石油勘探录井行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气测录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时,全烃体积分数的变化代表了钻井液中烃类气体的总含量,也就是认为,组分分析的C1、C2、C3、iC4、nC4等含量之和应近似等于全烃的检测值。但在现场录井过程中发现,当钻遇好的油气层时全烃检测值有时会超过100%,这与人们习惯理解的全烃不能超过100%的体积分数概念有着本质上的背离。针对全烃检测值存在超过100%的客观情况,从气测录井工作的理论基础展开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全烃近似等于钻井液组分分析的C1、C2、C3、iC4、nC4等含量之和或者说全烃是体积分数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全烃用于发现油气显示,组分则用于已发现油气显示的组成成分的半定量分析,因此对全烃的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消除气测录井全烃含义的某些混淆。  相似文献   

18.
鄂北地区气测现场解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鄂北地区现场气测录井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解释符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在探讨影响气测录井显示因素、识别气测异常的基础上,分析了消除影响因素的途径和校正公式,建立了随钻全烃与全脱全烃的关系式,论述了地面和地层含气量计算方法。在初步评价气显示性质条件下,经统计分析得出了应用4参数——峰面积、校正全烃值、全烃计算值和地层含气量加权分值的解释评价标准,为鄂北地区气测录井解释评价和产能的初步预测探索了一种新模式,不但解决了鄂北地区气测解释符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于深入开展气测录井参数与油气解释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研  黄亮  仲玉斌 《录井工程》2011,22(2):36-38
针对吉林探区伊通盆地储集层地质条件复杂、难以评价的问题,通过对该盆地储集层气测录井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适合储集层评价的气测优势参数,建立了适用于该盆地储集层评价的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甲烷与全烃法、甲烷与全烃峰基比法、气测全烃曲线形态法、气体比值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岩石热解地化分析中的含油气总量参数,分别建立了与气测全烃和甲烷对应评价图板。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了该盆地粗碎屑岩低显示和细碎屑岩高显示储集层油气评价的难题,提高了储集层录井评价水平,解释符合率由71%提高到85%以上,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其他盆地类似储集层的油气评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DH-920型地化录井仪和ZT-960型有机碳分析仪都是运用了热解色谱技术,通过对样品进行热裂解,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的分析仪器,在录井现场及实验室的运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分析结果重复性差、标样分析难通过等现象,笔者结合生产及调试仪器积累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应注意的问题。1.气路系统气路部分是地化录井仪和有机碳分析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仪器选用三种气体。其中,以H2气作载气,N2气作尾吹气,空气作为助燃气和动力气。N2气的大小直接影响峰形大小及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三种气体分别经由稳流阀、压力表、气阻器、经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