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选用扩散模型。用盐水示踪,微机采样来研究垂直管道浸取器液固两相流中连续相的流动模型。在各管段进口和出口同时检测应答,换算成为理想脉冲应答,然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求出混合扩散系数。依此按直管段,上回湾和下回弯分别作关联。 相似文献
2.
采用颗粒示踪、光电检测、微机采集数据来研究垂直管道浸取器内液固两相流中分散相的流动模型.选用扩散模型,但流速需用分散相的真实流速.将检测的电压应答值换算成浓度应答值,用矩阵法求出理想脉冲应答,然后用非线性回归求取直管段的混合扩散系数,并作关联. 相似文献
3.
密相液固两相湍流中颗粒浓度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密相液固两相湍流中影响颗粒浓度分布的因素,在颗粒浓度控制方程中,计入了由于颗粒相湍流强度分布的不均匀而引起的颗粒浓度湍流对流输运项,从而避免了原方程不能预测颗粒浓度可以逆梯度湍流输运的局限性。由竖直上升管中密相液固两相湍流流动的数值计算表明,本文模型所预测的颗粒浓度分布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气固循环流化床提升管颗粒速度和浓度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气固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颗粒速度,颗粒浓度的常用测量技术,较全面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仅供循环流态化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梅宏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1998,10(2):24-29
根据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列举了一些不同的粒度概念及其分布基准。指出钻井液技术中的的各种粒度分析结果的比较或共用必须建立在粒度类型及粒度分布表示一致和等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7.
主要阐述了气固两相流动测量技术的现状,分析比较了几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在气固两相流动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及各自的应用范围。并指出了现有技术不能完全满足测量要求,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随机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固相颗粒在随机渗流模型中运移和沉积的统计规律,取得了满意结果,为认识固相颗粒的损害机理提供另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颗粒物在矩形管道内流动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平管道内颗粒物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不同的气体流量下,对矩形管道在两种不同结构下的气固两相流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平直通道和带肋通道中气体及固体颗粒的时均速度场,并分析比较了管道结构及气体流量对速度和粒子沉积的影响,发现加肋有助于粒子的沉积,且使通道内流动状态发生了较大改变。对深入了解管道内气固两相流动状况及数值模拟结果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流道泵内部固相颗粒分布对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ixture模型,对一双流道泵内的固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颗粒直径和不同颗粒体积浓度工况下双流道泵内的固相颗粒体积浓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粒径工况下,颗粒在叶轮流道内分布比较均匀,随着粒径的增大,颗粒逐渐聚集于叶轮进口和流道弯曲的部位,且粒径越大该处的颗粒浓度越大,固相离析作用明显;流道背面颗粒分布不均匀,其后盖板侧的颗粒浓度高于前盖板处,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后盖板处聚集的颗粒也随之增多;随着粒径和颗粒体积浓度的增加泵的扬程和效率都降低.通过模拟发现,颗粒在泵内的分布受粒径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对吸收器风冷方式进行探讨,并利用CFD软件对双排风冷垂直管吸收器的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下翅片表面流体流动特性和换热性能。获得的结论对于风冷吸收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吸收器风冷方式进行探讨,并利用CFD软件对双排风冷垂直管吸收器的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下翅片表面流体流动特性和换热性能。获得的结论对于风冷吸收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复合载荷下T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SCF)数值计算方法,并就SCF海冰参数影响进行研究.鉴于采用位移边界条件对管节点应力分析不能充分体现管节点交界处应力集中情况,选用载荷边界条件法计算管节点SCF;借助于ANSYS软件子模型技术,实现在模型中同时施加轴力、面内弯矩和面外弯矩三种基本载荷,采用外推插值法分析复合载荷下管节点交界处应力分布,直接计算出SCF.最后利用该方法研究三个海冰参数:冰厚、来冰方向和冰速对SCF的影响规律,为不同工况下平台冰激疲劳评估选择合适的SCF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立式振动磨机微倾角运动状态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立式振动磨机参振质量、筒体振幅、支承弹簧刚度、振动频率等之间的关系,为磨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 ,由扩散方程推导出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式 ,其中的流速分布采用椭圆流速分布 .在处理泥沙传递系数和动量传递系数时 ,考虑到泥沙颗粒不可能随同水体的脉动作同步运动 ,引进一比例系数 .同时 ,在此含沙量沿分布式的基础上 ,推导出了悬移质单宽输沙率公式 .采用多组实测资料 ,对两式进行了验证 ,并与已有的公式进行对比 ,认为两式具有一定可靠性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颗粒物各粒径段浓度数据处理以及耦合通风空调系统,得到了新风对颗粒物计数浓度的贡献率和客室内贡献率公式.进而分析了动车组车厢内的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以及新风、客室内对颗粒物计数浓度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客室内颗粒物主要由PM1.0组成;颗粒物粒径越小,新风贡献率越大,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加大,新风贡献率逐渐减小,客室内贡献率逐渐增大.该研究结果对解决动车组车厢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控制问题、提高车厢环境空气质量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泥沙浓度与水流紊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低含沙水流泥沙浓度分布的试验 ,研究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 ,试验结果表明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一致性较好 ,并建立了二维情况下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分布之间的关系式 .同时分析了关系式中泥沙浓度、泥沙的中值粒径对系数K的影响 ,中值粒径的影响较泥沙浓度对系数K的影响大 ,系数K随中值粒径的减小明显减小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泥沙浓度与流速、流速梯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Air quality has increasingly been a great concern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good command of indoor and outdoor air qualities is of benefit to the air pollution alleviation by various measures. In this work, the indoor and outdoor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of a typical meeting room during the haze and clear-sky day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he indoor and outdoor PM1, PM2.5, PM10 in heavy haze days are 114±1.8, 135.5±3.2, 161.7±12.8 μg/m3 and 146.4±8.4, 192.3±10.2, 431.4±34.8 μg/m3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39.3±1.5, 58.5±2.5, 127.9±10.5 μg/m3 and 54.5±4.0, 77.8±6.0, 173.4±21.6 μg/m3 in clear-sky days. Both in the haze and clear-sky days, the number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reaches its peak value at the diameter of 0.25 μm, but th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in the haze day is two times greater than the clear-sky day. The indoor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s not uniform with the peak value at the corner,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alleviated by the air cleaner. The in-situ measurements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a meeting room are helpful for the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相似文献
19.
提出使用氘灯205~210 nm测量SO2气体浓度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方法,本方法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操作过程简单,测量成本也相对较低。使用氘灯作为光源,发出光经聚光镜准直后照射待测SO2气体,经过待测气体的透射光再由聚光镜汇聚到光纤光谱仪的光纤探头,由光谱仪绘出气体吸收光谱。利用比尔定律推导近邻峰谷比值表示待测SO2气体浓度的方法,给出SO2气体浓度值与测量SO2气体的特征光谱峰谷比之间的关系,经定标实验精度达到1 ppm。 相似文献
20.
在对Si1-xGex材料多子迁移率模型分析基础上,建立了Si1-xGex材料电阻率与其Ge组分、掺杂浓度关系的曲线图谱. 经过对半导体材料掺杂浓度各种表征技术的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采用四探针法表征Si1-xGex材料掺杂浓度的技术.该表征技术与Si材料掺杂浓度的在线检测技术相容,且更加简捷. 通过实验及对Si1-xGex材料样品掺杂浓度的现代理化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