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三氧化二钒制备碳氮化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V2O3为原料,采用真空还原方法制备出碳化钒,生成的碳化钒直接进行渗氮制备出碳氮化钒,结果表明,原料中的配碳量是控制反应产物中氮含量的关键因素。氮化温度影响产物中氮含量,低温条件下,随氮化温度提高氮含量增加,但当反应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氮含量不再随温度提高而增加,氮化温度在1400℃时,4h可以氮化完全。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分析,XRD,SEM等检测手段,对闪速燃烧工艺制备的氮化钒铁中铁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FeV80为原料,高温下进行氮化反应,FeV80颗粒的钒原子氮化形成氮化钒包覆层,随着氮化反应的进行,氮化钒含量和铁含量相对增多,钒的氮化难度逐渐增大。实验产品中,铁主要以Fe形势存在,不均匀分布于氮化钒颗粒内部。  相似文献   

3.
对钒在珠光体组织转变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钒在PD3钢中可起到细化珠光体,使渗碳体片变得不规则的作用,但钒对珠光体团大小影响较小。当PD3钢中钒含量增加到0.33%时,碳氮化钒将大量析出,并使珠光体片间距反常粗化,对韧性不利。  相似文献   

4.
建筑钢筋生产采用钒氮合金强化工艺,生产中抑制钒氮合金中氮化钒的氧化,对稳定建筑钢筋中氮含量和钢材性能至关重要。文章通过HRB500E钢转炉终点控制与钢中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转炉正交试验,分析影响氮化钒氧化主要因素。加强转炉终点控制,严禁钢水过氧化,将转炉终点钢水活度氧控制在700×10-6以下,在转炉出钢后期加入钒氮合金,能有效控制氮化钒的氧化,提高钢种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五氧化二钒的提取和氮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某石煤矿的特点,采用氧化焙烧、酸性浸出、溶剂萃取、铵盐沉钒工艺得到了V2O5含量为99.3%的粉末状V2O5产品,为了进一步提高五氧化二钒的性价比,该试验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炭黑为还原剂,采用微波法研究了氮化钒的制备工艺,产物氮含量为12.6%,经过XRD分析为纯相氮化钒。  相似文献   

6.
低品位石煤浮选及提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选的方法,对开采价值低的低钒低碳石煤中的钒进行富集,对碳进行回收利用,并提出“浮选脱碳(精煤)—碳(精煤)焙烧浮选钒矿-酸浸物料-萃取提钒”的工艺路线。经小试及扩试生产实践,钒的总回收率可达75.10%。  相似文献   

7.
以钒页岩提钒工艺的中间产品反萃液作为钒源,在沉钒之前加入碳黑,对加碳沉钒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还原氮化制备氮化钒。结果表明,碳黑与V_2O_5的质量比为0.30时,产物的氮含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物的氮含量先迅速增加后基本稳定,选择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 150℃,反应1.0h即可获得较高的氮含量;最佳的氮气流量和造块压力分别为300 mL/min和10k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XRD谱显示产物均由VN相组成,制得的氮化钒纯度较高,满足GB/T 20567—2006中牌号VN16的化学成分要求。  相似文献   

8.
金属钒(V)、碳化钒(VC)和氮化钒(VN)制备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连科 《钢铁钒钛》1999,20(3):43-46
应用 热力学方 法,分析 和讨 论了( V - O- C- N) 和( V - O- H - N) 体 系 的热 力 学特 征。为以碳和 氢作为还 原剂,钒 氧化物 作为原料 ,制 备金 属 钒( V) 、碳 化钒( V C) 和 氮化 钒( V N) 提 供了理论依 据  相似文献   

9.
《铁合金》2006,37(1):23-23
据报道,通过银行级可行性研究,Aurox资源公司发现西澳大利亚Balla钒矿开采寿命达到25-30年,可年产4100t(钒金属量)钒铁及其他钒产品。该矿探明及概略的矿产储量总计5390万t(五氧化二钒含量0.73%)。这是澳大利亚发现的储量最大同时品位最高的钒矿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热力学计算基础上,通过热重—差热试验的分析,对偏钒酸铵碳热还原制备氮化钒的过程进行了探索,研究了原料配碳比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物相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碳比为理论碳比时氮化产物氮含量最高,碳含量随着配碳比增加而升高。一步法制备氮化钒的过程是钒氧化物的碳热还原和氮化同时进行的耦合反应。  相似文献   

11.
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讨,结果表明,五氧化二钒还原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在高温氮化条件下已生成的氮化钒又转化为碳化钒,本试验条件下直接还原的开始温度为656K,氮化的开始温度为1160K,氮化钒转化为碳化钒的温度为1560K,间接还原发生的可能性与配碳系数有关,配碳系数越大,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铝钒中铝钒含量的分析方法。根据铝钒样品中主次成分含量范围,用高纯试剂配制出具有成分含量梯度的校准样品。以标样中铝钒元素的荧光强度和含量所具有的对应关系,并考虑到各元素之间的吸收与激发效应,经过校正拟合出铝钒元素的实际工作曲线。该方法与对照样品各元素值符合较好,与其他方法测定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方法的精密度RSD(n=10)在0.037%-0.319%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还原氮化制各氮化钒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讨。结果表明,五氯化二钒还原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在高温氮化条件下巳生成的氮化钒又转化为碳化钒。本试验条件下直接还原的开始温度为656K,氮化的开始温度为1160K,氮化钒转化为碳化钒的温度为1560K。间接还原发生的可能性与配碳系数有关,配碳系数越大,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含钒钢的沉淀和晶粒细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此项工作集中研究钒、氮、碳在控制奥氏体和铁素体内V(C,N)沉淀上的作用,以及在促成晶粒内铁素体的形成而使晶粒细化和通过中间相和不规则沉淀而形成沉淀强化上的作用。在某一给定钒含量下,铁素体沉淀强化的程度取决于氮、碳的可利用量。已有结论表明,氮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合金元素。它可以增加钒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每增加0.001%氮,可增加约6MPa的强度,并且基本上与工艺条件无关。碳在沉淀强化上的作用较为复杂,目前的结构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钒微合金钢的沉淀强化作用急剧增强,每增加0.01%碳,可增加约5.5MPa的强度。其原因是,在相变期间,铁素体和过冷奥氏体之间亚稳定均势,极大地增加了碳在铁素体内的可溶性,因而有利于大量的V(C,N)微粒核化。碳的这种作用,在用于热轧钢筋和型材生产的中碳钢中,特别明显。试验结果表明,钒不仅可以有效地用于沉淀强化,而且也可以用于铁素体晶粒细化。钒有助于两种晶粒内核化铁素体的形成,生成多边(自发)铁素体和针状(侧板)铁素体。晶体内多边铁素体在氮化钒(VN)微粒上核化。在等温保持期或奥氏体范围内缓冷期内,钒氮微粒在奥氏体内生长。在低温约450℃时,在等温相变期间,针状铁素体微结构在钒微合金钢中形成。针状铁素体微结构在含高,中或非常低的氮含量的钒微合金钢中获得。这就说明钒本身可以促成针状铁素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对氮化钒的用途、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国内氮化钒的生产情况进行了介绍。从目前国内氮化钒生产情况可知,国内氮化钒目前呈现出众多厂家在纷纷上马和扩张,增势迅猛,拥有钒资源的企业将占领氮化钒的市场高地。  相似文献   

16.
围绕开发连续、高效、低成本的一步法合成碳氮化钒的技术,在总结氮化钒生产工艺过程研究的基础上,以V2O5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经过破碎、混料和压制成块、烘干后进行还原氮化过程,在高纯氮气气氛下探索了高温碳热还原一步法制备碳氮化钒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通过对V2O5的还原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并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其进行理论研究,采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氮气流量、制样压力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碳化钒的氮化反应是逐级进行的,碳氮化钒的反应过程为V2O5→V2O4→V2O3→VC→VCN。试验中产生的CO会改变炉内气体分压,会对碳化温度和氮化温度产生影响,因此反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体系的CO和N2分压;反应时间和氮气流量对反应产物的钒、氮、碳含量产生不同的影响,钒含量和氮含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和氮气流量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近日向社会推出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制备方法。据介绍 ,这种制备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的方法 ,主要特征是以沉淀法制备的一水合五氧二钒 (V2 O5·H2 O)粉体为原料、在氨气气氛中将一水合五氧二钒粉体于管式反应炉中高温氮化制得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通过改变氮化温度、氮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可获得小于 5 0nm的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氮化钒粉体。氮化反应温度控制在 5 0 0~80 0℃ ,氮化保温时间 3~ 5h ,氮化升温速率为 5~ 10℃ /min。在优化条件下 ,可得到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制备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使用氮化钒铁合金生产4批159炉高强度钢筋的工业试验结果,基本工艺为100 t氧气转炉冶炼→165 mm×165 mm方坯连铸→热连轧(Φ20~32 mm),试验中以使用钒铁或氮化钒合金化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1)使用氮化钒铁合金化成分控制稳定;(2)使用氮化钒铁合金化钒的收得率高于使用钒铁或氮化钒;(3)钢中钒含量、钒的加入量对钢材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性非常明显,所得定量经验式可用于合金成分设计参考;(4)使用氮化钒铁合金化完全可满足HRB400~500高强度钢筋的生产,有降低合金用量和合金化成本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钒含量对T91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T91钢成分基础上改变钒含量,对四炉试验钢进行持久强度试验和650℃、1000h时效状态的力学性能试验。钒含量(质量分数)由0.13%增加到0.30%,试验钢的持久强度和时效后的强度下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指出钒含量的变化对固溶强化、板条强化、位错强化、M23C6析出相强化、(Nb,Mo)N析出相强化的影响很小,而影响强度的主要原因是钒含量对MX相析出密度的影响,其次是VX相结构变化、翼状MX相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连科 《钢铁钒钛》1999,20(3):43-46
应用热力学方法,分析和讨论了(V-O-C-N)和(V-O-H-N)体系的热力学特征。为以碳和氢作为还原剂,钒氧化物作为原料,制备金属钒(V)、碳化钒(VC)和氮化钒(VN)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