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的张拉是基于对称的原则确定张拉顺序的。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阜新市博物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一跨度为54m的混凝土梁的张拉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对称张拉的原则,提出2种张拉方案,分析对比2中张拉过程中梁的变形情况,并与顺序张拉做对比,从而进行张拉顺序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数层浇筑,顺向张拉”施工程顺序对预应力的影响,以及下层梁张拉对上层梁性能的影响,说明采用这种施工顺序对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控制应力给予调整,下层梁张拉时上层梁应具备一定强度的必要性,并研究了调整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张拉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的重要环节。为考察预应力张拉次序对混凝土体的影响,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张拉试验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探讨了在各种不同的张拉次序下空心板粱应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了合理的预应力筋张拉次序。  相似文献   

4.
简支转连续梁桥二次预应力钢束的合理配置对成桥后的应力储备和线形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二次预应力筋张拉参数(长度、根数、张拉控制应力)对结构的影响,改变张拉参数进行若干组有限元计算,生成BP神经网络样本,将其作为遗传算法寻优的子程序识别出最优的二次预应力筋张拉参数.襄樊四桥的工程实例亦表明,该方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碳纤维筋混凝土梁张拉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张拉前后预应力碳纤维筋的应变实测数据对 5根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筋混凝土梁试件张拉前后的预应力损失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造成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锚具变形、砼收缩以及分批张拉 ,相应的提出了配置普通粘结钢筋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预应力钢筋第一批预应力损失最小原则,在构件应力和变形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有限元软件实现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及预应力钢筋张拉过程的模拟.同时,提出了一种在有限元软件中模拟预应力钢筋与管道间摩擦损失,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和混凝土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一种有限元模拟预应力的修正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顺序进行数值模拟,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适用于不同施工工艺的最优预应力张拉顺序.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的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某双线铁路就地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整体箱梁,采用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梁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分批张拉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从中探讨了在不同张拉次序下箱梁的应力、变形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了预应力筋的合理张拉次序,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施工中采用一端张拉预应力筋时,孔道摩擦阻力产生的预应力损失(σ12)是沿着构件长度方向自张拉端至固定端逐渐增大,使预应力筋中的有效应力值自张拉端至固定逐渐减小(见图1、2、3中ABC线).预应力筋锚固后,张拉端锚固变形与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11),在张拉端最大,沿构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到零,使预应力筋中的有效应力值自张拉端至固定端逐渐增大(见图1、2、3中DE线).由于上述两项预应力损失的存在,预应力筋在张拉和锚固阶段,预应力的损失对有效预应力的影响,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将有显著不同,需加以区分对待.  相似文献   

9.
分析预应力张拉模式及等效荷载对框架结构的内力影响,非预应力筋的设计问题、预应力筋穿设及砼烧注阶段注意问题、工程施工中张拉控制方法及预应力损失施工计算分析,预应力的测试结果及张拉参数调整。高层结构预应力的理论计算与其 实际预应力建立值受力状态间有一定的偏差,只有结合测试搞好复杂部位预应力分析,才能搞好预应力施工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施工中采用一端张拉预应力筋时 ,孔道摩擦阻力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σ1 2 )是沿着构件长度方向自张拉端至固定端逐渐增大 ,使预应力筋中的有效应力值自张拉端至固定逐渐减小 (见图 1、 2、 3中ABC线 ) .预应力筋锚固后 ,张拉端锚固变形与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σ1 1 ) ,在张拉端最大 ,沿构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到零 ,使预应力筋中的有效应力值自张拉端至固定端逐渐增大 (见图 1、 2、3中DE线 ) .由于上述两项预应力损失的存在 ,预应力筋在张拉和锚固阶段 ,预应力的损失对有效预应力的影响 ,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将有显著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边坡加固工程的预应力锚索张拉过程中张拉应力损失是极其常见的问题,常导致张拉质量低下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结合一高边坡治理工地的抗滑桩锚索张拉实例,做两组平行试验,探讨锚索张拉过程的应力损失问题,发现对锚索进行预张拉能有效的减少张拉应力的损失,在工程实际允许的情况下,预张拉应力越大,张拉应力损失越小.并总结出一些合理的锚索施工方法,同样能减少张拉应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筋的优化布置是大内跨小边跨的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合理设计计算的关键.为满足控制截面承载力最大的需要,以往常将大跨所需预应力筋布置为连续曲线,并按水平直线延伸通过其相邻的两小跨,按这种布置方式仅使大跨内产生竖向向上的预应力等效荷载,可较好平衡大跨的竖向外荷载;而若将大跨及相邻的两小跨统一考虑,预应力筋按连续曲线布置,张拉产生的预应力等效荷载不但可有效平衡大跨的竖向外荷载而且也可平衡小跨的竖向外荷载,可以使荷载平衡得到优化实现.以一典型工程为例,分析了在相同条件下两种预应力筋布置过程中张拉引起的综合弯矩、主弯矩和次弯矩的分布和量值上差异,比较了两类布筋形式对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结果的影响,验证了对大内跨小边跨框架结构统一考虑后整体上按三段连续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整体式箱梁张拉过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沈客运专线采用了许多整体式箱梁,主要介绍了其制造工艺和受力性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其张拉过程,分析了混凝土梁体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以及力筋的应力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张拉过程中,梁体最初上拱度很小,但是当重力发生作用后,梁体位移逐渐增大;力筋的应力在中间分布均匀,混凝土弹性压缩造成的应力损失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一定长度后维持不变;张拉完毕后,梁体顶底板位移的横向分布不同,必须考虑宽箱梁的剪切变形和剪力滞效应.因此建议在设计施工中,应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能,提高结构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4.
对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匀性,采用在每根预应力筋上对称粘贴两应变片,分别以单根张拉和4根同时张拉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试验是在标定的数值下按不同的步骤,利用锁定力来测实预应力筋,结果表明:单根张拉时,第1根预应力筋和其他3根预应力筋的受力均不同,而4根同时张拉时,从一开始各根预应力筋受力就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和梁体在受力过程中变形不协调,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确定一般需要通过结构的总变形求得.在试验基础上,利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对体外预应力梁进行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运用现行主要规范或规程中体内无粘结筋的计算方法计算体外预应力结构体外筋的极限应力,都存在较大误差,如何合理地进行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在波形钢腹板梁桥理论中至关重要。在已有的应力增量计算方法中,适用于波形钢腹板梁桥的方法相对较少,考虑预应力筋滑移效应的更少。为研究适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考虑在转向块处体外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滑移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预应力筋的变形和结构整体变形的几何关系,推导出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增量计算公式。结合现有试验数据,利用Ansys建立了实体模型,使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39来实现预应力筋的滑移效应;并将求得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和模型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推导的应力增量公式计算值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考虑滑移效应影响时,结构的整体挠度和应力增量增大,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张拉预应力值的建立与预应力摩阻损失的计算方法 ,以及在现阶段的若干施工与设计上常见的问题 ,以多束钢绞线预应力筋为例分析了预应力张拉施工的摩擦损失问题 ,指出了分批次张拉工艺在一定情况下 ,对于解决张拉设备能力不足具有的应用可行性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工程背景,选取一根具有代表性的预应力砼转换梁,基于ANSYS建立有效计算模型,详细模拟分析预应力筋分段张拉的施工过程,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得到有关应力应变及变形的特点,以此提出有关设计及施工方面的建议,望能给工程实际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PC连续箱梁桥裂缝控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两座实桥的裂缝观测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研究了大跨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抗裂性能,首先,对引起箱梁开裂的主要因素如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竖向预应力大小,温度梯度模式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从预应力筋布置、温度梯度模式的选取、混凝土拉压应力的限值、非预应力筋的设置等几方面提出了抗裂设计改进建议,并指出目前用于箱梁计算的平面杆系理论和空间梁格理论的局限和不足,其次,在分析常见结构性裂缝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建议在腹板中加强配制斜筋和箍筋的措施来防治腹板斜裂缝,最后,认为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对箱梁腹板斜裂缝的控制和开展起着主要的作用,现行计划支座附近温度应力偏于不安全,腹板箍筋应考虑竖向应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