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氧菜子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菜子油为原料,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定与氧水和冲乙酸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取环氧菜子油的工艺方法,并选用L9(3^4)正交实验和反应过程中环氧值的分析,得以了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影响环氧值大小及影响产品色泽、酸价的各种因素及操作中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
以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甲酸为活性氧载体、双氧水为活性体合成环氧大豆油.考察了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双氧水、甲酸、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为: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双氧水、甲酸用量分别为大豆油质量的14%、90%、1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5.0h,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达到6.21%;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四次后环氧值为6.18%,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取水相浮反应法,在过醋酸存在下使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粉料环氧化,合成环氧化反式聚异戊二烯(ETPI),研究了环氧化反应过程及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如温度、过酸/TPI-双键、pH值、TPI粒度等对合成产品环氧度的影响,并通过溶解性、熔点、IR,NMR等方法对产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湿度15-25℃,过酸/TPI-双健为0.6(摩尔比质),pH值3.5-4.0,反应5h条件下,得到了环氧度从11%-26%等不同的ETPI。  相似文献   

4.
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丙醇为溶剂,以氨基硅油和环氧聚醚为反应物,通过氨基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制备可自乳化的聚醚改性氨基硅油(PMAS)。研究氨基硅油氨基与环氧聚醚环氧基的摩尔比、氨基硅油的氨值和黏度对PMAS乳液粒径及其整理棉织物柔软性、亲水性和白度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测试PMAS整理棉织物的应用性能,并与氨基硅油和市场上同类产品比较。结果表明:当氨基硅油氨基和环氧聚醚环氧基摩尔比为1∶1,氨基硅油的氨值为0.9 mmol/g、黏度约1 450 mPa.s时,所合成的聚醚改性氨基硅油具有自乳化功能且乳液稳定;相对氨基硅油,改性氨基硅油整理棉织物具有相当的柔软性,且其亲水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表明采用环氧聚醚改性氨基硅油能在不影响氨基硅油柔软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氨基硅油亲水性。  相似文献   

5.
以4,4′-二羟基二苯硫醚(TDP)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含硫的环氧树酯,然后采用丙烯酸酯化,制备能够紫外光固化快速成型用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类型及用量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环氧丙烯酸树酯的较佳工艺条件。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环氧树酯以及环氧丙烯酸树酯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桐油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通过皂化、酯化和环氧化三步反应制备了环氧沥青增容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投料比等对各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皂化温度为70 ℃,回流时间为2 h,桐油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6时,桐油反应转化率为76.3%;当反应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5 h,环氧树脂与桐油酸的摩尔比为1∶2,环氧树脂与甲苯的质量比为1∶2时,四正丁基溴化铵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5%时,酯化产物具有较低的环氧值0.544 mol/100 g;环氧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60 ℃,反应时间45 min,双氧水与甲酸、桐油酸酯树脂的摩尔比为3∶1∶1,硫酸的用量为桐油酸酯质量分数的1.5%。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并确认了各步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在有机酸自催化体系中进行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研究了有机酸种类及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助剂(表面活性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有机酸的环氧化活性依次为:甲酸乙酸乙二酸=柠檬酸。反应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40、聚氧乙烯月桂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聚乙二醇400)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环氧化产品的环氧值。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到脂肪酸甲酯环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脂肪酸甲酯10 g,甲酸∶H2O2∶碳-碳双键=0.6∶2∶1(mol/mol/mo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 h,不添加任何助剂。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值为5.91%。产品经1H-NMR分析表明,在化学位移5.4 ppm处的原料碳-碳双键的氢吸收峰消失,而在化学位移3.0 ppm处呈现出环氧键的氢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8.
无溶剂法快速制备环氧棉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用无溶剂法快速生产环氧棉籽油的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环氧沥青及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反应物体系固化反应的DSC特征曲线,探讨其固化反应特征,为优化环氧沥青的固化及施工工艺提供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固化后,提高了沥青材料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以及后处理温度,从而显著提高了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特别是耐高温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环氧沥青固化特征的研究中需要考虑扩散作用的影响,从而提出带部分扩散控制的环氧沥青固化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HUSY/ZSM⁃5复合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NH3⁃TP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吡啶红外(Py⁃FTIR)对其结构、酸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无溶剂法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对比了HUSY、HUSY+ZSM⁃5机械混合物及HUSY/ZSM⁃5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效果,确定复合分子筛HUSY/ZSM⁃5是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得到环氧大豆油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油20 mL,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16 mL,乙酸4.0 mL,催化剂质量3 g,在70 ℃条件下反应4 h,获得酸值为0.46 mg/g,环氧值为5.60%的环氧大豆油产品。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菜籽油为原料,通过环氧化、酯交换反应对菜籽油进行改性,制备一种绿色润滑剂基础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并对菜籽油和改性菜籽油的结构进行红外表征;同时测定其抗氧化、摩擦、微生物降解和其他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最终产品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碘值为3.6;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达到333 N;运动粘度为9.6 mm2/s,且具有较强的生物降解能力.红外光谱证明了改性后的菜籽油中存在环氧键和甲酯基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化学结构改性法分别在环氧树脂E-44的一端引入双键,另一端引入羟基,用不饱和有机酸中和,得到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n(N-甲基烯丙基胺)∶n(二乙醇胺)∶n(E-44)=1.00∶1.05∶1.0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同时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不同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2∶1.  相似文献   

13.
二乙醇酰胺作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香波、化妆品、纺织等领域。本课题以低芥酸菜籽油为原料合成二乙醇酰胺,研究了影响合成的因素及产品的性能,并对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以低芥酸菜籽油为原料,采用甲酯法合成的二乙醇酰胺可以作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环氧树脂E-44的水溶性,以丙烯酸(AA)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共聚的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水性化改性.研究了引发剂、不同单体及比例和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2.71 wt%的BPO为引发剂、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乙二醇单甲醚为混合溶剂,在接枝共聚反应温度110℃,下用质量比为1∶1的AA/AMPS对等质量的环氧树脂E-44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水性化改性效果最好,乳液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影响环氧改性水性PUA乳液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环氧树脂E-20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作中和剂、乙二胺(EDA)为扩链剂制备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NCO/OH总摩尔比、DMPA含量、HPA含量、环氧树脂含量和中和度对乳液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UA乳液的耐水性随着NCO/OH总摩尔比和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明显增强,随中和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着DMPA含量和中和度的增大,PUA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变好;当NCO/OH的总摩尔比为1.1~1.2,DMPA的含量为6%,环氧树脂的用量为4%~8%,以及中和度为90%~95%时,所得PUA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16.
Waterborne Epoxy Resin Modified by AMP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 stable epoxy emulsion was prepared with epoxy resin (EP) as raw material, 2-acrylamido-2- methyl-l-propanesulfonic acid (AMPS) as modifier and benzoyl peroxide as initiator. By criterion of yield of the copolymer AMPS-EP, water-solubility, change of the acid value and intrinsic viscosity [η] along with reaction time, the copolymerization course was deduced.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AMPS takes part in both the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with epoxy principal chain and the ring-opening polyaddition with epoxy group.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yield of AMPS-EP and water dispersing varies with reaction time. When it reaches 1.5 h, AMPS-EP can obtain good water-solubility; but the water-solubility will go bad gradually if it exceeds 3.5 h.. R spectrum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artial epoxy group partially remains and the others create sulfonic ester.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各种膜的特性及适应性,介绍了膜在油脂精炼、大豆蛋白提取、菜籽蛋白提取及脱毒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工艺过程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探讨了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三氟乙酸为显色剂,对芝麻香油、二级棉籽油、三级棉籽油、一级菜籽油、菜籽毛油5种植物油进行显色反应,并在350~700 nm波长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显示用三氟乙酸做显色剂能够很明显地将这5种植物油区分开来,所显示的颜色分别为:黄绿色、黄橙色、暗红橙色、红紫色、暗红橙色;并且上述5种植物油显色反应后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曲线差别很大,容易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